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都”——印度不为人知的勒克瑙

到印度旅游的外国人一般只知道德里、阿格拉和斋浦尔这个旅游“金三角”,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区还有个叫勒克瑙的城市。我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是阅读了印度著名作家普列姆昌德的小说之后,因为他笔下的那个朝歌暮宴、纸醉金迷的勒克瑙实在给人印象太深了。他把18世纪勒克瑙城里的那些怯弱无能但挥霍无度的纳瓦布(即贵族)们描写得如此逼真,以至今日,人们还用“勒克瑙的纳瓦布”来讥讽那些赶时髦的人们。据说,当时的王公贵族们整天沉溺于吃喝玩乐、斗鸟下棋、寻花问柳,完全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因此,勒克瑙也逐渐变成了一座诗文多、园林多、花卉多、香水多和娼妓多的城市。

“文化之都”——印度不为人知的勒克瑙

这个印度最大的北方邦的首府位于恒河平原的中心,恒河的支流戈默蒂河从这里流过。据印度神话传说,勒克瑙为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英雄罗摩的弟弟拉克希曼所建。它最早时叫曲女城,公元7世纪戒日王执政时,曲女城一度曾是京城。据说1256年时,一批穆斯林谢克人来到这里居住。他们请一位名叫勒克那·巴斯的工程师为他们修建一座城堡,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久而久之,勒克瑙成了穆斯林聚居的地方,而城市也随城堡的名字由勒克那变成了勒克瑙。实际上,勒克瑙在历史上出名还是莫卧儿王朝后期的事。当时,印度北部的一些军官拥兵自立,割据称王,勒克瑙成了阿瓦德土邦的首府。1819年,它被英国总督说服,宣布脱离莫卧儿王朝而独立成了阿瓦德国。由于国王昏庸无能,英国于1856年将他驱逐,并吞并了阿瓦德国。但事与愿违,这一事件竟然成了印度反英大起义的导火线。1857年,起义者在这里与英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围困英国总督府达87天之久。现在,英国总督府遗址已成了观光之处,废墟墙上的弹孔和枪炮轰击的痕迹依稀可辨。

“文化之都”——印度不为人知的勒克瑙

勒克瑙在印度历史上并不十分煊赫,但它在过去200年中留下的名胜古迹有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这些18、19世纪的建筑与德里的红堡、阿格拉的阿格拉堡和斋浦尔的琥珀堡同以莫卧儿时代的作品为蓝本,只是华丽和辉煌更胜一筹。著名的巴拉·伊芒巴拉墓宫建于1748年,其最大的特点是用石砖和灰泥代替了传统的红砂石料,大门两侧山墙上众多波斯式的圆顶和莫卧儿式的小亭令人耳目一新。中央大厅长50米、高15米,是世界上拱顶式长廊大厅中最长的。宏伟的圆形拱顶大厅装饰得富丽堂皇,这在印度同类大厅中也是最显著的。附近的乔塔·伊芒巴拉墓宫建于1837年,其特色也是不同凡响。白色的主体建筑上面是一个金色的圆顶,前面的草地和花圃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池,水池两边则是两个相对而立的白色小陵。三座陵墓遥相呼应,与中间的草地、水池、花圃组成了一个偌大的莫卧儿式的花园。两大建筑群之间是著名的鲁米门,建于1784年。高20米的拱门雕刻和装饰得华美而繁密,拜占廷式的拱门上再竖3个莫卧儿式的小亭,这在同类建筑中是十分突出的,因而成了勒克瑙标志性的建筑。拱门西面是一座1881年建造的67米高的钟楼,钟楼明显是英国和印度式建筑的混合物。莫卧儿式建筑群中矗立着一座有点欧式的钟楼,这在印度也是罕见的。

宽阔的马路,繁忙的车流,优美的公园,高耸的建筑,现在的勒克瑙无疑已经步入了现代城市的行列。只要稍加注意,人们还可以发现,在这里,不仅传统的得到了保护,而且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又是如此完美地得到了体现。乘火车到达勒克瑙时,人们会惊异于拉贾斯坦宫殿般的建筑可以成为现代火车站大楼的主体;在绿草如茵的提拉克公园散步时,人们会感叹于几个世纪前的玛克巴拉陵墓竟然与落成不久的古姆提旅馆大楼在城市的中心相对而立;到东郊参观法国人在200多年前建造的马丁学校大楼时,人们会惊喜于这座南亚地区最大最美的欧式建筑仍然没有失去当年的风韵。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发展与弘扬在这个城市里到处可见。在那个号称印度最佳购物场所的“阿密纳巴德”区迷宫似的小巷里,我们不仅可以购买从金银首饰到丝绸织品的一切手工制品,而且可以观赏从白银镶嵌到玩具制造等传统工艺的现场制作。在这个充满流光溢彩的工艺品和五花八门的艺术造型的街市中穿行时,我们似乎触摸到了印度民间艺术的精髓,强烈感受到了勒克瑙这个“文化之都”的文化气息。

注:这篇内容作者为人民日报驻印度记者赵章云,在此表示感谢。

-------------------

立即订阅:微信搜「不可思议的印度」或 indiasee

新浪微博:@不可思议的印度 (每日更新)

每日原创更新,告诉你印度的点点滴滴,旅行经历、奇闻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