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的忠告:這種幹部,正在拖垮你的公司

作 者:吳強 私人董事會教練

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

隨著私董會的普及,有些企業也開始嘗試內部私董會,在會議的討論中,可以看出不同企業的行事風格,這也是人們常說的企業的“味道”。

去年底我有幸被邀請到阿里巴巴,幫他們的管理幹部主持了一場私董會。一個月後,我又帶著私董會小組走進騰訊,召開了一次有騰訊管理者參與的會議。

這兩家互聯網巨頭的員工,都給我一種比較簡單的感覺。這種“簡單”當然不是想法簡單,而是沒太多客套,討論問題很直接。

相反,我接觸過的很多中小民營企業,內部氣氛反而呈現出一種“複雜”。場面上的迎來送往,級別與座次都很講究,而員工討論問題時卻總感覺欲言又止、話裡有話,或者乾脆保持沉默。

看一家企業平庸還是優秀,就是去聞聞企業的這種“味道”。

優秀的公司不論大小,有一種“學生氣”。員工單純開朗,人際關係相對簡單。溝通起來很方便,沒有那種膽怯、小心翼翼。做事也更真實,就事論事,一是一、二是二。

平庸公司有一種“官僚氣”。你能很明顯地感受下級對上級的尊重、順從,甚至唯唯諾諾。大家都很會做人,表面上滴水不漏、正能量滿滿,但私底下總免不了各種無奈和吐槽。

這樣的公司做事也流於形式,熱火朝天的瞎忙乎,和影子作戰。

《道德經》的忠告:這種幹部,正在拖垮你的公司


本章《道德經》講的就是什麼領導風格的人,做事靠譜,值得託付。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意思是:

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擔心榮辱就像擔心身患大病一樣。為什麼寵辱若驚?相對施寵者,被寵愛的人身份低下,因此得到寵愛很驚喜、失去了寵愛很恐慌。

寵辱都是大患,但為什麼人們像重視生命一樣重視它?人們之所以有禍患,是因為有身體和私慾。如果沒有這些,哪裡會有什麼禍患?如果一位領導者,擔心的不是個人榮辱,而是天下;可以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尊重、愛惜天下,那就可以把天下託付給他。

寵辱是我們對外界刺激作出的情緒反應。其實,並沒什麼寵辱,只有得失心。得失心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太大了。“我”越大得失心越大,越是寵辱若驚!時常被得失和寵辱,搞的一驚一乍?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幹部?表揚他兩句,開心的不得了;批評他兩句,就很沮喪!寵辱之間,情緒波動很大。這樣的幹部不值得託付要事,因為他總是以自己的利益作為考慮事情的第一標準,“貴大患若身”。

任正非有句名言:面子是給狗吃的!在我看來,任總是希望華為的幹部能有一種“專心做事、寵辱不驚”的態度。寵辱不驚了,就不用拍馬屁、不用看臉色,就可以簡單做人、專心做事了。在這種優秀的組織中,太會做人其實是缺點!

而很多組織的操作恰恰相反:老闆皺皺眉,下面的人就嚇的屁滾尿流,整天沒心思好好做事,而在揣摩上司的喜好。這樣氛圍,大家把那點心思都花在做人上,把“做人”這事越搞越複雜。真是可悲!

一流組織:簡單做人、用心做事;三流組織:做人很用心,做事很馬虎!把心思用在客戶滿意度上,用在工作和產品提升上,做人就簡單;把心思用在人際關係上,用在爭權奪利、曲意奉迎上,做人就複雜。人的腦子就這麼點大,滿腦子如何做人,哪有心思好好做事?

一位領導者,只有自己“用心正、做事專”,才能打造出“簡單做人、用心做事”的高績效組織。如果你企業裡有這種人,那就值得把管理責任託付給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