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放首批虛擬銀行牌照 騰訊和螞蟻金服不在列

香港发放首批虚拟银行牌照 腾讯和蚂蚁金服不在列

時代週報記者:曾令俊

互聯網巨頭和金融機構等待已久的香港虛擬銀行牌照終於來了。

3月2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公佈首批獲得虛擬銀行牌照的名單。獲得牌照的三家機構分別是,Livi VB Limited、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 及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此前備受看好的騰訊財付通、螞蟻金服沒能喝到“頭啖湯”。

Livi VB Limited的股東為中銀香港(持股44%)、京東數科(持股36%)及怡和(持股20%);SC Digital Solutions Limited股東為渣打香港(65.1%)、電盈、香港電訊及攜程金融;眾安虛擬金融有限公司的股東為眾安在線(持股51%)及百仕達合組(持股49%)。

據時代週報記者梳理,上述三家獲批機構的大股東均有較為濃厚的金融基因,中銀香港以及渣打銀行是傳統銀行,眾安在線則是互聯網保險企業。“我們並沒有一定要先挑銀行,其中有2家有銀行,但各自都與其他機構形成組合,不會因為是銀行而給特殊優惠。”在3月27日舉行的發佈會上,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恆回應稱。

虛擬銀行面臨的挑戰或許也不小。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李萬賦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虛擬銀行監管環境更為嚴格,在與傳統銀行同等水平的監管下,還要求申請人具備實力強大的母公司,並且制定完善的退出機制等。“除了監管以外,虛擬銀行未來還會面臨著風控、獲客及產品創新等多方面的考驗。”李萬賦稱。

規劃初步成型

所謂虛擬銀行,主要通過互聯網或其他形式的電子管道而非實體分行提供零售銀行服務的銀行,類似於內地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互聯網銀行。但虛擬銀行在香港是新事物。

在獲批的當天,各家機構都有了初步的發展思路。Livi VB Limited回覆時代週報記者稱,將採用科技力量完善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及及中小企業的業務發展。管理團隊將由中銀香港、京東數科及怡和集團共同任命。

渣打銀行回覆時代週報記者稱,將在香港推出一家新的獨立營運數碼零售銀行。合資公司將虛擬銀行與其他服務融合,同時可在單一平臺提供一系列的零售金融服務和產品及合作伙伴獨有的電訊、娛樂和旅遊服務。

眾安已發佈旗虛擬銀行品牌。在初始階段,眾安虛擬金融將專注提供核心銀行服務,隨後將會讓用戶共同參與對產品服務研發的討論。

這樣的發展思路也與股東背景有關。“初期大家都會審慎一些,不會開展太多不同的新業務。過段時間後,才會慢慢拓展其他業務的拓展。”阮國恆表示。

阮國恆還表示,“申請人中也有很多家沒有銀行經驗,重點還是看業務計劃可信度、風險管理能力,以及團隊對於流動性、反洗錢、客戶糾紛處理等方面是否有充足的經驗,還有董事局組成等。”

在三家獲批機構裡,眾安是唯一沒有銀行經驗的。“眾安擁有自家開發的科技和大數據分析能力,能夠觀察和回應不同生態系統的市場趨勢,設計創新性的產品。”眾安回覆時代週報記者稱,眾安虛擬金融超過八成的核心管理人員是香港本地人。

香港虛擬銀行牌照將分批發放,仍有五家申請在處理。這五家大概率為騰訊、螞蟻金服、小米、中國平安、Welab。

時代週報記者採訪上述多個公司均表示,暫時沒有可以對外的消息。“目前仍然繼續配合金管局的牌照申請工作,暫未有更多消息分享。”Welab回覆時代週報記者稱。

可能“水土不服”

互聯網銀行在香港是新事物,這也讓虛擬銀行在發展初期中會面臨一些挑戰。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虛擬銀行跟傳統銀行相比,只是在它的辦公地點、網店給公眾形象不太一樣,它的業務和一般銀行沒有本質差別。“我覺得它的挑戰有兩方面,第一,它成立時間比較晚,而在金融業,信用程度和歷史沉澱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它沒有實體的形式。”

李萬賦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虛擬銀行在香港的發展空間較大,但也會面臨一些挑戰。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相對落後,比如移動支付的推廣也較為緩慢,本土用戶相對習慣現在的銀行服務方式,導致其接受虛擬銀行有一定難度,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

另外,專業人員相對匱乏。李萬賦表示,虛擬銀行要求從業人員有較高的金融科技水平和互聯網產品思維,並且瞭解香港本土的金融環境和用戶需求。

平安證券發佈的研究報告稱,對於非銀金融機構和科企,虛擬銀行牌照是發展全面金融業務的入場券。據其分析,預期首批虛擬銀行將會由具備多年傳統銀行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員領導,香港首批虛擬銀行的商業模式亦可能傾向保守,其結果很可能是,部分創新能力不高的虛擬銀行只能通過發動價格戰去爭奪市場份額。

付立春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虛擬銀行的成本較低,為搶佔市場,一開始會用價格的優勢去吸引客戶,所以有打價格戰的可能。香港是比較成熟的市場,很多都是存量業務,對傳統銀行肯定會有衝擊。”

根據國外的經驗,虛擬銀行往往要提供比傳統銀行高的存款利率。如果新的虛擬銀行單純依靠較高的存款利率或較低的收費作爭武器,將對銀行淨息差施加下跌壓力。李萬賦分析認為,虛擬銀行肯定會對傳統銀行帶來衝擊。香港本地用戶對目前的傳統銀行滿意度較低,虛擬銀行產品和服務有吸引力的話,可能會很快帶走傳統銀行大量的存量客戶。突破現有的組織架構和思維困難重重,香港傳統銀行面臨的壓力不容小覷。

“虛擬銀行可能的定位,要麼是找到新的突破點搶佔傳統銀行的固有市場,例如利用大數據計量風險和快速審批的借貸;要麼是成為助力其他金融業務發展的工具,作為在線支付服務和在線理財服務背後的融資結算平臺。”平安證券稱。

“虛擬銀行有不少優勢,沒有那麼多實體資產的拖累,同時還能擁抱新技術,比如說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等。”某股份制銀行研究人士對時代週報記者說。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