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商鞅已经处罚太子老师,秦孝公为何仍要放逐太子

《大秦帝国》系列电视剧是根据孙皓晖同名小说改编的历史剧,现在已经连续播出了《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三部,据说第四部《大秦帝国之天下》也快要播出了。这部剧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并邀请了许多老戏骨和实力派青年演员饰演角色,以宏大的场景、震撼的力量、磅礴的气势、翔实的史实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好评,虽然剧中也有一些瑕疵,但瑕不掩瑜。

大秦帝国:商鞅已经处罚太子老师,秦孝公为何仍要放逐太子

系列剧的第一部《大秦帝国之裂变》以秦献公与大魏国争夺河西之地战败为背景,魏国通过李悝变法迅速崛起,并重用吴起、庞涓等能人成为霸主,而秦国连年征战,制度落后,旧氏族掌权,日渐贫穷,面临亡国危险。秦献公在与大魏国的战争中身中毒箭,不久身亡。秦国的烂摊子留给了嬴渠梁(秦孝公),秦孝公在母亲和大哥的帮助下迅速稳定了政局,贿赂魏国权臣公子卬得以喘息。但面对秦国贫穷落后的面貌,空有雄心大志的嬴渠梁千头万绪,无从下手。

大秦帝国:商鞅已经处罚太子老师,秦孝公为何仍要放逐太子

穷则思变。秦孝公决定招揽贤才,于是诚恳的面向山东发出求贤令,各国士子纷纷慕名而来,无奈秦国太穷,许多士子吃不了苦又纷纷离去。在魏国、齐国不得志的卫鞅爬山涉水、走遍秦国二十余县,深刻发现了秦国弊病所在。三次觐见秦公,展示所学,君臣相互试探。最终得到秦公赏识,引为知己。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开启了变法的序幕,变法是艰难的,卫鞅是孤独的,但卫鞅又是幸运的。

大秦帝国:商鞅已经处罚太子老师,秦孝公为何仍要放逐太子

卫鞅是孤独的。因为变法中遇到强大阻力,旧氏族甚至鼓动、挑拨太子以身试法。太子因为封地子民纳贡一事杀了人,引起民愤。若卫鞅对太子不加以惩处,则卫鞅带头犯法,新法难以推行。若卫鞅处罚太子,必然导致君臣嫌隙,遭到太子记恨。将来新君继位,很可能因为私仇杀了卫鞅,变更新法。这样一来,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旧氏族又将获得极大利益。可谓用心险恶。而卫鞅为了新法推行,实现自己抱负,强军富国。处罚了太子的两位老师,在旧氏族和嬴氏公族中引起轩然大波……

大秦帝国:商鞅已经处罚太子老师,秦孝公为何仍要放逐太子

但卫鞅又是幸运的。幸运的是他遇见的君主是秦孝公,秦孝公西巡归来。在秦孝公和王太后的强力支持和震慑下,顶住了压力,继续推行新法。然而,此时事情本已平息,但秦孝公却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又让众人不解的决定:放逐太子。

太子遭到秦孝公训斥,秦孝公在太庙甚至扬言废弃太子之位,给予太子通关文牒到民间游学。其实,秦孝公这么做原因有三:

一是给臣民一个交代以保证新法的实施。太子犯法,虽然未成年,由太子的老师代为受过,即便一时平息民愤,但是难免大家口服心不服,抵触新法。毕竟,新法的推行收到贵族很大的阻力,虽然百姓拥戴新法,但是由于秦以前的制度导致官府公信力低,要不然也不会有历史上卫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了。

大秦帝国:商鞅已经处罚太子老师,秦孝公为何仍要放逐太子

二是让太子体验民间疾苦,磨砺成长。秦孝公虽然扬言废弃太子,但自己毕竟只有这一个儿子,将来继位的还是他(嬴驷)。太子从小成长在宫里,难免娇生惯养,不识民间疾苦。但凡有所作为的君主大都历经磨难。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变法之初卫鞅就曾说变法有三难。其中一难就难在坚持,秦孝公大力支持变法,但是他知道,自己总有去世的一天,现在太子和卫鞅有了嫌隙,万一百年以后太子继位,是否会坚持新法,保住变法成果。于是,秦孝公借此让太子到民间走访游学,体会变法带来的好处,知晓百姓对变法的看法,坚定变法信心。

果然,后来证明嬴驷即位后虽然处死了卫鞅,但继续推行新法,奠定了秦国基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