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判斷養殖鱔魚和野生鱔魚?鱔魚是越大越條越好嗎?什麼季節吃合適,有什麼做法?

異族極限


怎麼判斷養殖黃鱔和野生黃鱔?鱔魚是越大越好嗎?什麼季節吃合適?有什麼做法?

黃鱔在我們農村是非常常見的了,常見於農田、河溝泥土裡。黃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比如含有卵磷脂、維生素A,DHA等物質,常吃黃鱔有利於保護眼睛視力,提高記憶力,而且對保護肝臟也有作用。在清水塘家這邊,黃鱔被用於輔助之間肝臟疾病。


以前野生黃鱔比較多,隨著人們大量的捕捉和農藥化肥的使用,野生黃鱔快速的減少,為滿足人們的口味需求就出現了黃鱔養殖行業。現在在農貿市場上面我們所看到的黃鱔絕大多數都是人工養殖出來的,那我們如何區分野生的和人工養殖的黃鱔呢?

從頭部上看,由於野生黃鱔需要經常性的鑽洞,所以野生黃鱔的頭更尖一點,而人工養殖大多以網箱養殖,其頭要圓一些。

從尾巴上看,野生黃鱔的尾部更為細長,人工養殖的尾巴更為粗短一些。

從背部顏色上看,野生黃鱔顏色更深,以青色或者青黃色為主,而人工養殖的大多以淡黃色為主。簡單說,野生的有黃色,但是黃中帶青色,而養殖的以泥土黃為主。

野生黃鱔

從腹部看,野生黃鱔腹部顏色也要深一點而且兩邊會有青色,而養殖的沒有青色,全部是黃色的。

最後一個就是看活躍度了,野生的非常活躍,力氣大,而養殖的缺少運動所以活躍度底。

其實現在很多養殖黃鱔的,有不少的鱔苗是野外捕捉過來放入網箱養殖的,所以,野生黃鱔也養殖黃鱔有時候也確實難以區分。不過對於自己培育的鱔苗養殖出來的黃鱔還是比較好區分的。

黃鱔越大越好嗎

顯然不是黃鱔越大越好的,因為黃鱔太大,肉質就會變粗,吃起來口感就會感覺比較差了。要吃黃鱔,最好大小在1-2兩之間,這樣的鱔魚肉鮮嫩肥美。在清水塘家這就有一種黃鱔吃法叫做“太極圖”,用的黃鱔就是在30-50克重黃鱔做成的。


黃鱔什麼時候吃合適

其實黃鱔一年四季都是可以吃的,不過要吃最為肥美的黃鱔應該是在夏季的小暑大暑期間,這個時候正是黃鱔最為活躍的時候,在農村有“小暑黃鱔賽人參”一說。

黃鱔有什麼做法

黃鱔的做法挺多的,不過在我們這黃鱔主要有黃鱔燉黃瓜、乾煸黃鱔、紅燒黃鱔幾種吃法。其中,清水塘最為喜歡的就是黃鱔燉黃瓜,黃鱔肉不僅鮮嫩,黃瓜也入味,而且湯也是非常的鮮美的。

朋友們,你們如何區別野生和養殖的黃鱔呢?你們那又有什麼吃法呢?歡迎都說說。


洞庭清水塘


又到一年春耕季,在這個時候種田的農民,又要去耕田了。小時候我們當地都是人工耕田,養牛的會用直接的牛來耕田,而沒有養牛的則是用耙子一下一下來翻耕農田。而在耕田的時候,就會挖出不少的泥鰍、黃鱔。那個時候大家都會在腰上綁上一個袋子,發現被挖出來的黃鱔、泥鰍雞小魚了,就會立馬撿起來放在袋子裡。在當時的水稻田裡的這些小動物可不少,往往一天就能抓到好幾斤。在當時基本上沒有人養殖黃鱔,全部都是以野生的為主。並且雖然在過去生活條件不太好,但是喜歡吃黃鱔的並不多。如果想吃了,也不用花錢,去水田裡挖就可以了。

可是現在農田裡的黃鱔少了,有些已經看不到黃鱔、泥鰍的蹤跡了,但是集市上售賣黃鱔的卻多了,其中雖然他們都說是野生的黃鱔,但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這些基本都是人工養殖的。野生的黃鱔,基本上不用去集市,在村裡就會搶著買。那如何分辨養殖鱔魚和野生鱔魚呢?

