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自2014年時任泰國陸軍司令的巴育上將推翻民選英拉政府至今,已經過去了五個年頭。五年中,巴育政府五次推遲大選。很多泰國民眾已經接受軍政府長期執政的事實。2017年時,筆者曾經問一位泰國大學教授,究竟何時會舉行大選,那位教授微笑著說,“下輩子吧”。

毋庸置疑,泰國軍人們非常享受這樣的特權時代,畢竟在全世界的所謂“民主國家”中,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個比泰國軍人地位更高的國家。1932年6月24日,“民黨”發動政變,迫使拉瑪七世簽署法令,改絕對君主專制為君主立憲制,泰國從此進入了現代民主政治發展階段。然而,縱觀泰國現代政治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軍人執政佔據了絕大部分時間。從1932年到2014年的82年間,泰國經歷了18次軍事政變,共有9位軍人總理執政,即披耶帕宏上校、鑾披汶元帥、沙立元帥、他儂元帥、江薩上將、炳上將、素金達上將、素拉育上將和巴育上將,執政時間長達51年。而文人政府執政時間僅為31年。由此可見軍人勢力之強大,其地位舉足輕重。

之所以泰國軍人勢力能主宰政壇,既源於泰式政治文化特色,亦是軍人集團、政黨集團各自特點使然。

首先,泰國獨特的傳統政治文化決定著“強人政治”更受泰國民眾接受。

泰國曆史沿襲數百年的政治文化主要是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它使泰國國民在思想上願意接受軍人集團的長期執政。泰族建立的第一個王朝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君主蘭甘亨大帝,以“父御子”模式統治國家。這種家長式統治模式將一個國家比作一個家庭,雖然只有作為基本層次的家庭有血緣關係,但君權是父權的延伸,國家是家庭的擴展:“君父同倫,家國同構”。

在這個系統中,統治者為父,享有絕對的統治權力,被統治者為子,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統治者。1957年政變上臺的沙立元帥便極為推崇這種統治模式。備受國民愛戴的拉瑪九世普密蓬國王亦被民眾稱為“君父”。

除了這種“父御子”的家長式統治模式以外,泰國古代社會的封建等級制度“薩克迪納制”也對民眾心理形成重要影響。所謂“薩克迪納制”,類似於中國古代的“采邑制”。按照官員職位高低授予相應爵位及相應封地。通過這一制度,民眾獲得了下層社會通往上層社會的渠道,泰國社會也由此更加等級分明。等級觀念經過數百年的傳承,已經深入到泰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泰國社會對服從和恭敬這兩項行為特別強調。“長幼有序、等級分明”的傳統文化更是時時處處都在規範泰國人的言行舉止。在泰國,人們的官職、年齡、出身、地位、財富、資格等都是享有尊嚴的依據。這在政治等級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任何一級官員要絕對尊敬、恭順和服從他的上級。

這種等級觀念在1932年革命後遭到了來自西方的民主價值觀念的衝擊,但並沒有從根本上動搖它在泰國社會人們觀念中的地位。比如,

泰國軍人的軍銜、警察的警銜均由國王御賜,是一輩子的榮光,自授銜之日起,便一直冠于姓名之前,連護照、身份證上都要正式寫上。他信曾經被授予警察中校警銜,所以新聞在提到他信時,很多時候都稱呼他為他信警中校。即便是他當總理的時候,也是警察中校他信總理。畢竟,總理不是一輩子的,而警銜是一輩子的。

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前總理他信警中校

另外再舉個例子。很多中國民眾不瞭解泰國的公務制度,以為泰國只要穿制服的就是軍人。前兩天,有一位網友在我的帖子下發表評論說,阿披實也是軍人啊。我估計他可能是看到過阿披實身著白色文官制服的照片,所以才有此言論。殊不知,泰國上至總理,下至普通公務員,包括中小學教師在內,都有白色制服,且裝飾華麗。不瞭解的人,還以為他們全民皆兵呢。就連保安的制服,都極為漂亮。筆者所住公寓的保安們,每天都身著制服,極為自豪。這種“官本位”思想也是“強人政治”在泰國很有市場的思想文化根源之一。

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身著制服的阿披實前總理,他不是軍人!

