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每當進入寒暑假,作為重播記憶的不只是《還珠格格》還有我們童年更重要的《西遊記》。不光是電視劇還有大量的電影也是層出不窮《西遊伏妖篇》《悟空傳》《西遊記之女兒國》《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西遊記》真是給後人提供取之不盡的創作靈感。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甘肅張掖大佛寺《西遊記》故事壁畫之“悟空拜觀音”

其實吳承恩當年創作《西遊記》,也是從雜劇、傳說、志怪野史中吸收了很多靈感,據說其中還包括一幅畫——《搜山圖》,畫的是二郎神搜山降魔的故事。

要說二郎搜山也是古代一個仙俠·玄幻·神魔大ip,各種雜劇小說裡都提過,甚至明代《適情雅趣》所錄入的一局棋譜也被命名為二郎搜山。

這個故事也是宋元以來畫家的熱門題材,有記載最早的北宋高益的《鬼神搜山圖》、傳為南宋夏圭的《搜山圖手卷》、宋代的白描粉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託名為南宋蘇漢臣的《搜山圖》、明代鄭重、商喜、李在的《搜山圖》,以及民國時期錢化佛的《搜山圖》兩卷等。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託名為蘇漢臣的《搜山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明 鄭重 《搜山圖》

還有一幅明代《搜山圖》雖然是佚名作品,仍不失為上品佳作,畫中包括神將、猛虎、怪魚、大蟒等五十多個人物、動物形象生動,設色明麗,畫面極具故事性,創造了形神兼備的一批精怪類形象。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紙本設色,縱61 釐米,橫863 釐米,(美)波士頓博物館藏

【二郎神】

開篇就是帶領眾神將捉妖的二郎神。手持寶劍,身著山文甲,劍眉鳳目,不怒自威,端的有“喜來折草量天地,怒後擔山趕太陽,我是那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總城煌”的英雄氣概。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二郎神我們足夠熟悉,是《西遊記》、《封神榜》、《寶蓮燈》這些故事裡的重要角色。姓楊名戩。他的母親是玉皇大帝的妹妹,思凡下界,嫁與凡夫俗子楊君,生下楊戩,結果犯了天條被壓在桃山下,楊戩斧劈桃山救母。

唐教坊曲裡就有《二郎神》的曲牌,因此二郎神的傳說故事應當在初唐以前就己經存在。曲牌名傳到宋朝成為詞牌名,南宋大詞人柳永就有一首《二郎神》: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

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

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

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閒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

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鬢相亞。

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

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斬蛟】

再往前看,是草頭神們擒拿水怪的場面,其中一條蛟正在和神將激烈地搏鬥。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注意看這是蛟不是龍,蛟無角而龍有角,蛟住江河湖池,而龍歸大海。據《述異記》記載,虺五百年為蛟,蛟千年為龍,但差這一千年,蛟和龍就是妖和神的區別。蛟興風作浪、引發洪水。古書記載裡,周處斬蛟、韓湘子斬蛟為民除害的故事不勝枚舉。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斬蛟的情節出現在搜山圖裡,和二郎神的原型人物有關。

有一種說法,二郎神的原型是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的第二子。李冰興建都江堰治水,將成都平原變為天府之國。李冰的第二個兒子曾有斬蛟鎖龍助李冰築堰平水患的功績,所以蜀地人奉他為灌口二郎神。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都江堰離堆上有伏龍觀,下有深潭,傳聞二郎鎖孽龍於其中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現在二王廟的正殿供奉的是二郎神,後殿供奉的是李冰夫婦

還有一種說法,二郎神的原型為隋朝的嘉州太守趙昱。趙昱隱居在青城山,聽聞潭中有老蛟為害,仗劍入水斬殺蛟龍。百姓感戴趙昱的恩德,在灌江口立廟奉祀他,俗稱“灌口二郎”。

無論哪種說法,都離不開斬蛟治水這個情節。所以搜山圖的開始,就是斬蛟這個情節。

【搜山】

斬蛟有了出處,那搜山又是為何呢?

二郎搜山的故事,最早大約是單純的民間傳說,可惜己經不被世人所熟知。只能從稍晚的元雜劇《二郎醉射鎖魔鏡》找到故事情節:二郎神經過神仙洞府玉結連環寨,偶遇清源妙道真君和哪吒,三人一同痛飲,席間二郎神與哪吒比試仙法,失手射破清源妙道真君的鎖魔鏡,結果放跑了被鎮鎖的金睛百眼鬼和九首牛魔王,於是二郎神帶領眉山七怪、一千二百草頭神追到黑風山,搜山降服這兩個妖魔及一眾嘍囉。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畫中有明顯的捉拿牛魔王的場面,旁邊渾身斑點的梅花鹿,就是金睛百眼鬼也未可知。

