醫改25年“看病難”問題猶在 靠誰來解?

2019年的第一個週末,不少人都在朋友圈曬出了公司年會和自己的年終獎,而知乎網友"喵教授"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2018年11月下旬,"喵教授"曾感到身體不適向單位請假就醫,前後跑了十次醫院,檢查從CT做到骨科又到頸椎,最後在耳鼻喉科確診為耳石症,只用10分鐘做了個手法復位就治好了。雖然身體康復了,但他也因為病假過多被領導約談,一半的年終獎也被扣除。

醫改25年“看病難”問題猶在 靠誰來解?

在"喵教授"提出的"看病什麼時候才不用跑斷腿"問題下方,百餘位擁有相似經歷的網友也分享了自己在看病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像只知道病症無法確定該掛什麼科,掛號排隊耗時耗力,因無法確診反覆就醫等情況比比皆是。雖然在國家大力推行醫保和醫藥改革之後"看病貴"問題得到了一定緩解,但"看病難"的情況卻依舊存在,"病不起"仍是大家共同的感受。

衛生部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約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醫,29.6%的居民應住院而不住院。喵教授的遭遇僅僅是中國就醫大潮中的一個縮影,海量的患者、少到可憐的問診時間、複診反覆掛號、就醫問診時間短、因病耽誤的工作等因素,都是每個患者必須面對的夢魘,"看病難、看病貴"的老問題仍然需要進一步解決。

但實際上,我國從上世紀末就啟動的醫改進程,到2009年的"二次出發",醫改的成敗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與所有改革一樣,新醫改的10年之路,有令人稱道亦有遭人非議之處,既有僅用三年時間就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障的全覆蓋的亮眼成績,也有醫療器械、藥品連續大降價的利好消息,但"小病扛,大病挨,病危才往醫院抬"和看病"四最":掛號的時間-最長、診斷的時間-最短、收費的項目-最多、會看病的人-最少……這些順口溜和調侃仍舊反映著咱老百姓對去醫院看病的無奈與揪心。

畢竟,我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而醫療資源卻僅佔世界醫療資源的2%,平均1個醫生要服務1000個患者。懸殊的醫患比例不僅造成了掛號難等現象,從診斷檢查、繳費取藥、住院甚至急診手術都需要排隊。有媒體在調查後發現,國內患者平均就診時間長達177.2分鐘,其中近八成的時間是在排隊,面診時的醫患溝通時間卻不足10分鐘。

不少人在經歷過幾次漫長的就醫體驗之後,就習慣了"小病抗一抗,大病買藥吃"的治療模式,然而醫者尚不能自醫,何況是缺乏基本醫療知識的普通人呢?據國家藥監總局2017年發佈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250萬名患者"吃錯藥",而因錯誤用藥導致的死亡人數更是高達20萬,是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2倍。

如何更好的解決"看病難、看病貴"這一老問題?上到政府主管機構,中到醫療機構,再到眾多的第三方企業其實均在或是自主或是多方聯動的積極探索解決方案,例如政府方面近兩年開始大力主推的三醫聯動就是制度性的重大改革、眾多知名醫院推出的遠程醫療、手機掛號等新措施是對優質診療資源有效配給的改革,而站在風口的數字醫療和近些年逐漸興起的互聯網醫院等解決方案則依託創新的數字、支付等技術或是縱向、或是橫向的來直指"看病難、看病貴"這個核心痛點……畢竟,想讓咱老百姓"病的起"這件事的持續深化改革,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勠力前行是共識,這樣的改革也的確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