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如何應對?

腹瀉是幼兒比較常見的症狀,寶寶得了腹瀉之後,很多家長由於自身相關知識的匱乏會陷入比較茫然和混亂的狀態,甚至有的家長粗心到等寶寶腹瀉導致脫水了才開始給孩子補水。今天,

康姐就整理出了以前採訪過的眾多兒科醫生關於腹瀉的科普、護理誤區及相關用藥的正確使用方法,希望能給家有萌寶的媽媽們一些幫助(篇幅有些長,媽媽們可以收藏起來慢慢看哦~)

- 1 -

什麼原因造成了寶寶腹瀉?

寶寶腹瀉,如何應對?

①腹瀉的類型

急性腹瀉:14天內好轉(最常見)

遷延性腹瀉:14天-2個月

慢性腹瀉:2個月以上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寶寶腹瀉都是屬於急性腹瀉

②導致急性腹瀉的病因


類型病因治療方法感染型細菌 抗生素 病毒抗病毒藥物 真菌抗真菌藥物 寄生蟲 抗寄生蟲藥物

非感染型過敏

人工餵養:服用特殊配方奶粉如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和氨基酸配方奶粉

母乳餵養:媽媽改善飲食找到過敏源

乳糖不耐受人工餵養:服用乳糖酶或無乳糖奶粉母乳餵養:每次喝奶前服用乳糖酶

急性腹瀉多由細菌、真菌的感染導致,一般都是因為寶寶攝入了不乾淨的食物或者使用消毒不徹底的餐具、奶瓶,才導致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所以日常生活中人工餵養的孩子相比較母乳餵養的孩子會更加容易出現腹瀉情況。

如果從寶寶體質等內因上分析,則主要是以下三點:

  • 寶寶的全身免疫系統較弱,免疫球蛋白及相關細胞不健全,抵抗力差,容易出現腹瀉
  • 寶寶的局部腸道免疫系統不好,腸道粘膜屏障不好或者菌群不夠完善也容易出現腹瀉的問題。
  • 寶寶自身的消化系統不夠成熟、消化酶和胃酸比較少,不容易消化食物的同時也不利於消滅外來入侵到腸道的細菌和病毒,從而引起腸道粘膜改變和水分的滲出導致腹瀉。


另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感染情況就是腸道外感染:它主要是因為引起其他器官或組織發炎的細菌同時造成了胃腸功能的紊亂,比如呼吸道感染、肺炎、中耳炎等都可能會伴隨有腹瀉的現象,這時候只要消滅其它器官的炎症,腹瀉自然就可自愈。

非感染性腹瀉:主要原因有過敏、乳糖不耐受以及一些比較罕見的原因,這裡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 2 -

寶寶腹瀉了怎麼辦?



寶寶腹瀉,如何應對?



①判斷寶寶大便是否正常

  • 金黃色的大便:常見於母乳餵養的孩子,屬於正常顏色
  • 綠色的大便:常見於配方奶粉餵養的孩子,因為奶粉中多含鐵和其它微量元素,所以大便顏色會偏綠,屬於正常顏色
  • 水樣便:水便分離,提示寶寶腹瀉
  • 血便:大便中帶有血絲,代表粘膜有損傷、消化道出血,需要立即就診
  • 柏油便:像柏油樣顏色的大便,代表粘膜有損傷、須立即就診


如果寶寶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媽媽們要學會自行通過大便形狀和次數來分辨寶寶是否是腹瀉,儘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正常大便性狀應該是軟便、糊狀便,是成型的,沒有過多的水分,一般3次/天內都是正常的,母乳餵養的小寶寶一天5-6從也是正常的,相比較次數,大便性狀才是診斷寶寶腹瀉的最主要依據,畢竟如果寶寶吃的多,拉便便的次數自然會相應的增加。但是一旦寶寶出現了水樣便、血樣便和柏油便,家長們就要注意了。

操作Tips:如果想自己在家收集寶寶大便然後找醫生進一步診斷,可以用個乾淨的小瓶子將乾淨盆便中用小勺子將沾有粘液或血的比較糟糕的部分收集起來,1小時以內送到醫院,同時還可以將粘性、血樣便使用手機拍攝下來,輔助醫生做出判斷。


寶寶腹瀉,如何應對?


