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用小楷寫完200萬字的本草綱目,百名傑出青年中醫孟向陽書作


這一位中醫醫師歷時8年用小楷完成的《本草綱目》手卷,瞭解《本草綱目》這本著作的人都清楚,這是李時珍以畢生精力,親歷實踐,歷時27年編成,全書共52 卷,200多萬字,一百餘冊。千米之長的小楷《本草綱目》手卷那是多大的一個工程呀?他的創作者就是孟向陽先生。

孟向陽,男,漢族,1967年出生於甘肅省平涼市,1991年畢業於甘肅省中醫學院。先後在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平涼傳統中醫藥研究所工作,現供職於福建省廈門市華醫館,中醫副主任醫師。他出身於丹青世家,自幼飽讀詩書,尤喜愛書法。

如果沒有對《本草綱目》和書法藝術的深入研究和特殊愛好,沒有紮實的小楷功底,沒有內心的寧靜和持之以恆的毅力,在這個喧囂浮躁的時代,是不可能完成這樣一項“浩瀚工程”的。

孟向陽先生的職業是醫生,主要工作是看病,書法只是是業餘愛好,他在從事中國傳統中醫藥研究的同時,潛心書法藝術研究,得到了當代著名書法家沈鵬、林山由、鍾明善、吳善璋等悉心指導。

孟向陽先生擅長小楷和小行書,他的小楷在用筆上既有碑的質實和骨力,又有帖的柔婉與姿媚。橫畫起筆多方峻,中實,挺勁,提按變化不大,是魏碑寫法;點、撇、捺、折則較圓潤,具有帖的筆意。在結字造型上,也是碑帖融合,而且融合得自然,毫無生硬、做作之感。

孟向陽先生融行入楷,寫小楷不刻意求工,不刻板地謹守一筆一畫的規矩,而是多用連筆、減省筆畫等行書筆法,追求靈動自如。因此,他的小楷沒有一般楷書經常出現的板滯和狀如算子之弊端。

想以書法藝術形式完美展現《本草綱目》,不僅需要毅力,還必須具備深厚的書法造詣和豐富的中醫藥學知識。孟向陽先生除正常上班外所有業餘時間都用在了《本草綱目》的書法創作上,白日行醫,夜書《本草》。每天至少寫800字,寫兩三個小時,就這樣寫了8年。

第一個手抄《本草綱目》的醫生不一定是孟向陽,他卻是第一個用藝術形式書寫《本草綱目》的書法家。素有“天下第一社”美譽的西泠印社出版社,找上他,正式出版並向海內外發行,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僅限量發行兩百套。


孟向陽先生的書法作品 關注書畫類資訊城市書畫,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