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 “佛系媽媽”告訴你,怎樣給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

這位 “佛系媽媽”告訴你,怎樣給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

在教育的道路上,家庭和學校各自承擔著不同的角色。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那麼學校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是就家庭教育的延伸和昇華。

只有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在理念上保持一致,並在實踐中相互支持、配合,才會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最和諧、有益的生態環境。

說到這裡,所有的父母難免都逃不開這樣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怎樣的教育是最適合我的孩子的?

對此,匯佳小學1年級學生賀思晴的媽媽分享了她的教育經驗,簡單來說,就是:瞭解孩子、克服焦慮、堅持原則、包容接納。

正是她自稱“佛系”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在一次次擇校中變得愈加勇敢、開朗、自信盎然。

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她的教育經。

陪伴,是瞭解孩子最好的方法

賀思晴目前就讀於匯佳小學1年級。在老師眼中,思晴是個特別愛提問的孩子。

磁力是如何通過磁鐵發出來的?下水管道是怎麼運作的?過山車是怎麼做到高速飛轉而又不讓遊客掉下來呢?

……

她的腦瓜裡,總會有各種問題浮現。班主任陳老師說,思晴現在是探究課上的活躍分子,她提出的問題總能一針見血,看到本質。

而在與思晴媽媽攀談的過程中,她告訴我,思晴以前並不是一個那麼愛表達的孩子。

這位 “佛系媽媽”告訴你,怎樣給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

以往,即使她心裡頭有很多疑問,也不願意向眾人表達出來;在公共場合,她也常常顯得羞澀和謹慎。

思晴媽媽坦言,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夫妻二人事業繁忙,而曾經對孩子的成長有所忽略。

“當我們意識到,因為忙於事業而錯過了孩子的成長後,我們二人及時做出調整,以保證每天對思晴都有一定時間的高質量陪伴。”

每個週末,夫妻二人都會帶孩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和家庭聚會。

熱愛運動和探險的父親,常常帶著思晴接觸各種形式的戶外運動,爬山、划船、露營、徒步、滑雪、游泳……在一次次家庭活動中,不僅親子關係親密了許多,思晴的個性也逐漸釋放出來。

思晴和父母參加各種戶外運動

“只有陪伴孩子,才能真正地瞭解她的內在。

我們漸漸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優點,她喜愛思考、善於觀察、內心世界豐富;

當然,她也有不足,但無論如何,這都是孩子自己的特質,也是她獨一無二的閃光點……陪伴,不僅僅是一種時間和精力上的付出,它使我們每個家庭成員都獲得了成長。”

尊重孩子的成長節奏,首先得克服自己的焦慮

和很多父母一樣,思晴媽媽也曾為孩子的教育陷入過焦慮。

“有時候,在期待孩子成長這件事上,我們做父母的難免會有些急躁。”

然而,孩子的成長有自己的節奏,家長一味地著急有時候只會讓親子關係陷入緊張。

善於反思的媽媽逐漸意識到,或許,對待孩子的成長,就應當有“靜待花開”的心態。

這位 “佛系媽媽”告訴你,怎樣給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

意識到這一點後,夫妻二人秉持著“佛系”的教育心態,不催促、不壓迫,在有原則的前提下,給予孩子以時間、機會和包容。漸漸地,他們看到了孩子的改變。

上小學前,思晴在一個國際幼兒園就讀,這所幼兒園倡導以孩子為中心的探索性學習理念。

在那裡,思晴的探索慾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和挖掘,常常獲得老師肯定的思晴,也逐漸建立起自信。

夫妻二人發現,隨著孩子對幼兒園的適應,她的性格在逐漸變得開朗,表達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在思晴5歲那年,父母開始考慮思晴的小學擇校問題。而對於選擇一個怎樣的小學,思晴媽媽說,也曾因為學校間的比較而有過焦慮。

“是學業上的反覆練習和成績上的提高更重要,還是品德的完善、性格的健全、興趣的積累和習慣的養成更重要呢?”對於這個問題,思晴父母在不斷的討論和思考後,基於孩子本身的個性,最終選擇了後者。

