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規劃如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浙江打算這麼幹

國土空間規劃,是一個新名詞。

中央機構改革,為自然資源部門賦予了一項新職能:建立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國土空間規劃是一個全新的規劃,它將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規劃等空間性規劃融合統一,以實現“多規合一”,有利於改善過去規劃體系部門條塊分割所帶來的弊端。

國土空間規劃,更是一個熱詞。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在“部長通道”接受採訪時表示,將“兩統一”的第二個“統一”(即統一行使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設計為國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三個關鍵環節。

3月18日,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召開部署動員會,宣佈啟動全省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

據悉,現行的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到2020年即將期滿,多數地方的城市總體規劃和縣(市)域總體規劃也將到期。浙江省的目標是在2019年完成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2020年全面完成市縣級規劃編制。

省級國土空間規劃將統籌優化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和相關海洋保護利用控制線,制定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總體戰略目標,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陸海統籌、綠色高質量發展的省域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記者也注意到,市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將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增量,確保實現“減量規劃”、力求實現“存量規劃”。

每個時代都需要相應的時空秩序支撐。在經歷原始文明、農耕文明和工業文明後,當前,國土空間規劃已經進入“生態文明的新時代”。空間規劃體系改革是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據悉,在規劃編制過程中,浙江要使國土空間規劃承載起“兩個高水平”建設重任,做到能用、管用、好用。

會上,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廳長黃志平表示,浙江省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上,要準確把握三項核心任務:

一是突出戰略引領,以空間協同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二是突出底線管控,以分區管制支撐美麗浙江建設;

三是突出以人為本,以有機更新塑造高品質國土空間。

特別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浙江的國土空間規劃也將主動融入,積極搶抓一體化發展的新機遇。黃志平表示:“為此,浙江要以長三角一體化為龍頭,聚焦‘四大’建設佈局,明確空間發展目標和發展策略,加強空間協同,促進要素合理佈局、有序流動,推動全省域全方位融入,並不斷放大浙江省比較優勢。要重點考慮如何在省際和區際空間中部署協同合作板塊,如何培育佈局具備中長期強勁動能的城市群、都市圈和產業主體,如何構建富有浙江特色的陸海統籌和山海協作體系。”

據悉,在浙江省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中,還將進一步探索和運用“剛柔並濟”手段,著力解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問題,建立剛性與彈性的耦合機制。(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方臻子 李風 黃慶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