其次,泰國悠久的宗教文化使普羅大眾樂天知命,安於現狀,認同輪迴。

泰國學者披耶阿努曼拉查東說:“從根本上說,泰國文化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即宗教。”泰族人自中國雲南廣西一帶南遷至中南半島後,開始接受源自印度的婆羅門教影響。在婆羅門教教義中,剎帝利 作為古印度四種種姓之一。意譯土田主。即國王、大臣等統御民眾、從事兵役的種族,所以也稱“王種”。其權勢頗大,階級僅次於婆羅門。乃王族、貴族、士族所屬之階級,系從事軍事、政治者,按照婆羅門典籍記載剎帝利主要職責是世代守護婆羅門。釋尊即出身此階級。懂泰語的朋友都知道,“國王”一詞,泰語是กษัตริย์,其實就是“剎帝利”。可以認為,國王和軍人集團都屬於剎帝利這一等級。再過一個多月,拉瑪十世國王哇集拉隆功便將舉行加冕大典,屆時會有婆羅門為其依照古典舉行儀式。

公元13世紀時,佛教傳入泰國,從此塑造著泰國民眾的思想價值體系。

從古至今,佛教一直在泰國文化形成的過程中起著支配作用。佛教對泰國人的信仰,有關尊嚴和忠孝的價值觀以及社會各階層和團體之間的關係、行為有極大的影響。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一直是支撐歷代統治者合法性的重要論據。

佛教的主導思想是勸人積德行善,根據佛教教義,人的生命可以輪迴,今生所受之苦是前世所造之孽,而人今生能獲得某種權勢、財富,則是因其前世積德行善之果。人只有憑藉前世的功德才能進入更高的階層。因此,每個人都應認同別人今生之福,恭順對待有權位的人。這種業報輪迴觀倡導人們積德行善,但將現狀的困苦歸因於前世造孽,因而往往容易使人形成一種消極的人生觀。正是這種消極的人生觀,使泰國國民形成慣於服從上級、不敢反抗的習慣,也造成了泰國國民普遍的漠視政治甚至逃避政治的習慣。

很多中國遊客去泰國旅行,發現泰國寺廟之奢華不輸於王宮,即使是泰國東北部的落後農村,寺廟也絕對是金碧輝煌,其道理便在於此。泰國百姓們寧可自己過得再窮,也要去寺廟裡為菩薩貼金,期望菩薩保佑下輩子不會再如此困苦。據說泰國百姓們一生中25%的財富都要捐獻給寺院。

所以,儘管巴育通過政變上臺,很多民眾都是持歡迎態度。巴育之所以能當總理,是因為上輩子巴育修行所得之福報。如果有人不服,便從現在起,每天多去寺廟裡拜拜菩薩,多捐些善款做功德,下輩子或許可以改變。

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岱密寺大金佛

泰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和宣揚因果循環的佛教文化對泰國國民民主政治觀念的形成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影響。由於對上級和統治者權勢和財富的認同和膜拜,泰國國民對軍人集團長期執政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反抗,反而甘於受其管制。所以,傳統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影響是軍人集團得以長期主導政局的重要原因。

再次,泰國政黨制度發展不成熟和歷屆文人政府無能腐敗為軍人集團主宰政壇提供了口實。

自1927年泰國曆史上第一個政黨“民黨”成立至今,泰國政黨政治已經走過80多年的歷程,然而,泰國政黨制度卻由於其軟弱性和不成熟性廣遭詬病。一方面,泰國軍人集團政變頻繁,對政黨屢加打壓,導致泰國政黨缺乏長期連續的建設;另一方面,除了民主黨等少數幾個老牌政黨外,大部分泰國政黨都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與主張,且組織程度低下,群眾基礎薄弱,政治影響力小。本次泰國大選參選黨派竟然高達81個,估計是世界之最。但是大多數政黨並沒有提出明確的政治主張,只是想去蹭一把熱點,混水摸魚罷了。

政黨制度發展不成熟,直接帶來的後果就是很難有某個政黨能贏得議會絕對多數議席而單獨組閣,必須要拉攏其它政黨組成聯合政府,而政黨之間利益分配不均,又往往導致內閣更迭頻仍,政局不穩,政策缺乏連貫性,在國家建設方面難有作為。現下泰國的政局便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沒有哪個政黨能獨立組閣,必須要聯合其他政黨組成執政聯盟。那些獲得票數不多的小政黨便待價而沽,哪邊開出的條件豐厚,價碼誘人,便加入哪一方。

