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已成“擺設”?敢走的私家車寥寥無幾,車主:太費勁

在珠三角地區,相信很多在節假日開車回家的朋友都會經過虎門大橋吧。但是塞起車來也是讓人難以忍受。在97年虎門大橋建成到現在,虎門大橋的飽和值已經過量了。為了緩解這種情況,港珠澳大橋的出現應運而生,但是歷經多年的建設,敢上橋的私家車卻沒有多少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港珠澳大橋已成“擺設”?敢走的私家車寥寥無幾,車主:太費勁

其實,在春節高峰出行期間,每日光是出入境的旅客就有10萬人以上。他們一般都是乘坐跨境專用巴士。這都是有原因的,其中之一,就是三地牌照的車輛管理非常的嚴格,這種拍照的辦理是需要非常繁雜的手續的,而且要跑的單位非常的多。而目前有兩地牌照的私家車與私企車僅有15000多輛而已。而三地的車牌就更少了,價格更是被炒得非常高,甚至到了50萬一張牌的地步。終上所述,還不如做大巴呢。

港珠澳大橋已成“擺設”?敢走的私家車寥寥無幾,車主:太費勁

第二個就是,香港交規不是靠右行駛的。內地遊客去香港澳門是為了遊玩的,開車去就和考駕照一樣,何必折騰自己呢?而香港人來大陸游玩也得改變自己的開車習慣,畢竟他們的駕駛位是在右邊的,來到內地會覺得很奇怪的。所以,大巴果然還是最方便的。

港珠澳大橋已成“擺設”?敢走的私家車寥寥無幾,車主:太費勁

目前,港珠澳大橋對粵港澳三區或者整個珠三角而言,還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更大於經濟利益。如果我們理解不了,那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總是沒錯的。對此各位小夥伴又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