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風車發展遇安全瓶頸 新業態野蠻生長亟須加強監管

“2018年的1月份,我們院聯合了交通部科學研究院發佈首箇中國私人小客車發展報告,並就鼓勵順風車健康發展的問題深入調研,形成了政協的提案,並提交了全國的兩會。”城市智行研究院的院長沈立軍在3月16日下午的順風車健康發展座談會上說道。


順風車發展遇安全瓶頸 新業態野蠻生長亟須加強監管


上述所指私人小客車合乘就是順風車,作為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在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生動實踐。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鼓勵並規範私人小客車合乘的政策導向。由此我國順風車信息服務平臺方興未艾,在促進交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需求,疏解城市交通擁堵,減少尾氣排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但是,去年相繼發生鄭州、溫州“順風車”司機殺害乘客的惡性案件,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交通運輸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等10部門隨即對相關平臺公司開展進駐式聯合檢查。從檢查組通報的情況看,涉事平臺的順風車規則因違反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涉嫌非法經營道路客運,引發重大安全隱患,被責令在以合規化為核心的安全隱患整改未完成前,無限期下線。

有專家認為, “順風車”司機殺害乘客案件,相關平臺的安全問題是表象,背離順風車的本質特徵才是根本。“順風車的本質特徵是以滿足車主自身出行需求為前提,車主不以營利為目的。兩起案件的司機都不是順路拼車,分攤出行成本,而是以順風車名義牟利為生,並利用平臺安全漏洞實施犯罪行為。兩起案件證明,平臺公司打著順風車的名義,組織非法營運,不但損害出租汽車行業的合法權益,破壞城市交通生態,而且必然對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上述專家表示:“迴歸順風車的本質特徵必須堅持真順路(車主有自我出行需求和預設線路)和低定價(平臺不能以盈利為噱頭招徠車主,更不能以抽成為導向推高順風車價格)兩個核心要素。加強順風車安全管理,必須標本兼治。平臺合規經營,根絕非法運營是本。強化安全技術,提升應急管理水平是標。”

劉汝忠律師提出:“順風車的本質特徵一是非營利,所有的順風車不是為了賺錢。按照國務院文件的規定,順風車一種是免費;一種是合理分攤成本,是以自我出行為前提條件的。例如車主要去某個地方,順帶帶一個人,或者是帶兩個、三個,如果車主刻意為你去,那就不叫順風了。順風車應是以自我出行為前提,然後是成本分攤。”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陳暉表示,順風車遇到的瓶頸問題就是合規安全底線問題。對於順風車來講,國家層面沒有法律,沒有行政法規,行業層面沒有部門規章。地方層面,現在法規和規章也是缺失的,就是一些規範性文件,一些政策指導。“我認為對於順風車需要在國務院層面來制定一個行政法規。”

專家呼籲,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順風車平臺的監督管理,禁止違反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背離順風車本質特徵的產品上線運營,對網約車、順風車平臺要實施分類監管,網約車平臺上線運營順風車業務,應當獨立設置APP,從大數據監管上防範非法運營。要增強監管的透明度,及時公開違規平臺合規化整改的進度,讓公眾有序參與順風車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同時,上述專家還呼籲,要制定順風車的行業標準,把國務院關於順風車的科學定義具體化,讓平臺的“家法”讓位於“國法”,讓順風車治理的話語權迴歸政府和社會。“這是順風車最可靠的安全保障,也是避免新業態野蠻成長的根本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