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知道曹操有虎豹騎,劉備為什麼還緩緩撤退

三國時期,很多割據勢力都握有一支精銳部隊,比如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呂布的“陷陣營”,最著名的就是曹操的“虎豹騎”。這些部隊人數都不多,但特別精銳,能打苦戰、惡戰,攻堅克難的能力超強。

明明知道曹操有虎豹騎,劉備為什麼還緩緩撤退

近些年,人們常常聽到美國搞“斬首行動”,所謂斬首就是定點清除,往往是用導彈精確打擊或直接派特種部隊準確打擊目標,說穿了就是又快又準。小編認為,曹操的“虎豹騎”就是這樣的特種部隊。

明明知道曹操有虎豹騎,劉備為什麼還緩緩撤退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荊州,恰逢劉表去世,繼任的劉琮隨即投降。曹操等於兵不血刃,名義上得到了荊州。這樣一來,寄人籬下的劉備的遭焦了。按道理,劉備最好的選擇就是逃,越快越好。令人不解的是,劉備偏不,就算諸葛亮苦勸也不聽,他甚至冒險去召喚已經投降的劉琮。

明明知道曹操有虎豹騎,劉備為什麼還緩緩撤退

曹操為了解決劉備,派出了虎豹騎追擊,目標很明確就是定點清除。劉備大敗,但仍然緩緩退軍,甚至帶著一大群老百姓走。

明明知道曹操有虎豹騎,劉備為什麼還緩緩撤退

讀者肯定心裡有很多個“為什麼”。小編在此分析一下劉備為什麼這麼做?

首先,劉備心裡並不畏懼虎豹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劉備多次兵敗但是性命無憂看出來。說明劉備的護衛部隊也不是吃素的。其實後來劉備的精銳部隊“白毦兵”並不是突然冒出來的,肯定是早就組建了。這支“白毦兵”在劉備夷陵之戰慘敗時,阻擊了東吳數萬軍隊的追擊,保全了劉備的性命。

明明知道曹操有虎豹騎,劉備為什麼還緩緩撤退

其次,劉備的慢,卻成就了另一個快。劉備在荊州多年,荊州很多人士都歸心劉備,劉備在關鍵時刻不惜一死與曹操周旋的勇氣,更讓他快速得到了人心。以至於很多人不懼死亡追隨劉備出逃。史書記載,追隨劉備逃亡的百姓就超過了十萬人。

明明知道曹操有虎豹騎,劉備為什麼還緩緩撤退

當然劉備的力量與曹操相比還是太薄弱,劉備這次冒險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的兒子劉禪也險些死於長坂坡一戰。但是這個代價值得付,留住了劉備崛起的希望。劉備在赤壁之戰後迅速搶奪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與他的一系列看似作死的動作密切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