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出一門銷量卻天差地別,UR-V比冠道差在哪裡?

去年冠道以年銷8萬的成績向廣汽本田交出了良好的成績,相比之下,同出一門的UR-V銷量表現差強人意,僅為冠道一半左右。

走訪經銷商也會發現,與廣汽本田熱銷的冠道相比,東風本田停放的那臺UR-V無人問津,即便是經銷商給出客觀讓步的情況下,大多潛在用戶也會多關注隔壁的那臺冠道。

冠道與UR-V同出一門,但兩臺車卻有著明顯不同的命運,原本相互扶持的兩臺車卻在沙場殊死搏鬥,同樣的兩臺車,為何冠道凱旋而歸,而UR-V卻落魄頹敗?


同出一門銷量卻天差地別,UR-V比冠道差在哪裡?


在硬核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冠道賣得好那是因為天生一副好模樣,UR-V敗走麥城的根本也在於東風本田沒有給他生一副好臉蛋。

冠道車頭設計錯路優質,進氣格柵以及中網造型設計層次感十足,搭配著精緻的下霧燈以及犀利的前大燈,用“五官精緻”來形容毫不為過,從視覺舒適度上來說,冠道雖不算卓越,但挑不出毛病,讓人看了舒服。

相比之下UR-V的前臉造型設計就顯得沒有冠道那麼主流,上下一體的中網格柵整體略顯怪誕,而且連同式的大燈缺乏了設計精緻感,總之視覺感受上UR-V遜色於冠道。

在這個顏值決定成本的市場之下,UR-V並沒有取得先機。


同出一門銷量卻天差地別,UR-V比冠道差在哪裡?


如果說前臉是決勝關鍵的所在,那麼車尾一定繼續拉開了兩臺車差距。

在尾部設計方面,冠道更勝一籌。


同出一門銷量卻天差地別,UR-V比冠道差在哪裡?


冠道沒有采用時下主流的貫穿尾燈,一方面原因是設計難度增大,另一方面成本增加,所以廣汽本田只是採用了鍍鉻裝飾條適當點綴,雖不算驚豔,但與車頭相同相比精緻感不少。

而UR-V使用的則是貫穿尾燈,很可惜的是尾部設計線條較多,而且車標、尾燈、鍍鉻混為一體,視覺感並不那麼出色。這與冠道相比有一定差距。


同出一門銷量卻天差地別,UR-V比冠道差在哪裡?


當然兩臺車不僅僅是外形設計方面的差距,在產品佈局方面,UR-V也不如冠道更細分。

冠道1.5T車型佈局了4款車型,2.0T則有5款車型,共計9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而UR-V一共僅有5款車型,1.5T共2款車型,2.0T共3款車型,不僅僅車型細分化不夠出色,而且配置表現也沒有冠道細分。


同出一門銷量卻天差地別,UR-V比冠道差在哪裡?


同時UR-V還有起售價更高的問題,在合適配置選擇上,繼續落下風。而不合理的產品規劃相當於拱手相讓了巨大的市場份額,從產品定價以及設計上來說,冠道在競爭上更顯實力。


同出一門銷量卻天差地別,UR-V比冠道差在哪裡?


當然,兩臺車都屬於相當出色的產品,但相比之下顏值更均衡,起售價更低,配置更合理的冠道更能吸引消費者,畢竟客觀角度來說,你22萬就能入手的冠道,就不會25萬入手UR-V,雖然配置更為豐富,但或許人家就壓根不需要無用而繁雜的配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