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漫談植物分佈的地域性

談了南方的紅豆、荔枝,我們接下來談談西域精神的象徵——胡楊。

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漫談植物分佈的地域性

西域是漢代以來對玉門關、陽關以西地區的總稱,狹義專指我國新疆境內的天山南北路,也就是蔥嶺(帕米爾高原)以東、甘肅敦煌以西地區,廣義則是凡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歐洲東部和非洲北部也都包括在內,後亦泛指我國西部地區。

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漫談植物分佈的地域性

胡楊,又稱胡桐,楊柳科落葉喬木,為荒漠地區所特有。在我國,新疆、內蒙古、甘肅、陝西和寧夏等地均有生長。據統計,世界上的胡楊絕大部分生長在我國,而我國90%以上的胡楊又生長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

新疆是我國鹽鹼地面積最多、分佈範圍最廣的地區。這是在其乾旱荒漠氣候條件下,加之受封閉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條件、含鹽母質和鹽生植被等自然因素的影響,地下徑流和鹽分出路不暢,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鹽分不斷向地表聚集而形成的。

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漫談植物分佈的地域性

胡楊樹高15~30米,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處吸收水分,並能從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中的乾旱,對鹽鹼也有極強的忍耐力,具有驚人的抗乾旱、御風沙、耐鹽鹼的能力。

胡楊以其桀驁不馴的身姿和堅韌不拔的生命,彰顯“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的傳奇,成為西域精神的象徵。

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漫談植物分佈的地域性

1842年,林則徐因禁菸抗英無辜戴罪,流放新疆時寫下《回疆竹枝詞三十首》:

回疆竹枝詞三十首(其二十四)

[ 清 ] 林 則 徐

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

烏恰克中燒不盡,燎原野火四周紅。

“烏恰克”是維吾爾語爐灶的音譯。詩人對隨處可見的胡楊進行了讚美,說它的枝幹可以用於燃燒做飯,冬季則可用來取暖驅寒,曠野上還可以用胡楊點起篝火等。

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漫談植物分佈的地域性

“樹窩隨處產胡桐”,說明清代時在新疆胡楊分佈是很廣的。但後來由於人類不合理的社會經濟活動,我國胡楊林面積銳減。有幸的是,人們已從挫折中吸取了教訓,開始了挽救胡楊林的行動,建立了胡楊林保護區,並已初見成效。

如今,到新疆旅遊的人,特別是攝影愛好者,有不少是奔胡楊林那奇妙的風景而去的。

樹窩隨處產胡桐,天與嚴寒作火烘——漫談植物分佈的地域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