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丹寨高要梯田:苗家“開秧門” 開啟春耕序曲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欄目)

貴州省丹寨縣的高要梯田被譽為全國十大最美梯田之一,佔地一千多畝,層層疊疊,從山頂一直綿延至山腳。多年來,高要村的苗族群眾們一直延續著特殊的春耕習俗。這裡有什麼與眾不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貴州丹寨高要梯田:苗家“開秧門” 開啟春耕序曲

秀美高要梯田 拉開春耕畫卷

高要,苗語的意思是山坡居住的部落,形象地展示了這裡苗族群眾的生活和勞作的場景。高要梯田是丹寨縣高要村汪、劉兩姓的先民,歷經多代,依山開墾出的48級梯田,上下落差近500米,南北綿延2公里,總面積達到1008畝,是一處壯美的人文景觀。高要梯田已經哺育了第三十多代傳人。高要梯田一年收穫兩季,秋冬種植蔬菜和油菜,白花是蘿蔔花,油菜是黃花。

貴州丹寨高要梯田:苗家“開秧門” 開啟春耕序曲

寨佬主持“開秧門” 祈禱五穀豐登

春夏種植水稻,現在高要梯田已經進入水稻的春耕時節,德高望重的寨佬正在主持“開秧門”儀式。這塊水田面積1.5畝左右,位於高要梯田的中上方,是每天最早迎接朝陽的照耀,也是最先接受山頂泉水灌溉的田,因此被稱為“老母田”。寨佬一邊哼唱苗歌,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邊將兩株茅草插入“老母田”中央,再將茅草上方打結,做成一個門的形狀,這就是開秧門儀式。

貴州丹寨高要梯田:苗家“開秧門” 開啟春耕序曲

農旅結合 遊客體驗梯田插秧

高要梯田獨特的地理和人文景觀,常年吸引很多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感受苗族的農耕文化,也給當地帶來了農業以外更多的收入。今天早上游客們參觀了開秧門後,就在身著苗族服裝當地婦女的指導下,或是腳踩膠鞋,或是挖起褲腳,下田體驗在高要梯田裡插秧。插秧要在田兩邊拉線取直,沿著拉線插秧,根據土壤肥瘦,決定插秧的密度,以保證對水田充分利用。稻秧間距一般是在五六寸左右,深度一寸多。這裡土質好,日照足,農民勤勞,水稻產量較高,每畝千斤,總產量約100萬斤。

“老母田”開秧門後,高要梯田、以及周邊十多個村寨才會陸續插秧,過程將持續到端午節以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