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英國租借香港100年的要求,清政府為何拼死只應允99年?

英國租借香港的新界,租期為99年,而不是整個香港。香港在歷史上分為三次割讓給英國,

第一次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永久割讓給英國;第二次簽訂《北京條約》,將香港的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第三次簽訂《新條約》,將香港的新界租借給英國,租期為99年。

面對英國租借香港100年的要求,清政府為何拼死只應允99年?

既然前兩次都是永久割讓給英國,英國也不傻,為何只是租借99年呢?其實他們的居心更加的可怕。

1、安撫中國

在多次割據中國的領土當中,他們已經賺取了很大的利益,也是引起了很多中國民眾的反感。清政府多次割讓領土,讓很多的愛國人士紛紛奮起反抗,衍生出的太平天國運動可是讓列強的利益受到很大的觸動。

面對英國租借香港100年的要求,清政府為何拼死只應允99年?

說白了這些列強就是當了婊子還要給自己立牌坊,為了中國人的憤怒,防止中國人反抗,他們在條約上只寫了租借二字。其實他們的目的很明顯,那就是中國太過懦弱,就算事先寫的租借,到最後也能不認賬,整個香港都是屬於英國的。

2、國際上的慣例——100年即永久

看似100年和99年差不多,其實兩者相差甚遠。99年代表的是租借,但是100年則不是。在國際慣例上有一個規定,那就是租借出去的領土如果達到了100年及以上,那麼本國就會默認這塊領土不屬於自己,而殖民國將擁有永久使用這塊土地的權力。

面對英國租借香港100年的要求,清政府為何拼死只應允99年?

雖然當時的清政府腐敗無能,但是為了維護更大的利益,堅持進行反抗,英國不得已才租借了99年,而事實上在他們眼中99年已經是永久,畢竟中國太過懦弱,他們也不相信中國以後有反抗的權力。

但是他們永遠沒有想到,一百多年前那個主權都沒有的東亞病夫,咋個短短百年已經遠遠的的超過了他們,甚至讓他們望塵莫及。

在香港迴歸前夕,即1982年9月,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訪華,和當時的鄧小平同志商議香港的歸屬問題,撒切爾夫人態度強硬,想要爭取香港的歸屬問題,但是鄧小平同志更加的強硬。要知道從民國開始就已經不同意英國同清政府簽訂的各種協議,奈何那個時候的中國國力衰敗,根本沒有權力要回香港。但是今時不同往日,中國強大了,有權力了。

面對英國租借香港100年的要求,清政府為何拼死只應允99年?

最後經過商議,中英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不光是新界,整個香港都應當屬於中國。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迴歸,失去了數百年的香港終於迴歸了母親的懷抱。在這百年當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喜悅,更是欣慰祖國母親的強大,中國站起來了,整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一頭屹立在東方的雄獅傲然挺立。

面對英國租借香港100年的要求,清政府為何拼死只應允99年?

打字不易,感謝您的觀看。如果感覺本人寫的還不錯的話,輕輕點一下關注。如果有什麼意見,大家可以多多評論,我們一起來討論問題。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