【猴妖】

再往後看還有一個重頭戲,一隻猴妖正被五花大綁,雖然自身難保,猶自回身呼喚驚惶退縮的妻女。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那些美女仔細看已經露出“猴腳”,自然也是猴妖。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其實猴子在中國古人的心中印象極差。古人認為猿是餐風飲露的靈獸,本領高強。所以《淮南子》裡有白猿手接楚王飛箭的故事,《吳越春秋》裡有白猿和越女比試劍法的記載。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南宋 牧溪 《觀音猿鶴圖》 (日)京都大德寺藏

而猴子則是貪淫好色的劣獸。西漢的《焦氏易林》、晉代的《博物志》《搜神記》、、唐朝《酉陽雜俎》、宋朝《稽神錄》《夷堅志》、明朝短篇小說《申陽洞記》裡面猴子擄人妻女的黑料不要太多。直到《西遊記》裡的孫悟空,猴子的形象才算徹底洗白,成為神通廣大的英雄形象。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動畫片《大鬧天宮》裡的孫悟空形象

再看二郎神帶領的一千二百草頭神,原本應是降妖除魔的正義的一方,可個個青面撩牙,鼻孔朝天,面目猙獰,神態耀武揚威,動作張牙舞爪,彷彿凶神惡煞。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而原本可恨的妖怪們,顯露原形後不過是青牛、兔子、梅花鹿這些在現實中善良可愛的動物,在追捕中嘴巴大張,眼睛充滿驚恐,連獸中之王的猛虎也失去了原來的威武。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叼著一隻兔子的哮天犬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看完後反而有些同情那些可憐兮兮的妖怪,覺得搜山者不過依仗著統治者的權勢,在肆意屠殺生靈。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這不是你的錯覺,畫家就是故意突出動物們遭受搜捕虐殺的悽慘境遇,而且這種基調出現在元以後,很值得玩味。被虐殺的精怪彷彿人世間普通百姓在兵荒馬亂時悽慘遭遇的現實縮影。

【西遊記】

這幅畫和《西遊記》有什麼關係呢?吳承恩曾經看過李在那幅《搜山圖》,還寫了一首《二郎搜山圖歌》。看詩歌的內容:

……

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揮部從揚靈風,星飛電掣各奉命,蒐羅要使山林空。

名鷹搏擎犬騰齧,大劍長刀瑩霜雪。猴老難延欲斷魂,狐娘空灑嬌啼血。

江翻海攪走六丁,紛紛水怪無留縱,青鋒一下斷狂虺,金鏁交纏擒毒龍。

神兵獵妖猶獵獸,探穴搗巢無逸寇。

……

畫面情節應該和這幅佚名《搜山圖》差不多。

尤其那句“猴老難延欲斷魂”證明那幅《搜山圖》中也有二郎神捉拿猴妖的畫面。從創作時間來看,這首詩在前,《西遊記》在後。那吳承恩寫二郎神大戰孫悟空的時候,有沒有想起這幅畫呢?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在大鬧天宮之後,被李天王十萬天兵天將圍堵在花果山,雙方卻誰都不能速勝,這時候觀世音菩薩向玉帝推薦灌口二郎神。

於是有了二郎神和悟空鬥法的經典橋段:孫悟空先變麻雀,二郎神變做餓鷹;悟空變做大鷀老,二郎變海鶴;悟空變魚兒,二郎卻變魚鷹;悟空變水蛇,二郎變灰鶴;悟空又變作一隻花鴇,二郎恢復原身,一彈弓把悟空打中……凡此種種,孫悟空七十二變,但所變之物,形象品格、本領皆低於二郎神,最後失手被擒,這才有了後面進太上老君煉丹爐的情節。我們都清楚孫悟空在大鬧天空對戰天兵天將的時候威風凜凜,可就是被二郎神鬥法中那麼跌相。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動畫片《大鬧天宮》裡孫悟空和二郎神鬥法

這種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倒是與《搜山圖》二郎與猴妖的關係一致。

除了二郎神壓孫悟空一頭,在《西遊記》裡還三次描寫過二郎神搜花果山,看第6回“搜山”的描寫:“撒放草頭神,向他那水簾洞外”,“一齊掩殺,可憐衝散妖猴四健將,捉拿靈怪二三千。那些猴,拋戈棄甲,撤劍丟槍,跑的跑,喊的喊;上山的上山,歸洞的歸洞。好似夜貓驚宿鳥,飛灑滿天星。”怎麼樣,看完腦海中是不是自動播放《搜山圖》的畫面?

吳承恩創作西遊記的靈感來自於這幅畫嗎?

胡適在《西遊記考證》中說這首詩歌很能表達作者的胸襟及著述態度。但是你要問我《西遊記》到底有沒有受這幅畫影響,哪裡受到了影響,只有穿越回去問問吳承恩他老人家了。

更完整的畫面,更生動的細節,盡在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