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膨胀的幕后推手

暗能量的身份,一直是宇宙中最大的谜团之一,吸引科学家做了无数理论推测和研究。

宇宙膨胀的幕后推手

1998年,两个独立的天文观测小组利用宇宙中的Ia型超新星作为标准烛光,发现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这是20世纪天文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建立起了一套基础理论来描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所遵循的万有引力行为,这就是广义相对论。在这个理论中,宇宙演化由引力场方程来描述。如果已知宇宙中的物质种类,掌握一定的天文观测结果,利用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便能求解出宇宙当前以及未来的演化状态。不幸的是,所求解出来的结果并不代表一个现阶段能加速膨胀的宇宙。

为了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现象,我们需要宇宙中有一种成分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视为“斥力”的相互作用。

因此,找到一种合适的暗能量候选者便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种最简单的设想是在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中增加一个为常数的项,称为宇宙学常数,它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真空实际上并不是真的“空”的,而是有能量的,而真空的能量便可以成为驱动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

宇宙膨胀的幕后推手

虽然宇宙学常数的想法足够简单并且与现今的天文观测符合得很好,但也存在一些致命的问题。量子场论能对宇宙中的真空能量进行估算。但不幸的是,估算结果比我们的实际观测,即宇宙学常数所对应的真空能量值大120个数量级!因此物理学家们将之称为“物理学史上最糟糕的理论预言”。此外,在当今宇宙中,暗能量约占宇宙总能量的70%,为了得到这一比例,在宇宙极早期暗能量所占的比例要出奇地小,而计算结果表明只要当时的暗能量比例稍微偏离这一结果,那么就会大幅度偏离我们当今对宇宙组分的观测结果了。这意味着对宇宙开始时的状态要进行极其精密的微调,从而让我们对宇宙学常数的解释产生怀疑。

为了更好地解释宇宙加速膨胀现象,人们需要跳出标准的爱因斯坦场方程与物质理论的框架。

一种有效的方案是,在宇宙中引入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随时间缓慢变化,并且在宇宙中的表现类似宇宙学常数,从而可以解释我们宇宙的加速 现象。

另一种方案是修改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此外,人们还尝试跳出广义相对论的框架,比如引入更高的时空维度,将我们的三维空间与一维时间镶嵌在一个更高维度的时空上,而引力也变成了一种更高维度的相互作用,在小的距离范围内,它与普通的引力无异,在更大的距离范围上,则会与标准的引力发生偏离,从而解释宇宙的加速膨胀现象。

宇宙膨胀的幕后推手

从上面两种角度出发,人们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每个理论所能自由调整的空间又不尽相同,这给实验检验上带来了巨大困难。人们仍在不断进行尝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