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圖為心聲

白先勇:圖為心聲

李子玉天生便有藝術的氣質與品味,尤其對於色彩,她特別敏感。這些年我觀察下來,她身上的穿著,色彩配搭,好像從來沒有弄錯過。即使是紅、黃、藍的原色對撞,她似乎也總能安排妥當,不會讓人看著刺眼,可見李子玉對色彩的調配,自有她一套看法。

白先勇:圖為心聲

無礙之三十 40cm×30cm 紙本水彩 2016

從她幾本書看來,無論她寫到自己的感情、身世、宗教情懷,甚至廣東人最拿手的廚藝——煲湯,處處都顯出她的細心、敏感。也許李子玉這個人太過敏感了,在她年紀還相當輕的時候,便患了憂鬱症,有幾次還嚴重到傷害自己的程度。後來幸虧她夫婿李歐梵的貼心照顧,加上她又找到宗教(佛教)的皈依,才終於走出了陰霾,祓除了緊纏著她的心魔,而且勇敢面對自己,寫出了一本自白書,把她那些年如何被憂鬱症折磨,如何與病魔糾纏,最後又如何征服它的心路歷程,鉅細無遺,娓娓道來。

白先勇:圖為心聲

逐香之十九 70cm×30cm 宣紙彩墨 2017

她好像突然掙脫了多年的禁閉,要向世人傾訴她被塵封多年的“心裡話”。但文字有時不一定能夠捕捉到內心一些細緻抽象的情緒感覺,於是李子玉便開始畫畫了。圖為心聲,圖畫似乎更能夠下意識地表達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白先勇:圖為心聲

那時之十八 35cm×35cm 宣紙彩墨 2017

李子玉述她畫畫的經過頗有意思,值得玩味。她開始想畫畫的時候,曾經去過畫室跟老師學畫,從基本素描開始,可是去了幾趟,她便放棄了,因為一本正經地學畫,她並沒有覺得受到啟發,於是她便自己隨意塗鴉起來。過了一陣子,她又回去畫室去跟老師學畫了,大概她覺得既然要畫畫,還是受過正規訓練比較好,可是不行,畫室的規矩她無法遵守,她又從教室跑出來了。這一下子,李子玉似乎得到了解放,她隨手揮灑,一幅幅五彩繽紛的畫作便自然而然地湧現出來了。

白先勇:圖為心聲

逐香之八 70cm×35cm 宣紙彩墨 2017

她的這些畫,全是抽象的,靠著色彩的無窮變化,李子玉好像在寫一首首抒情詩,春夏秋冬,從鵝黃、嫩綠到冰寒的灰與藍,她其實是在訴說她內心情愫的起伏盪漾,陰晴不定。她是個細緻的人,對色彩的變幻又特別敏銳,所以她的這些彩色抽象畫,有唐人絕句的精巧玲瓏,她的畫中有詩。李子玉的畫作,沒有跟隨任何派系,渾然天成,不帶匠氣,是素人畫。她以她的畫,在吐露她的心聲,在訴說她內心底處,用文字寫不清楚的彩色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