1、水療:就是補充水分的治療即口服補液鹽(用量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因為每個孩子需要補充的量是不同的)在孩子出現腹瀉情況,尤其是大便大於3次,並含有較多水分時就應該及時服用了

,防止寶寶進一步的脫水症狀的出現。

2、養療:就是營養的治療一方面是不要隨便給寶寶禁食,這裡是大家的一個護理誤區,寶寶一拉肚子,家長們就會給寶寶禁食,認為只要把腸胃拉空了,腹瀉自然就好了,其實這樣做會導致孩子的腸道粘膜萎縮,造成腹瀉丟失的營養物質進一步丟失(有點拗口)孩子可能會因此出現營養不良等情況。另一方面是不要多度進食

  • 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繼續餵養
  • 人工餵養的寶寶可以暫停4-6小時,如果沒有嘔吐腹瀉就可以繼續服用,不需要稀釋,也不需要逐漸的加奶,根據原來的量服用即可
  • 6個月以上開始服用輔食的寶寶,還是可以繼續服用,不需要做出改變
  • 需要注意的事項是不要讓寶寶食用過多蛋白質(雞蛋、雞、鴨),容易負擔過重導致加重腹瀉,當然也不要過多加重營養


1、如果寶寶腹瀉的同時還伴隨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嘔吐、哭鬧、提示肚子疼)及全身症狀(精神反應差、發燒甚至脫水),這時候家長要注意觀察:如果他口腔黏膜、舌頭比較乾燥沒有水分,哭的時候眼淚少甚至沒有,8小時內尿量明顯減少甚至無尿,這就提示家長們,孩子存在著脫水情況。家長這時候不需要猶豫,應該立即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2、如果確定是腸炎,並且發燒厲害、高燒不退、精神萎靡再或者脫水特別嚴重甚至造成休克的情況下需要送到醫院進行補液;如果只是中度脫水,那就只要口服補液就可以了,這樣還可以減少孩子血管損傷,以免帶入細菌到體內。

③寶寶腹瀉如何用藥

寶寶腹瀉,如何應對?


  • 止瀉藥不主張吃!專門針對寶寶的止瀉藥非常少,而成人的腹瀉時常用的止瀉藥、抗動力藥、抑制腸道蠕動的藥物都不主張給寶寶用,防止對寶寶的消化系統造成進一步的損傷。
  • 保護粘膜藥物:如蒙脫石散等,是比較常用的腹瀉服用藥
  • 益生菌腹瀉後會經常使用的藥物,不同腹瀉原因服用的益生菌也不同,但是要注意過敏和乳糖不耐受的孩子要鑑別著使用。
  • 退燒藥:如果發燒超過38.5°,為了緩解寶寶的不適,建議使用。38.5°以下可以嘗試物理降溫法。
  • 抗生素水樣便絕大多數是病毒感染或者少量非清晰性細菌感染,不會破壞腸道黏膜,儘量不要使用抗生素,防止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加重腹瀉情況。如果是粘性血便並同時伴有發燒、精神狀況差、嘔吐、腹脹等情況,高度懷疑是否是腸炎或痢疾的時候,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


④寶寶腹瀉過程中是否需要補充維生素

鋅:大城市的寶寶一般不存在缺鋅得情況,不需要過多補充;如果自身確實缺鋅、營養不良或者是遷延性腹瀉或慢性腹瀉的寶寶可以適當補鋅,這樣對腸道粘膜的恢復是有幫助的。

鈣和維生素D:遷延性、慢性腹瀉的寶寶是需要補充的,如果是急性可以暫停,等好了之後再補充

- 3 -

寶寶腹瀉,家長需要做哪些護理?

寶寶腹瀉,如何應對?


1. 腹瀉後便便的酸性物質可能會導致寶寶肛周破損,為了保護寶寶的小屁屁不受傷害,可以每次拉完後用清水清洗,減少刺激。洗完後可以塗抹一層潤膚油以隔離水分,對於破損皮膚可以塗抹紅黴素或金黴素軟膏抗炎。

2.腸炎腹瀉並伴隨發燒問題,家長們給寶寶喝補液鹽的同時還要多喝開水,保持室內溫度26℃左右(過高過低的溫度都容易造成腸蠕動異常)用26℃左右的溫水進行清洗來降低體溫,同時還可以使用寫其他的物理降溫方法,但是溫度到38.5°以上就要用退燒藥了。具體劑量大家可以參考康姐之前寫的文章——

3.母乳餵養的孩子腹瀉,媽媽需要注意下飲食:高蛋白、高脂肪要減少攝入

4.腹瀉寶寶容易出現胃口不好的情況,此時胃藥需要些小技巧

,不能強行胃藥

5.服用益生菌注意要與抗生素和粘膜保護劑分開服用,並且藥物不要混在奶裡給孩子吃以免引起藥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