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學史之初唐文學

初唐(公元618—712年),為唐代開國至唐玄宗先天元年(亦有謂武德至開元初)之間。初唐時期國家重新統一,政治清明,國勢日盛。初唐文學承襲隋代實現南北文風融合,形成新型文風的任務,因此當時的文壇上,繼隋代仍然存在著追求辭采華美的形式主義文風和比較注重社會內容、思想感情的健康文風的激烈鬥爭,實際是繼承齊梁文學和變革齊梁文學兩派之間的鬥爭。

隋唐文學史之初唐文學

西安大明宮遺址

六朝以來的浮靡之風在初唐仍然佔據文壇統治地位,這也是正常現象,任何風氣建立和消失都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唐太宗與其手下的宮廷詩人,諸如號“上官體”的上官儀,有“沈宋體”之稱的沈佺期、宋之問、被稱“文章四友”的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以及虞世南、李百藥、長孫無忌等,皆沿襲六朝文風,詞采斐然,形式華美,強調聲律。他們的主要貢獻在對律詩和律賦的定型和發展上,而且他們之中的一些人,不管理論主張還是創作實踐都突破了齊梁風格,展現了新的傾向,其中尤以唐太宗為典型。王績的山水田園詩樸素自然,意境渾厚,一改齊梁詩風,奠定了五律的基礎。魏徵的《述懷》,慷慨大氣,骨力雄渾,開盛唐詩風之先河。

這些就是文學思想和創作進步的表現,處在不同時代的人,必然受到當時社會情況的影響,也會根據自身的需求和對現實的認識,自覺不自覺地發揮主觀上的創造性,對現有的客觀形勢加以改變。這種改變多是不知不覺但又實際存在,帶來了社會的進步。

隋唐文學史之初唐文學

唐太宗李世民

初唐四傑:《舊唐書 文苑傳》記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詞齊名,稱王楊盧駱,也號“四傑”。他們仍不可避免帶有齊梁遺風,特別是在語言方面,不可能一下子擺脫。但四傑的作品抒發真情實感,個性鮮明,有些作品具有較強的時代特色,從根本上一改六朝以來文風的平庸乏味、空洞糜爛,使唐代文學走上新生之路。陳子昂進而大興建安風骨,進一步否定六朝文風,清新質樸的風氣在文壇上取得了最終勝利,為盛唐文學的產生拓展了光輝的前景。陳子昂同時或稍後有“吳中四士”(賀知章、張旭、包融和張若虛)和張九齡,他們是初、盛唐之間的詩人。

隋唐文學史之初唐文學

陳子昂像

從唐太宗貞觀後期到唐睿宗延和年間,宮廷文人產生並佔據文學領域,他們以箴規、應制、頌美、娛樂為詩歌主要內容,主要以箴規類作品較有意義,他們的成就在於發展了聲律學,律詩至此得以定型。宮廷文人中影響較大者:上官儀(約616~664)、沈佺期(約656~714)、宋之問(約656~712);被稱“文章四友”是指李嶠、蘇味道、崔融、杜審言等等。

聲明: 本文圖片來源於“東方IC”,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