村裡有幾個人就是專門做販賣黃鱔生意的,也常和他們聊天,瞭解到一些野生黃鱔和養殖黃鱔的判斷方法。第一個,野生的黃鱔更加怕人。看到有人售賣黃鱔了,把它們倒在水桶裡,等一會兒再來觀察。野生的黃鱔基本是沉在水底的,而養殖的黃鱔則普遍都是頭網上鑽,就算是看到人了,也是不怎麼害怕,還會一個勁往上抬頭想要出來,但是野生的則會往水底鑽。

第二個方法就是野生的黃鱔更有活力。把黃鱔抓在手裡,如果黃鱔非常的活躍,並且是跳來跳去的,那多數是野生的。而養殖的黃鱔一般不怎麼活躍,抓住了也只是慢悠悠的鑽走,並不會跳來跳去的。

第三個方法就是抓在手裡的手感不一樣。養殖的黃鱔體表的膩子比較多,抓在手裡會感覺非常的滑,同時它們普遍都是比較肥沃的,用力一抓感覺是軟綿綿的。而野生的黃鱔身上基本無膩,用力一捏也感覺有點硬。另外可以從顏色來判斷,野生的黃鱔因為普遍都是在大自然中生長,並且是在泥田中,少數時間才會爬出來,因此顏色就會更深一些,主要是以青色或者青黃色為主。而人工養殖的黃色,則大多數是以泥土黃為主,就算有些是青色的,也會帶著一些黃色。在我村裡有些黃鱔販子,為了讓自己的黃鱔看起來更加想野生的,他們還會自己去野外捕捉一些野生黃鱔,然後把它們混合在一起售賣,這樣更能起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黃鱔並不是越大越好吃,農夫就比較喜歡吃小黃鱔,因為大黃鱔的肉質不好吃了,並且骨頭也比較多。並且黃鱔的年數越久,其體內的一些有毒物質積累也是越多的。尤其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黃鱔的血液是有毒的,大黃鱔是需要放血的。在民間還有著“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可見在小暑節氣前後的黃鱔是最美味的,肉質更加鮮美,肥而不膩。

在我們當地,黃鱔的吃法也是非常多的,但是農夫認為最好吃的還是盤龍黃鱔,尤其是用茶油烹飪的黃鱔,更加美味。你們喜歡吃黃鱔嗎?最喜歡怎麼吃呢?


農夫也瘋狂


我們都喜歡吃野生食物,主要是因為野生食物的肉感比人工養殖的好。說起黃鱔,其樣子最像一條蛇,除了沒有鱗片,滑溜溜的又細長。黃鱔有青,黃兩個顏色。又因為黃鱔的營養價值高,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記憶力,清熱解毒,調節血糖等功效。所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黃鱔了。


我小時候去河邊裡抓魚,最喜歡用手往洞裡撈魚了。記得有一次在洞裡面挖著挖著,就摸到一條滑滑的東西,然後就用力扯了出來。咋眼一看又細又長的以為是蛇,嚇到我用力就把它給甩了,然後就衝到岸上去了。還被小夥伴們取笑了。

怎麼判斷你買回來的黃鱔是人工養殖的還是野生的呢?鱔魚是越大條越好嗎?

我們都知道黃鱔出沒於泥洞,石縫裡。黃鱔是最喜歡鑽洞子的,鑽的多了,野生黃鱔的頭就會變得比較尖小,而且尾巴也會變得比較細長。同時野生黃鱔生活的環境沒有人工養殖的好,所以,野生黃鱔的泥腥味也會比較重些,而且野生黃鱔呈現出來的青,黃兩種膚色也會比較深。根據這些特點,野生黃鱔與人工養殖的黃鱔在一起一對比就很明顯的區別出來了。


不過一般我們去市場裡買黃鱔都是沒有條件對黃鱔進行對比的,只要我們根據前面所說的幾個方面去挑選黃鱔即可。並沒有說鱔魚越大條越好,只是我們去買黃鱔的時候儘量買小條的。野生黃鱔長的比較細長,而人工養殖的黃鱔會比較肥大。

什麼季節吃黃鱔最好吃,黃鱔有什麼做法嗎?

一年四季我們都能在市場裡買到黃鱔,因為6-8月是黃鱔的繁殖期,所以夏季吃黃鱔是最美味的,而“小暑黃鱔寒人參”在夏季剛開始炎熱的時候吃黃鱔則就最為補身子了。

黃鱔真的是一道美食,因為它炒炸油煎燉煮湯樣樣都可以。而且營養價值又高,所以很多中年男人女人都很喜歡吃黃鱔。而我家則喜歡用黃鱔來煲湯喝。


你喜歡吃黃鱔嗎?