此外,文人政府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軟弱無能及其自身的貪汙腐敗導致人民對政黨議會政治的輕視和不信任,反而更加凸顯軍隊的重要性,這也常常成為軍人干政的原因。1990年泰國陸軍司令素金達上將發動政變,推翻差猜政府,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當時政府確實是舞弊成風。而1990年代的文官政府中,貪汙腐敗問題也極為突出。他信2006年被軍方發動政變推翻,與“售股案”、“拉查達土地案”密切關聯。如果他信沒有任何把柄被軍方抓住,僅靠捕風捉影地說他信意圖謀反不軌,恐怕是難以服人。英拉同樣如此,若非“大米貪腐案”,素貼也不會帶領民眾進行“街頭政治”,巴育更不會“霸王硬上弓”。事實證明,英拉內閣中的數位部長,比如汶嵩,確實是“巨腐大貪”。

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前美女總理英拉

第四,軍人集團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突出特點是其能在泰國政壇上叱吒風雲的重要原因。

其一,就歷史上看,泰國軍隊有凌駕於政治之上的傳統。軍人在泰國曆來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從朱拉隆功國王開始,軍隊就被置於行政機關之上,國王集王權和軍權於一身,軍隊中的高級職務都被王室成員所佔據。通過幾十年的精心培育,軍人集團成為泰國各階層中視野最廣闊、素質最全面的精英階層。1918年,拉瑪六世國王瓦棲拉兀向德奧宣戰,並派遠征軍赴歐參戰,獲得戰勝國地位,極大地提升了泰國軍人地位。1932年政體改變後,國王和王室地位下降,但軍隊的威望和地位仍然處於頂峰,再加上二戰期間泰國為爭奪領土不斷與鄰國征戰,令軍人得以保持政壇主導地位。

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巴育與特朗普

二戰後,在反共招牌下,軍人的作用更加突出。由於美泰軍事聯盟的締結與發展,大批軍官接受了良好的美式教育,軍人集團繼續保持在國內各階層中的優勢地位。在美國的大量軍援之下,泰國軍政府既令國家獲得安全保障,又使國家經濟得以快速發展。歷屆軍人政府重視抓經濟,經濟政策比較連貫、穩定,並且能隨著國內外形勢與經濟狀況的變化,制訂調整發展戰略。因此,泰國軍人集團執政時期,泰國社會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泰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高達8.3%,70年代達7%,80年代中後期更高達雙位數以上,逐步由農業國向新興工業國轉變。相比之下,文人政府在經濟建設方面的成就遜色不少。因此,軍隊一致凌駕於政治之上。

其二,泰國軍隊所擁有的巨大產業和大眾傳媒體系為其長期主導政壇提供了社會影響力和輿論支持。經過數十年的經營,泰國軍方擁有諸如銀行、酒店等產業,社會影響力較大;而且,泰國陸軍還擁有報社、電臺和電視臺等大眾傳媒。比如,泰國陸軍五臺、七臺等,都是軍隊宣傳政見,抨擊政敵,主導輿論的平臺。20世紀時,在大眾傳媒剛剛興起不久的泰國,這些宣傳工具很快便在國民中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有力地維護了軍人在國民心目中的形象。從而令泰國軍人在政治上佔據了有利地位。

其三,泰國軍隊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從拉瑪六世成立“猛虎團”和“童子軍”開始,泰國軍隊便注重培養群眾基礎。尤其在剿共成為泰國軍隊重要任務的20世紀60—70年代,為完成任務,泰國軍隊在農村成立了三個由軍隊領導的群眾組織,分別是“發展與自衛志願村”(1975年成立)、“國民防務志願隊”(1978年成立)及“國家安全後備軍”。這三個組織完全由預備役人員組成。軍隊在各地設立活動中心——“民主會館”,向村民傳播民主觀念,鼓勵村民投票,講解選舉程序和政黨知識。通過這些途徑,泰國軍隊與廣大農民建立起了直接聯繫。

第五,泰國軍人集團與王室的特殊關係,令軍人集團凌駕於政治之上,不服從政府,只忠於王室。

1932年革命後,國王成為國家名義上的元首“虛君”,並無實際行政權力。但沙立時期極力推崇的“民族——宗教——國王”三位一體的口號重新成為泰國人民心目中至高無上的精神信條,再加上拉瑪九世普密蓬國王體恤民苦,為民造福,在民眾中享有極高的威望。因此,尊重國王與否也成為政權能否持續的重要因素之一。

