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學會揭曉華羅庚獎、陳省身獎、鍾家慶獎(附三大數學獎歷屆獲獎名單)

中國數學會揭曉華羅庚獎、陳省身獎、鍾家慶獎(附三大數學獎歷屆獲獎名單)

中國數學會10月21日揭曉了第十三屆華羅庚數學獎、第十六屆陳省身數學獎和第十三屆鍾家慶數學獎的獲獎名單。

其中,中南大學教授侯振挺及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龍以明榮獲華羅庚數學獎;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戴彧虹、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朱小華榮獲陳省身數學獎。

今年獲得鍾家慶數學獎的分別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樊玉偉、首都師範大學的張蕊、西南財經大學和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周嶺、浙江大學的周青龍等4名博士生。

華羅庚數學獎設立於1992年,獎勵範圍為在數學領域做出傑出學術成就的我國數學家,每屆不超過2人,每人獎金為10萬元人民幣。“陳省身數學獎”設立於1986年,獎勵範圍為在數學領域做出突出成果的我國中青年數學家,每屆2人,每人獎金為10萬元人民幣。鍾家慶數學獎設立於1988年,表彰與獎勵最優秀的數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

華羅庚數學獎

華羅庚先生是我國著名數學家,他熱愛祖國、獻身科學事業,一生為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和培養人才做出了卓越貢獻。為了緬懷華羅庚先生的巨大功績,激勵我國數學家在發展中國數學事業中做出突出貢獻,促進我國數學的發展,中國數學會與湖南教育出版社決定設立“華羅庚數學獎”,並共同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獎勵範圍為在數學領域做出傑出學術成就的我國數學家。

中國數學會與湖南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的“華羅庚數學獎”,由熱心於發展我國數學事業的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資,中國數學會負責評獎與頒獎工作。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會決定組成評獎委員會,其成員為本會正副理事長、秘書長和個別專家組成,他們都是知名數學家。評獎委員會隨中國數學會理事會換屆而換屆(四年一屆)。

“華羅庚數學獎”自1992年開始設立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十二屆,每屆2人,每人獎金為10萬元人民幣。每屆評獎後都召開隆重的頒獎大會,並邀請國家領導人(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光召、丁石孫等)出席大會併為獲獎者頒獎。同時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導,使“華羅庚數學獎”在海內外數學界的影響越來越大。

❈歷屆“華羅庚數學獎”頒獎情況

<table><tbody>

屆次

獲獎人

獲獎人工作單位

頒獎地點

頒獎時間

陳景潤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北京科技會堂

1992.11.4

陸啟鏗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谷超豪

復旦大學數學系

北京清華大學

1995.5.18

萬哲先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楊 樂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北京應用物理與

計算數學所

1997.10.8

周毓麟

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所




王 元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北京清華大學

2000.12.18

丁夏畦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姜伯駒

北京大學數學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02.10.31

龔 昇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陸汝鈐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武漢大學

2003.10.31

石鍾慈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馬志明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山東大學

2005.7.25

姜禮尚

上海同濟大學數學研究所




嚴加安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7.11.2

李大潛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院




張恭慶

北京大學數學學院

廈門大學

2009.4.21

李邦河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文 蘭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四川成都

2011.11.14

彭實戈

山東大學數學學院




十一

錢 敏

北京大學數學學院

山西太原

2013.10.12

十二

林 群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首都師範大學

2015.11.21

劉應明

四川大學




/<tbody>/<table>

鍾家慶數學獎

鍾家慶教授生前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極其關切,併為之拚搏一生。他曾多次表示,數學事業的發展有賴於積極培養與選拔優秀的年輕數學人才,他殷切希望在我國建立基金以獎勵優秀的青年數學家。為了紀念他並實現他發展祖國數學事業的遺願,我國數學界的有關人士和一些在美華裔數學家於1987年共同籌辦了鍾家慶基金,並設立了鍾家慶數學獎,委託中國數學會承辦,用以表彰與獎勵最優秀的數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鼓勵更多的年輕學者獻身於數學事業,使我國的數學研究工作後繼有人。自1988年開始,鍾家慶數學獎已經舉辦了十二屆,共有58位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榮獲該獎,獲獎者都已成為數學各領域的骨幹和中堅力量。鍾家慶數學獎對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歷屆“鍾家慶數學獎”頒獎情況