三農天地


怎麼判斷養殖鱔魚和野生鱔魚?鱔魚是越大越好嗎?什麼季節吃合適,有什麼做法?

我家是農村的,小時候經常和小夥伴們在溝邊玩耍,下地籠抓魚蝦是我們最喜歡的事,前一天把地籠安置好,第二天醒來就去收網,收上來一看,兩條像蛇一樣的東西在扭來扭去,大人們告訴我們那叫黃鱔,我們拿到街上賣了好幾十塊錢,那絕對是純野生的,那關於野生的和養殖的,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呢?

1.野生的頭比較尖,養殖的頭圓一些,因為野生的生活環境更自由,黃鱔也擅長打洞,所以它的頭也進化的比較尖


2.養殖的黃鱔對於水質要求比較高,黃土泥最合適,所以人工養殖的看起來更土黃一些,野生的可能存在於汙泥等環境中,膚色更接近黃褐色

3.野生環境的鱔魚比較野,生猛有勁,因為野生環境複雜,需要面臨很多天敵吧,人工養殖的鱔魚,大家都是鱔魚,一起在水溝裡也不會怎麼樣,所以都是無憂無慮的生活著,沒有什麼野性。

鱔魚是越大越好嗎?

普通野生鱔魚都是小於一斤左右的,人工養殖的鱔魚比較大反而不好,因為個頭過大,鱔魚會吞食同類,並且肉質會變得過肥,沒有野生的勁道。

什麼季節吃,有什麼做法嗎?

一般是夏季和冬季吃的多一些,因為夏季是產量比較高的時候,夜市或者地攤都有賣的,可以紅燒,可以清燉,但要去腥味和土味,吃起來是非常不錯的。


農村百日行


這個還真不太好區分,買的時候注意看,野生的鱔魚大的大小的小,人工飼養的大小比較均勻。專門賣鱔魚的大部分是養殖的,可選擇從農民手裡買。如果用作紅燒選擇較大的鱔魚,如果幹煎選擇較小的鱔魚。先將鱔魚殺好並去骨,切成一段一段,老薑切絲,大蒜切段備用,鍋中放油,待油熱後放入鱔魚爆炒。大概炒20秒鐘起鍋備用,鍋中留少許油,放入薑絲再放入鱔魚,加兩勺剁辣椒,料酒,雞精少許,在放入青大蒜,炒均勻即可。常吃鱔魚可增強記憶力,保護視力,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更多美食的做法,請關注我並私信回覆關鍵字“米小姐”!


湘品私房菜


據我所知目前還不能成功人工繁育鱔魚苗,都需野外捕獲小鱔魚苗在放到吃糖人工飼養.

以前吃的鱔魚個頭不一相對比較小,現在人工養殖的比較大,大小是評判的一個依據,小的拿出來賣就好虧本了。當然目前還有野生鱔魚只是比較少了。

對於如何吃更有營養?覺得鱔魚跟大部分魚類一樣是高蛋白食物,按民間老傳統的話煲湯是最好。

至於季節鱔魚最肥營養成分最大話的時候,就像吃當季蔬菜是最好的。


樸楓蜜源


黃鱔,產於淡水湖、河、及池塘中,南方的稻田也是有的。全年均可捕捉到,以6、7月的為最好。近年來隨著其價格上漲,也有很多人工養殖的上市,野生黃鱔色澤較重,但有些養殖戶抓住這種心理,在飼料中添加了色素,所以單看顏色不容易確定是否野生的,主要的選擇是要看這些黃鱔是否大小均勻,如果都是一般大的,八成是人工養殖的。黃鱔的味道也並非是越大越好,俗話說的:鞭杆黃鱔馬蹄鱉,鞭杆,即農村過去趕馬車的鞭子。黃鱔可以製作紅燒鱔段、炒鱔糊、或炒、熗、燉等。介紹一下紅燒鱔段。黃鱔1000g,蔥段、薑片、蒜粒及各種調料。將黃鱔宰殺剖腹去內臟洗淨〈自己不會宰殺的,可以請賣家幫你解決〉斬去頭尾,切成3釐米長的段,下沸水中汆燙一下撈出,洗去血漬和粘液,瀝乾水分。將鍋置火上燒熱,加入植物油,先用蒜粒爆香,放薑片、蔥段,放入鱔段煸炒一下,烹人料酒,加適量清水,蓋上鍋蓋燜燒片刻,加入胡椒粉、食鹽、白糖調味,小火🔥燒至汁濃,轉大火🔥收汁,勾流水薄芡即可出鍋裝盤。


我只是我不代表你


怎麼判斷養殖鱔魚和野生鱔魚?鱔魚是越大越好嗎?什麼季節吃合適,有什麼做法?