沙立時代,王室地位得以恢復,國王與軍人集團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他儂—巴博集團漠視王室,是遭致被推翻的原因之一;江薩—炳時代,軍人集團與國王關係上升到另一個新高度;炳與國王的私交更是令人津津樂道。炳卸任總理後,一直擔任國王樞密院顧問,為國王與軍隊保持良好關係發揮了重要協調作用。而現任總理巴育,則屬於泰國軍方“東方虎”派系,是詩麗吉王后的嫡系部隊。據說,2014年巴育推翻英拉政權,便是為拉瑪十世繼位執政鋪平道路。所以說,泰國軍人之所能在政壇叱吒風雲,與王室要員保持良好關係是及其重要的原因。

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普密蓬國王與詩麗吉王后

泰國軍隊長期執政與干政之弊端顯而易見。

首先,軍隊的長期執政干政導致泰國民主化進程延宕。儘管泰國軍人政權有與文官分權的特點,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軍人獨裁統治,然而,不可否認的是,軍人長期執政導致泰國民主化進程緩慢。軍人執政時期,通過出臺各種法令限制政黨制度的完善和政黨力量的發展,導致泰國政壇至今都沒有一個完全成熟的政黨。而且泰國軍隊從未接受過西方“文官至上”的價值觀,總是試圖在政壇中佔據一席之地,也使得泰國自首屆民選文官政府差猜政府以來的民主道路坎坷不平,甚至出現倒退現象。

其次,泰國軍隊長期干政導致軍隊的職能過廣,精力分散,直接影響了其履行核心職能的能力。眾所周知,軍隊的天職是保家衛國,而非執掌政權。軍人長期干政對泰國軍隊的整體實力提高存在著不可避免的消極影響。一方面軍隊將資源用於政治力量的建設上,勢必影響其自身職業化、正規化和現代化的建設;另一方面,軍隊內部山頭林立,各派系為爭權奪利而相互傾軋,導致內耗過多,同時也影響軍隊的形象。

1992年以後,軍人集團在國家政治中影響漸弱,文人政治家逐步成為政壇主導力量。但軍人集團在國家政治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覷,當國家政局處於危機狀態時,軍人集團的態度某種程度上可以決定政局走向,甚至有時直接出面主導政局。2006年由他信“售股醜聞”為導火索引發了泰國政局的動盪,泰國陸軍總司令頌提以恢復政治秩序為由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的他信政府並接管了國家權力。2014年,英拉內閣“大米貪腐案”使泰國在時隔8年後再次遭遇軍事政變。

如今,泰國大選落下帷幕。巴育政府利用執政優勢,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獲得了800多萬張選票,顯示了強大的民意基礎,反映了民眾希望保持現狀的意願。不過,由於政府任命的“選舉委員會”的種種異常表現,這次大選也遭遇了來自軍政府對立面的強烈抨擊。自3月24日下午5點結束大選,一直到3月27日,有關大選的詳細結果仍未“官宣”。在80多萬選民的聯名要求下,泰國選舉委員會公佈了各黨派最終的大眾選票(popular vote)。本次大選共有81個大小黨派參選,共有3553萬選民參與投票。不過,坊間對此次結果也提出不少疑義。最主要的是,3月24日大選當日,選舉委員會公佈的選民參選率為65%,而28日公佈的則為74%。根據比例測算出的選民數量相差約480萬人。預計接下來泰國會掀起一場“倒選舉委員會”運動,不少選區可能需要重新選舉。

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泰國軍警首領表明政治立場

然而,就在同一天,軍方高層集體為“選舉委員會”站臺背書。泰軍最高司令率陸海空各軍種司令及警察總監要求“民主政黨”停止製造所謂的“阻止軍政府延續權力”消極言論,並呼籲民眾信任選舉委員會,給選舉委員會機會以“改正錯誤”。同時,最高司令表示:軍警的職責從未改變,即保衛國家、宗教和王室,為民眾謀取福祉。軍警部門必須要服從政府號令,無論是何黨派組閣執政,軍警部門都會嚴格執行政府決策。最為緊要之事是,軍警部門必須執行拉瑪九世普密蓬國家之聖諭,也就是,我們不能讓所有人成為好人,但是應該選擇好人來管理國家,掌握權力。

彭披帕上將還宣佈了軍事預備學校有關撤銷他信1991年所獲得的“優秀學員”稱號的決定。他表示:在他信支持下,泰衛國黨提名王室要員烏汶叻長公主為總理人選,是“極為無禮,不知天高地厚”,不配再繼續享受軍方榮譽稱號,故予褫奪。

泰國軍人主宰政壇,竟是泰國民眾的“天定命運”?

巴育,下一任總理?

“山雨欲來風滿樓”,軍方首領的集體表態,似乎又讓我們聞到了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撲朔迷離的泰國政局究竟會走向何方?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