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工業大學、廣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相繼發出公告或通知,對部分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其中前兩所大學分別涉及46人和72人,退學原因主要是未在規定的最長年限內完成學業。
(廣州大學公告)
記者從廣州大學宣傳部獲悉,這次退學處理是廣州大學根據教育部和學校相關學生管理和學籍管理規定所開展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
大部分公眾對清退不合格研究生持贊成態度。高校在教育過程中引入適當的淘汰機制,對不合乎要求的研究生進行退學處理,是嚴格學風的表現。這能警示學生,督促其專心學業和科研,從而保證研究生的培養質量。高校清退研究生是學校在推進人才培養上的自我革新,對糾正以往“嚴進寬出”的教育模式大有裨益。
然而對於廣州大學這一決定,網友卻炸鍋了,有人認為研究生好不容易考上的,他們卻不好好珍惜,質疑上學的意義。但也有網友認為,這不光是學生的原因,導師也有一部分責任。
有的網友直接質問導師 ▼
有的網友開始為研究生瘋狂吶喊 ▼
有的理性探討是否也存在導師的問題 ▼
也有探討雙方問題的 ▼
當然,翟博士也被親切問候了 ▼
其實,高校清退違規研究生早有先例。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清退300餘名研究生,原因同樣是這些人長期不來上課,有些甚至已超時學習兩三年。因為被清退者中半數以上屬於定向、委培,並且相當部分是企業高管、公職人員,還有少數名人,引發輿論熱議。
眾所周知,隨著研究生的擴招,學歷貶值似乎已成普遍認知。在此背景下,如果不狠抓研究生培養的質量,無疑會加速學歷貶值,影響公眾對我國高校教育和研究生培養質量的信心。
客觀而言,研究生教育對課程的依賴程度沒有其他學習階段那麼重。以碩士為例,很多高校的課程主要集中在研一,研二、研三階段甚至沒有課程。如果導師與學生聯繫不緊密,學生欠缺必要的督促,可能漸漸脫離學習和科研狀態,教育質量可想而知。但儘管如此,學生也可以通過最後的“突擊”來完成畢業論文。此前坊間流傳著“沒有畢不了業的碩士”,正說明了“嚴進寬出”現象的普遍性。
除了警示作用,對長期不畢業的學生進行裁汰,也在公平性上邁出重要一步。要知道,高校的教育資源和每年的招生指標都是有限的。那些偏離研究生學習的學生,是現實版的“南郭先生”,他們長期佔用著高校的教學資源,這對其他潛在入學者是不公平的。
從目前來看,被清退的不合格研究生相對於龐大的基數而言,比例不算大,學校還是給學生留下了足夠的容錯空間,處置措施稱得上是人性化。
當然,我們在為淘汰超學制研究生叫好的同時,也應反思高校人才培養的體制性問題。近年來,高校教育資源的豐富並沒有跟上研究生擴招的步伐,有些高校甚至出現“本研倒掛”現象,造成教育資源被稀釋。一定程度上,擴招會造成導師帶的學生過多,很容易分散導師精力,進而影響學生畢業進度,拖長其畢業年限。這些問題,同樣需要及早正視和解決。
清退研究生、“嚴進嚴出”,究竟是導師不負責還是學生濫竽充數?小可愛們怎麼看?快留言告訴木倉學社的倉倉吧!
閱讀更多 趣研教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