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和粵港灣哪個發展更好?

併購大股東


長三角和粵港灣哪個發展更好?全球灣區實力最強的分別是東京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粵港澳大灣區的橫空出世,憑藉其龐大的經濟體量,一舉擠落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隨著後續政策的加碼,落地效應將逐步顯現,相信把第一灣區東京斬落馬下也只是時間長短而已,那麼,粵港澳大灣區真能就此笑傲天下了嗎?我看未必,別忘了,國內的長三角虎視眈眈,也許它才是粵港澳地區真正的競爭對手!

作為一種全新的濱海經濟形態,由海灣、島嶼、港灣等組合而成的灣區,已成為當今全球頂級濱海城市的標籤,是世界經濟版圖最耀眼的新星。長三角擁有杭州灣和長江出海口,地理位置極其優越,作為中國最大最成熟的城市群,長三角一旦成立經濟灣區,其爆發出的能量將不可想象。

長三角具體什麼時候推出自己的灣區,現在還無法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一定會推出,姑且把它叫做“長三角大灣區”吧。坐擁20萬GDP,2億人口,憑江浙皖滬三省一市的廣闊腹地,長三角大灣區無論經濟規模還是發展前景,將遠遠超出東京灣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相比,長三角也有著自己不可複製的優勢!

長三角大灣區內城市群星璀璨,數量比珠三角更多,香港澳門屬於特別行政區,關內關外的人才流動沒那麼便利,而長三角內江蘇、浙江、安徽、上海之間的人才可以往來自由,無論打工還是創業非常方便。珠三角有深圳廣州,長三角則有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等更多重量級城市。上海作為我國唯一的全球卓越城市(建設中),綜合實力強悍無比,城市能量遠非深圳廣州可比;杭州這些年已成為我國最活躍的創新標籤城市,在局部領域傲立諸城;蘇州則硬實力驚人,已是我國事實上的第一大製造業城市,且新舊動能轉換良好,處於經濟轉型成功即將爆發的前夜(新華社語);老牌城市南京,則在江蘇省的猛然醒悟之下,全力打造省會首位度,綜合能力超強的南京極有可能成為江蘇的“廣州”。

長三角大灣區海運優勢明顯,上海港、寧波港分別是世界第一、第三大港口,域內鐵路公路連接四通八達,十分便利。航空建設方面,上海正在積極規劃第三機場,此舉就像在長三角內打入了一個楔子,對長三角一體化的實質融合和催化影響深遠。

長三角地區歷來崇文重教,21世紀最寶貴的資源是人才,25所211以上重點大學,長三角在教育上的優勢堪稱逆天的存在。相比之下,珠三角只有區區4所重點大學,差距極其明顯。

長三角大灣區內城市梯次結構分佈,上海是無可爭議的核心,副核城市南京、杭州、蘇州,次中心城市合肥、寧波、無錫,分工明確,符合因市而城的城市動態發展規律。而粵港澳大灣區考慮到一國兩制的因素,事實上有香港、澳門、廣州、深圳4個太陽,這麼多太陽,資源怎麼合理分配,效率如何?都有待進一步觀察!

所以,不是東京灣區,長三角才是粵港澳大灣區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當然,珠三角有香港、澳門的協調問題,長三角也有三省一市的協作障礙,如何做到1+1大於2,才是最終誰能更勝一籌的關鍵!長三角和粵港灣哪個發展更好,讓我們拭目以待!對此觀點你有異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