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打動6位投資人,創業項目估值1億,看武漢大學生如何做到?

2013年前後,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中國光谷

,有兩個大膽舉措驚動全國。其中之一就是實施"青桐計劃",鼓勵百萬大學生創新創業,甚至允許休學創業並計入學分。而也正是這個"創新大膽"的舉動,在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奏響了中國大規模青年創業的最強音。

1分鐘打動6位風投人

2015年11月,"光谷青桐匯"走進武漢工程大學流芳校區。彼時還只是機電工程學院大三學生陳子豪開發的"Express-多功能整合快遞員服務APP"獲得眾多風投人的認可。他僅用1分鐘介紹項目,就吸引了6位風投人的目光,紛紛給他發放投資邀約函。

"這個APP主要是瞄準快遞員的痛點,能解決他們最關注的問題。"陳子豪介紹,該手機應用程序主要包括四大功能——快遞員只要掃描二維碼,就可以自動撥打客戶電話,省去撥打電話的麻煩;地圖模塊可以幫助快遞員快速找路;雷達功能可以自動搜索周邊快遞員小夥伴,以及快遞站點的情況,並可以實現實時對講;網絡交流社區為所有上線用戶提供在線交流平臺。

90後創業項目估值1億

"1分鐘打動投資人"的陳子豪實則只是武漢工程大學學生創新創業熱潮的一個縮影。在同一期光谷青桐匯的路演上,武工大另一個男生也吸引了諸多目光。

當大屏幕上閃過一幅幅精彩而又熟悉的PPT時,現場不由躁動起來:"這不是今年武漢創新大會上,給市委書記做PPT的那個90後嗎?"——作為武漢工程大學的創業團隊,巴玉浩的互聯網+教育項目,在青桐匯路演現場受到9個投資人的邀約追捧,估值達1億元。

1分鐘打動6位投資人,創業項目估值1億,看武漢大學生如何做到?

這個90後男孩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大學期間,巴玉浩成天都在琢磨怎麼玩PPT,儘管年輕,但他卻早已是圈內聲名遠播的高手,曾多次給世界500強企業高管做過演講文檔,邏輯能力極強。2014年1月,在武工大張志老師的指導下,巴玉浩和幾個小夥伴在武漢工程大學的創業基地成立幻方科技有限公司,將鏈條延伸至PPT定製、辦公軟件內訓等領域。談及未來,這個90後信心滿滿——"我們會用PPT撬動在線教育這片藍海。"

辦公司2個月獲百萬投資

1分鐘打動6位投資人,創業項目估值1億,看武漢大學生如何做到?

武工大藝術設計學院17屆畢業生龍曉康,在校期間做了全國第一個共享雨傘項目——來把傘。這款應用曾被全國2000多個高校的微信公眾號接入使用,廣受高校新媒體圈好評。畢業後,他自主創業,創立了武漢贊娛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旗下有產品"戲多多App"、"偵探王者"、"戲精王者"、"來把傘Pro"、"為黨點贊"、"用偽音坦白說"等微信小程序。其中"戲多多"小程序上線不到兩個月即獲得了眾多投資機構的青睞,並於2018年4月獲得了數百萬元天使輪投資。

1分鐘打動6位投資人,創業項目估值1億,看武漢大學生如何做到?

武工大藝術設計學院18屆畢業生張豪於在校期間便創立當夏創意短視頻工作室,其項目榮獲國家級、省市級等獎項十餘項,其創作的"公益+旅遊"系列原創短視頻獲"共青團中央"、"共青團湖北省委"、湖北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關注報道。他於2016年11月創立了武漢當夏時光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一家以創新的商業廣告攝影和素材視覺整合為主的文化創意服務公司,也是一家專業的互聯網宣傳方案提供商,併成功掛牌"湖北省青年創新創業板"。公司作為湖北省唯一入圍工信部2017年"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國賽團隊,項目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成果",並作為湖北省屬高校唯一的創業推介項目參加教育部"國創計劃"十週年慶典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

校園文創"撬動"創業新機

2018年4月,"橘子皮創意工作室"在武漢工程大學創立,併成功被遴選為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校共青團新媒體運營中心專業工作室"。這個工作室的創始人則是武工大

藝術設計學院2016級設計管理精英班的學生李升銳

1分鐘打動6位投資人,創業項目估值1億,看武漢大學生如何做到?

李升銳創業的契機源自於他在旅遊過程中發現了一些文創小店,別具特色。於是,他也開始用一些"工大元素"做了一些小禮物,送給外地親戚朋友。收到禮物後,親友們都十分喜歡,問他在哪可以買到。發現這一商機的李升銳立即聯繫了學校團委等相關部門開始組建團隊,決定成立工作室。如今,這個年輕的團隊正立足工大,用極富地域特色的校園文創產品,開啟自己夢想與未來。

1分鐘打動6位投資人,創業項目估值1億,看武漢大學生如何做到?

始於高校的全球最大公益跑團

今年27歲的王行,於 2012年9月考入武漢工程大學經濟學專業。為了跑步減肥,他在校園論壇發帖,成立了"約跑社"。隨著"跑友"越來越多,王行決定先休學一年,把這件事情理理順,或許能成為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

1分鐘打動6位投資人,創業項目估值1億,看武漢大學生如何做到?

在瞭解了社團的運營情況後,武漢工程大學同意了他的休學請求,並給予其相應的政策支持。兩年後,"約跑社"從校園一隅之地發展到包括美國、新加坡等國內外100多個城市,擁有172個"分舵"、8萬多名成員。至此,一個發源於高校的跑步愛好者社團,逐漸成為全球最大的公益跑步社團。2016年5月,王行正式成立了武漢約跑體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

,並於同年10月獲孵化器投資。這個項目獲得了武漢市創業"十佳"大學生專項獎。2018年7月,在他的帶領下,約跑社已經完成了150萬種子輪融資,用於系統的開發和迭代。

1分鐘打動6位投資人,創業項目估值1億,看武漢大學生如何做到?

如今,正處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這些兜售夢想的年輕面孔,和尋找"下一個喬布斯"的風投們,也正在武漢工程大學

這片沃土上你來我往,共同勾畫著關於未來的美好藍圖!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武漢工程大學新聞網、華夏晚報、獵雲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