<table><tbody>

屆次

獲 獎 人

獲獎人工作單位

頒獎時間

劉克峰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89.5

夏 琪

復旦大學



翁 林

華東師範大學



宋斌恆

清華大學



周向宇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90.11

邵啟滿

杭州大學



餘保真

北京大學



丁津泰

中國科技大學



陸志勤

上海交通大學



朱力行

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

1992.3

陳永高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談勝利

華東師範大學



王躍飛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95

王風雨

北京師範大學



戴彧虹

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研究所

1998.11

劉先仿

華東師範大學



劉春根

南開大學



王啟華

北京大學



王曉峰

清華大學



甘少波

北京大學

2000.11

孫文昌

南開大學



許學軍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鄒文明

清華大學



趙振剛

首都師範大學



範淑琴

(博士獎)

清華大學數學系

2005.7

關慶揚

(博士獎)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梁 興

(博士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



明平兵

(博士獎)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張端智

(博士獎)

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



蔣達權

(博士獎)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李 明

(博士獎)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周 勇

(博士獎)

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



韓 飛

(碩士獎)

天津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



劉華寧

(碩士獎)

陝西西北大學數學系



邸亞娜

(博士獎)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2007.11.2

段仁軍

(博士獎)

香港城市大學數學系



邵井海

(博士獎)

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王 嵬

(博士獎)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



王 勇

(博士獎)

東北師範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王源華

(博士獎)

總參謀部第五十八研究所



徐 浩

(博士獎)

浙江大學數學科學研究中心



鄭 浩

(博士獎)

廣州中山大學



袁 巍

(博士獎)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2009.4.21

尹萬科

(博士獎)

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



葛 顥

(博士獎)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金春花

(博士獎)

吉林大學數學學院



桂貴龍

(博士獎)

江蘇大學數學學院

2011.11.14

葛建全

(博士獎)

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鄒長亮

(博士獎)

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倪 翔

(碩士獎)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



十一

王克磊

(博士獎)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2013.10.12

呂 琦

(博士獎)

電子科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常晉源

(博士獎)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趙旭鷹

(博士獎)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十二

丁 琪

(博士獎)

復旦大學

2015.11.21

曲 鵬

(博士獎)

復旦大學



徐 甜

(博士獎)

天津大學



周 澤

(博士獎)

湖南大學



/<tbody>/<table>

陳省身數學獎

華裔美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陳省身教授是一位國際數學大師,他對發展數學做出了卓越貢獻。陳省身先生非常關心祖國數學事業的發展,幾十年來為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培養數學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了肯定陳省身教授的功績,激勵我國中青年數學工作者對發展我國的數學事業做出貢獻,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會決定設立“陳省身數學獎”。獎勵範圍為在數學領域做出突出成果的我國中青年數學家。

中國數學會設立並承辦的“陳省身數學獎”,是由熱心於發展我國科學與教育事業的香港億利達(ELITE)工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提出倡議並捐資,中國數學會常務理事會決定設立的。中國數學會負責評獎工作,組成了評獎委員會,其成員為本會正、副理事長、秘書長和個別專家組成,他們都是知名數學家。評獎委員會隨中國數學會理事會換屆而換屆(四年一屆)。

“陳省身數學獎”自1986年開始設立以來,已連續舉辦了十四屆,每屆2人,每人獎金為8萬元人民幣。我國28位中青年數學家獲得該獎。每屆評獎後都召開隆重的頒獎大會,同時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導,使“陳省身數學獎”在海內外數學界產生了愈來愈大的影響。

❈歷屆“陳省身數學獎”頒獎情況

<table><tbody>

屆次

獲 獎 人

獲獎人工作單位

頒獎時間

鍾家慶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87.5.6

張恭慶

北京大學數學系



李邦河

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

1989.10.9

姜伯駒

北京大學數學系



肖 剛

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

1991.5.19

馮克勤

中國科技大學數學系



丁偉嶽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1993.5.14

忻元龍

復旦大學數學系



洪家興

復旦大學數學系

1995.5.18

馬志明

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



文 蘭

北京大學數學系

1998.12.7

王建磐

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



王詩宬

北京大學數學系

2000.3.6

龍以明

南開大學數學系



李嘉禹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2002.5.10

周向宇

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



張偉平

南開大學數學系

2003.10.31

鞏馥州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段海豹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2005.7.25

席南華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十一

吉 敏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2007.11.2

宗傳明

北京大學數學系



十二

張繼平

北京大學數學系

2009.4.21

沈維孝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



十三

袁亞湘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2011.11.14

陳永川

南開大學組合數學中心



十四

孫笑濤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所

2013.10.12

葉向東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tbody>/<table>

中國科協各級組織要堅持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推動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科協組織建設。接長手臂,紮根基層,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進軍科技創新,組織開展創新爭先行動,促進科技繁榮發展,促進科學普及和推廣,真正成為黨領導下團結聯繫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團體,成為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習近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