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刺和馬努,相遇是彼此的福分

馬刺和馬努,相遇是彼此的福分

今天馬刺正式退役了吉諾比利的球衣,我們還是從數據和場面的角度,來聊聊這究竟是一個多麼特別的球員。

我還記得馬努剛剛入行那陣子,大家看球根本沒什麼數據分析的理念。但一因馬刺戰績驕橫,二因馬努球風華麗,很多人會把他歸到“數據無法反映實力”的那一類去。畢竟馬努從未在單賽季做到場均20分,如果放在早年的所謂“四大分衛”,以及稍晚入行的韋德身上,是絕難想象的。這大概也是為何他整個生涯,總共只進了兩次全明星。

現在回過頭去看,原因自然很好理解:馬努的出場時間始終被波波維奇嚴格控制著。我們以他2004-05賽季首次入選全明星為例,當時他年僅27歲,在後來的總決賽裡功勞絕不亞於FMVP鄧肯。但馬努常規賽場均只打多長時間?29.6分鐘。在少打一節左右的情況下,你不可能去要求他和艾弗森(42.3分鐘)、科比(40.7分鐘)、麥迪(40.8分鐘)等人拼場均。

在著名美國媒體ESPN《2008年馬刺球員報告》中,霍林格也提到說馬努是“聯盟最具統治力的外線球員”,“單位時間效率與MVP級別球員非常相似”。實際上一直打到退役,馬努生涯每36分鐘仍然能得到18.8分5.0個籃板5.4次助攻。霍林格當初一心要設計PER值,以及各大數據網站都會有每36分鐘的數據查詢選項,初衷也在於避免忽視這類球員。

​​看到這裡你大概會問,就算馬努單位時間效率這麼高,誰能保證他真的每場打36分鐘,也有相應的輸出?老實說這個問題確實沒有答案,倒不是說馬努的能力有天花板只能打這麼久,而是從生涯履歷來講,他抗傷病確實不太好。這也反向證明了波波維奇有意保護他是合理的,“少吃多餐”的用法反而延續了他的職業生涯。

以比較典型的藥罐子麥迪為例,他整個生涯其實要比馬努少打100多場常規賽,卻會多出將近4,000分鐘左右的出場時間,結果在32歲的年齡就退出NBA了。換言之馬努就是典型的quality型球員。有很多quantity型球員,如德羅贊光靠常規賽更耐操的屬性就會比他好用。但如果明晚是季後賽搶七隻需要短程賽跑,他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具體來講,馬努在能打的時間裡,可以做到4個“兼顧”。首先是得分產量和效率的兼顧,直到退役24.5%的回合佔有率和58.2%的真實命中率都相當體面。要知道21世紀初期,仍然是一個得分手們沉迷於中距離幹拔的時代,而馬努已經掌握了出手性價比的精髓。他對長兩分沒有絲毫興趣,生涯場均造5.5個罰球,68.6%的出手來自籃下或者三分線外。

其次是得分和助攻的兼顧。他常年有著側翼裡最頂尖的助攻率,如果考慮到得分產量一貫不算頂級,這種平衡就更加難得。馬努的突分可以確保他作為替補出場時當成核心後衛來用。(有趣的是,霍林格在馬努的新秀賽季批評過他愛冒險傳球,說隨著生涯推進會有所改善,結果這個毛病倒是貫穿了他整個生涯……)

既然有突分有三分,馬努對有球和無球的兼顧自然不在話下。巔峰馬刺因體系太過流動,對空間需求沒有站樁型球隊那麼大。但也必須承認和帕克這樣的無三分控衛搭檔,馬努能轉無球仍是相當重要的技能。他倆的關係有些類似現在的沃爾和比爾——比爾需要在搭檔沃爾的時候予以配合,沃爾下去的時候又能獨自carry,絕對是需要做出更大改變的一方。

最後就是進攻和防守的兼顧,有鮑文、格林、萊昂納德等幾任側翼大鎖在,馬努並不需要扛起最重的盯防任務,反而能用自己的方式作出貢獻。霍林格當初稱“馬努擁有一雙從未見過的好手”,“大部分人都是靠預判傳球線路和包夾突破線路來搶斷,馬努就是靠臂展和時間感去強行掏球,不會以失位為代價”。文章寫於2004年,而2017年他仍有相近的搶斷率。

其實現在的眼光去評價馬努,你會感覺他除了球風比較異類外,好像仍然更接近普通全明星而非巨星的水平。馬刺也不是一支巨星向的隊伍,不是到了逼不得已的程度,在出場時間和球權上都不願意過於依賴某個人。這會導致我們無處假設馬努身處火箭雷霆之類的隊伍,單核作戰究竟能達到什麼水準。

但這恰恰也是馬努和馬刺細思極恐的地方。在NBA根本沒那麼注重海外人才庫挖掘的時候,馬刺已經用次輪總第57順位把馬努選進來了。在NBA仍然狠操巨星,完全沒有“銜接段”概念的時候,馬刺已經說服馬努打替補並且嚴格控制出場時間了。在NBA不少巨星們為了無限開發進攻機會,並不注重效率、無球、防守的時候,馬努已經是兼顧最好的一個。

在這裡馬刺一貫以數年不變的鐵軍形象示人,實際上他們在引領聯盟潮流,勇於創新的路上始終是走在前面的。但光有創新的理念也不行,還要有球員在場上踐行出來。這個角度來講馬努和馬刺會相遇也是彼此的福分。與其納悶馬努和真正意義上的巨星有多大不同,倒不如感嘆一句“巨星居然還能這麼用?”這對賓主就像是知道未來籃球長什麼樣子,再坐時光機回到21世紀初大殺四方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