“我們深知孩子的個性。因此,在克服了焦慮後,我們在小學階段所希望的,就是思晴能夠儘可能地感受成長所本應該具有的快樂和幸福。

我們希望尋找這樣的一所學校:讓她可以在充滿養料的教育土壤中,養成健康而良好的品格、個性、習慣,成長為一個完整的人。”

這位 “佛系媽媽”告訴你,怎樣給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

擇校,是家庭教育理念的延續

基於以上教育觀,夫妻二人在選擇小學時便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儘管如此,他們和很多父母一樣,依然在“擇校”課題上提早做了不少功課。

他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考察北京地區的各個國際學校。

備選學校的說明會他們都參加了不止一次,在參觀瞭解學校的過程中,夫妻二人始終都會帶上思晴,讓她參加體驗課堂,親自感受並選擇一個自己真正喜歡的學校。

在一次匯佳學校的說明會上,夫妻二人受到了一連串的內心觸動。

“當時,匯佳學校董事長對教育理念的剖析,讓我們兩人都覺得一下子說到了心坎。

我記得王董事長提到的‘差異化’教育理念,對每個孩子差異性的認可、包容和重視,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教育價值觀。”

“雙語雙文化”,也是打動夫妻二人的另一個點。

思晴父母非常重視英語教育環境的營造。

從思晴出生後,父親就堅持用英文和思晴對話,以至於思晴的英文水平接近於母語為英文的同齡小朋友。

儘管如此,夫妻二人仍然從心底裡認為,作為一名中國人,應當以母文化為根,這一點是無論如何不能放棄的。

因此,當他們聽到匯佳二十多年來對“雙語雙文化”理念的堅持和踐行後,更讓他們對匯佳保留了一份深刻印象。

此外,匯佳IB課程中以學習者為中心、探究式的學習方法,也格外吸引思晴父母。

“當聽到對小學PYP探究課程的介紹後,我們很欣喜,這種教育體系鼓勵學習者主動探究、充分激發小孩子對探索世界的本能熱情和好奇心,彷彿正是為思晴‘量身打造’的。”

這位 “佛系媽媽”告訴你,怎樣給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

此後,他們又多次參加了匯佳學校的體驗日和說明會,包括學校舉行的各類大小活動,這令他們不斷對學校有了新的認識。

“在連續的瞭解、比較中,最終,我們鎖定了匯佳。對於我們來說,學校就是家庭教育的延伸,我們相信在這所充分包容、接納多樣性的學校中,思晴能夠繼續以自己的節奏成長得更好。”

適合?不適合?孩子不會說謊

如何判斷一所學校是否真正適合孩子?

思晴媽媽說,他們判斷的依據就是孩子自己的感受和表現。這一點,孩子是不會說謊的。

第一次參加匯佳學校的體驗課堂,不到五歲的思晴屬於同一批孩子中最小的一個。

即便再淡定的父母,也難免擔心孩子的適應能力。

但令他們驚喜的是,思晴不僅全程順利地完成了體驗課程,回家後還主動告訴他們,她很喜歡這所學校。

加入匯佳後,思晴也有了不少變化:

這位 “佛系媽媽”告訴你,怎樣給孩子找到“最適合的教育”

她主動要求參加了繪畫、軟陶、舞蹈俱樂部,這些都是以前無論媽媽怎麼說也不肯參加的。

思晴的自我管理能力越來越好,養成了不少好習慣。

如今的她可以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能夠在不同的時間點按時完成各種小任務。

她也變得越來越自信,不僅在課堂上經常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和周圍的同學、老師有了更主動、積極的互動。

各種大小舞臺上,也逐漸多了她的身影。

思晴一家在小一年級畢業典禮上表演節目

她還逐漸克服了對“雙腳離地”運動的牴觸心理,接受並喜歡上了馬術課程。

當然,在所有課程中,她最喜歡的依然當屬探究課。

不同主題的探究學習,令她腦洞大開,如魚得水。

如今的思晴,是匯佳網球雙優班的一名學生,每天放學後,她都會跟隨教練完成2個小時的網球訓練。

“我們很開心地看到,思晴在一個充滿可能性和多元性的環境中成長。

孩子現在常常主動與我們分享每天在學校發生的點滴。

在觀察、參與她成長的過程中,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已經為她找到了一所她喜歡並且適合她的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