鱔魚,以前在我們鄉下經常可以捉得到。據老公說,他小時候,每到暑假就去捉鱔魚,第二天早上拿去賣。那時候的鱔魚特別多,一個暑假下來,下學期的學費就出來了。不過現在,我從沒見過他捉鱔魚,想吃的時候便去買別人現捉的。市場上的鱔魚我倒從沒去買過,覺得大部分的都是養殖的,運氣特別好,才能碰到個賣野生鱔魚的。

怎麼判斷養殖鱔魚和野生鱔魚?

以前,我並不清楚養殖鱔魚和野生鱔魚有什麼區別,經常是通過賣鱔魚的人來判斷這些鱔魚。那些每天坐在那不停在剖殺鱔魚的,我一律視為養殖的。那些一看就是鄉下老奶奶老爺爺模樣的,前面再擺個盛鱔魚的小桶子,我就認為是野生的。


後來,老公告訴了我一些分辨鱔魚的小技巧,仔細觀察幾次後,我也終於能夠分辨養殖和野生鱔魚了。

首先,我們看頭部,野生鱔魚的頭要比養殖鱔魚的頭尖一些。然後再看尾部,野生鱔魚的尾部也較尖滑,而養殖鱔魚的尾部則較扁寬一些。這是因為野生的鱔魚長年生活在泥土之中,每天鑽來鑽去的。長此以往,差別也就形成。

我們再從鱔魚身上的花紋來看,飼養的鱔魚,花紋比較淺,肚皮的兩邊斑點也很淺,有的甚至沒有。而野生的鱔魚,顏色比較深,花紋和斑點也都又大又深。


如果從這些外形上還不能區分的話,我們可以用手去觸摸一下鱔魚,從觸感以及它的反映來判斷。野生的鱔魚,在大自然的優勝劣汰之下,生存下來的都是肌肉發達、力量大、反應迅速、靈敏度高的。而野生鱔魚,圈養在小範圍的地方,且不怎麼動彈,反應比較遲緩,沒有力氣,肌肉也比較鬆散。

鱔魚是越大越好嗎?

鱔魚真的是越大越好嗎?非也,非也。一般野生的鱔魚,生長的速度比較慢,個頭普遍比較小,肉也比較緊實。當然也有大個的,那些肉質相對要粗糙一些。但膠原蛋白比較多。所以,這得看個人的愛好。喜歡吃油炸、紅燒的,個頭小的鱔魚最為合適。喜歡滋補煲湯的,則大鱔魚就很不錯。



什麼季節吃合適,有什麼做法?

鱔魚一般是春夏秋都可以吃,但夏天最為滋補。民間不是有“夏令之補,黃鱔為首”一說嗎?鱔魚經過冬眠,消耗了身體大量的能量,春季復甦後四處覓食,夏季,吃得正是圓肥豐滿之時,這個時候的鱔魚,刺少肉厚,最為肥美。而且6-8月也是鱔魚產卵的高峰期,所以也是最為滋補的時候。

鱔魚怎麼做呢?有的喜歡紅燒,有的喜歡油炸。我則喜歡搭配黃瓜和紫蘇葉來煲湯。

黃瓜鱔魚湯



食材:鱔魚,黃瓜,姜,蒜,小紅椒,紫蘇葉,油,鹽,生抽,耗油

烹飪過程:

第一步:將活鱔魚處理好,肉切成菱形的小段。這一步可以在買鱔魚時請賣家加工處理一下。我們這加工費都是十塊錢一斤。

第二步:熱鍋放油,油燒至微微冒煙時放入薑片和蒜片。炒香後放入鱔魚片。

第三步:鱔魚片炒至變色肉微微起皺,放入切成厚長條的黃瓜片,放適量生抽炒均。再倒入清水,大火燒開。

第四步:放入小紅椒碎,煮十幾分鍾後放入紫蘇葉和耗油,再煮兩分鐘即可。


瀟湘一味



波波小廚房


我對水產養殖不瞭解,不大會分辨是不是養殖的。

鱔魚在我國長江流域多一些,6―8月份最為肥美。

紅燒鱔魚段:

鱔魚清洗乾淨切段,沸水焯一下。鍋內熱油放蔥姜熗鍋,放入鱔魚段,加料酒、豆瓣醬、鹽、老抽調味,加水燉煮至湯汁濃稠即可。

這是我的回答,希望你能喜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