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交易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銀行深耕區域經濟,在服務基礎、服務深度和服務效率等方面與大銀行相比有著獨特的優勢,是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力量。

從資金、規模上講,中小銀行和中小企業具有共同的天性。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尤其是區塊鏈、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出現,為搭建中小銀行與中小企業互聯互通的通道提供了新機遇。依託金融科技,實現中小銀行與中小企業在信息、數據、資金管理方面的無縫對接,開展金融服務創新和金融產品創新,可有效降低中小企業借貸成本,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並豐富中小企業增值服務,實現雙贏。

新形勢下中小銀行發展

隨著經濟形勢複雜性加劇和互聯網巨頭的衝擊,傳統銀行業的生存環境日益嚴峻,轉型升級已是大勢所趨。尤其是以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民營銀行、村鎮銀行為範疇的中小銀行業,在風險管理、業務區域、資產規模等方面普遍存在短板,加上人才、場景的缺乏和互聯網機構的跨界滲透,令中小銀行發展普遍受阻。

供應鏈金融交易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存貸利差收窄,盈利壓力加大

目前,中小銀行仍以存貸利差為主要盈利收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 2016 年報》顯示,利息淨收入在銀行業金融機構收入結構中佔比達 73.4%。但與資金實力雄厚、市場份額較高、盈利模式多樣化的大型銀行相比,中小銀行因中間業務不發達,對利差收入的依賴度要遠高於大型銀行。隨著 2015 年利率市場化、2016年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acro Prudential Assessment,MPA)考核等政策先後落地,中小銀行日益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此外,中小銀行在滿足監管要求的資本充足率、槓桿率、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資產質量、外債風險等方面,也面臨不小挑戰。

科技降維打擊,業務發展受限

隨著金融與科技的緊密結合,從支付、零售、財富管理到保險、中小企業服務、資本市場服務,金融科技已經全面滲透金融服務的各個領域。一方面,大型商業銀行與互聯網巨頭憑藉先天優勢,或強強聯手,或單打獨鬥,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區塊鏈技術等金融科技手段不斷開拓新的金融產品和業務,優化金融服務,提高用戶體驗。另一方面,隨著金融科技的崛起,用戶對個性化金融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以往傳統銀行提供的標準化服務越來越難以滿足其定製化需求。中小銀行在信息、體制、成本方面的優勢也在逐漸弱化,加上服務改進速度無法與用戶需求時效相匹配,在獲客、業務增速等方面困難重重。

經濟形勢放緩,客戶波動較大

中小銀行以中小微企業為重要客戶源。這類企業通常規模較小,產業模式單一,在產業鏈上居於依附位置,對宏觀經濟走勢及政策走向比較敏感,抗風險能力不足,營收狀況隨行業景氣而波動。隨著經濟增速放緩,中小企業收益受到重大影響,其資金用度對外界變化更加敏感,或減少存款量或加大貸款額以應對流動性危機。對中小銀行來說,這意味著在存款業務方面,其資金供給備受挑戰;在貸款業務方面,其面對的資金需求往往集中在風險較高的業務上。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三去一降一補”的推進,一些區域內傳統產業面臨轉型甚至關停,令區域性中小銀行面臨嚴重的中小企業客戶流失問題。

供應鏈金融交易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中小企業是推動經濟發展、優化經濟結構、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是提供社會就業的中堅渠道,也是中小銀行的主要服務群體。根據《2017 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 年我國中小企業利稅貢獻穩步提高,但融資問題仍是制約中小企業快速成長髮展的重要阻礙。長期以來,規模較小、財務信用制度不健全、缺乏可抵押資產等問題已嚴重製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速度和質量,98% 的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新三板市場上有57.4% 的企業沒有任何交易。

構建中小銀企生態互聯體系

對金融科技企業來說,助解融資貴、融資難,關鍵在於解決兩方面問題:一是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數據、信息的共建共享,幫助雙方實現資金管理的無縫對接,防範信貸欺詐,降低中小銀行資金借貸風險;二是交易成本高企問題,通過實施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動金融服務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降低人力投入,推動傳統信貸模式向以信息服務、撮合交易、證券化融資為核心的數字金融模式轉變。

供應鏈金融交易平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區塊鏈 + 供應鏈融資

區塊鏈技術利用互聯網和加密算法,為供應鏈中的眾多金融機構和眾多企業搭建起共享、可信的信息網絡。在區塊鏈技術平臺上,每個參與者都是一個節點,所有節點共同維護同一套賬本,有助於打通全局全流程,有效解決各方信息不對稱問題。供應鏈金融各環節的業務信息流都可以作為電子存證保存在區塊鏈中。通過區塊鏈實現端到端的信息數據透明、不可篡改。所有參與方都要通過一個去中心化的記賬系統分享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降低供應鏈中可信數據採集、傳遞的難度,以電子化和自動化方式,實現供應鏈融資信息、資金與資產的高效對接,形成信息流、資金流共享暢通的產業鏈閉環。

在此供應鏈系統中,企業可以通過企業網銀等渠道與上下游企業產生資金往來,金融機構據此獲得真實的企業運營和財務數據,再根據這些運營數據和財務信息決定開展授信決策。金融機構通過區塊鏈供應鏈系統,可以有效縮短收集資料數據時間、簡化信用評估流程、降低授信審核成本,提升放貸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中小企業通過區塊鏈供應鏈系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信用審核,提升融資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