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一位不知名的诗人,用了短短28个字,把春天写得淋漓尽致

说到春天的诗,很多人都会想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或者“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是明丽的,春是旖旎的。

宜阳隶属于大唐王朝的东都洛阳。唐朝最大的行宫——连昌宫就坐落于此。这里风景如画,气候宜人,烟柳氤氲,流水潺湲,鸟语花香,宫宇堂皇。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头百姓都来此游览观光,尤其春天,这里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好不热闹。

唐朝一位不知名的诗人,用了短短28个字,把春天写得淋漓尽致

安史之乱中,这里的美景损耗殆尽,人民流离,土地荒芜。今天,我们就欣赏诗人李华的《春日即兴》,看看安史之乱后,这个曾经的人间仙境又是怎样一番春色。他虽然诗红人不红,用了短短28个字,把春天写得淋漓尽致,短短四句话道出现实,最后一句更是名传千古。

李华《春日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诗的大体意思是:宜阳城外,大片土地荒芜,杂草茂盛,清冷的山泉无人取水灌田而任其流逝。春山之中,花木烂漫无人观赏,鸟啭悠扬,无人倾听,一切都是寂寞荒凉的。

唐朝一位不知名的诗人,用了短短28个字,把春天写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诗。通篇写景,处处融情是这首诗的特色。

登城俯瞰,城破人稀。片片土地荒芜,处处杂草萋萋。再现了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场景。本来是“一带山田放水声”的春种之时,从前忙绿灌溉汲水的人们不见了,清冷的山泉寂寞地流向远方。已然是“生民无计乐樵苏”。“复向西”隐含着一去不复返之意,使人感到无限的凄凉和无尽的惆怅。

唐朝一位不知名的诗人,用了短短28个字,把春天写得淋漓尽致

然而春天依然是春天,它还是草长莺飞的,它还是鸟语花香的。只不过再没有熙熙攘攘的游人观赏,缤纷的落英,婉转的鸟唱冠上“自落”、“空啼”。一个“自”,一个“空”,衬出此时的寂寞,萧条。与杜甫“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自”与“空”异曲同工。“花自飘零水自流”,物是人非,满目苍凉。

春草,春水,春树,春花,春山,春鸟,本是宜人的风景,但却没有给人带来赏心悦目,而是给人心头蒙上厚厚的孤寂,哀怨,凄凉,惋叹之情。草独绿,水徒流,花自落,鸟空啼,以乐景烘哀情,以热闹衬寂落。虽是句句写景,却是字字含情,所有的景物都是为衬托心情而做。

情景交融,含蓄隽永,回味无穷。

唐朝一位不知名的诗人,用了短短28个字,把春天写得淋漓尽致

李华在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做过伪职,安史之乱后被唐肃宗贬为杭州司护参赞,此诗是他经宜阳赴杭州所做。大好春光,无人观赏;大好山河,满目疮痍,凋零之状,兴亡之感涌上心头,他为谪贬的自己叹息,他为衰败的国家痛惜,他为纷乱的时代伤怀。

境由心生,“不是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白居易如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如此,“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亦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