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打包轉讓的資產,最終誰來處理?

鳩滋神獸


先來看組數據,2018年8月銀監會數據統計:截至6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漲到1.81%,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本金損失同比增長15.8%.

 

說明神馬問題?

 

自2016年以來,隨著銀行不良貸款的持續增長,不良資產處置一時間成為熱門話題,從事不良資產處置的行業主體也在不斷增加,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路資本摩拳擦掌,欲一展拳腳,都想從這個“高回報行業”分一杯羹。

 

那麼,有關銀行不良資產包的處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何謂不良資產?

 

銀行不良資產(NPL)主要是指銀行的不良貸款, 指不能按預先約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的貸款。簡單地說:就是銀行放貸給借款人,但是借款人由於各種原因不能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本金和利息,從而造成壞賬,即為銀行的損失。而銀行經過長年累月的放貸工作,累積下來的數額是灰常巨大的。

 

打比方(別問我比方是誰),2017年度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的放款總額為14.23萬億元(數據出自中國數據分析行業網),假設存在1%的壞賬率,那麼,工行可能面臨1423億RMB的虧損。

 

那麼銀行通常會怎麼處理這些不良貸款?

 

銀行在產生不良資產之後,由於不良資產處置週期長,成本高(需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所以不會專門去處置追償。

常規做法是:無論好壞資產,按照一定比例摻雜在一起,打包出售。這樣就能把壞的也一起處理掉,以達到“出表”的目的,同時減少不良資產率,貸款額度回籠。(出表:資產從資產負債表剝離出來,好處是貸款資產減少,貨幣資產增加。)

 

辣麼,這些不良資產包坑誰,啊,不是,賣給誰好呢?

 

四大AMC(資產管理公司)瞭解一下: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銀行的不良資產)、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建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不良資產)、

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

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對應接收中國農業銀行的不良資產)。

 

AMC對於銀行不良資產包的處置方式有以下幾種:

1.資產重組

根據資產包的規模,資產管理公司可以採取一次性買斷或分期買斷的方式再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盈利,資產的重組包括:債務重組,企業重組,資產轉換和併購等。

2.合作處置

資管公司對債務主體一定了解,但對於所處產業風險並不能全部把控,起初階段可以聯合同行業優質企業,對不良資產進行重組,再實現利益共享。

3.反委託處置

買斷銀行不良資產包後,將資產的收益權賣給券商,通過集合資產管理業務(證券公司集合這一批資產進行管理運營)。好處是資產的所有權還是屬於委託者的,同時能繼續負責不良資產的處置。還能將資金成本提前回收,盤活資金。

4.不良資產證券化

買斷銀行不良資產包後,先測算現金流,再採取打折的方式,以信託計劃作為SPV(特殊目的載體)項目,然後發行重整設計成證券產品,向投資者出售。

5.租賃:AMC收回的非現金資產,如機械設備、場地等,可以通過融資租賃方式收回現金。

6.多樣化出售:公開拍賣、協議轉讓、招標轉讓、競價轉讓、分包等。

最後,隨著大量資金的湧入,不良資產包的價格被推高,要求AMC系統化處置能力也越來越重要,想要分一杯羹,AMC必須長有一對“火眼金睛”,充分發揮專業化方能立足於市場。




阿施頓馬丁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來告訴題主,這是比較專業的問題,也是比較專業的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

銀行打包的資產最後通過市場競價讓專門的不良資產管理公司買賣的出售方式,商業銀行將不良資產整體打包,讓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出價競買。不良資產管理公司買走不良資產後,再慢慢根據不良資產的回收難易程度來決定處置方式。

比如某銀行2018年 共有不良資產10筆,涉及8家企業,總金額1.8億元,這些不良資產有能夠收回的,也有不能收回的,銀行會根據市場行情作一個價格評估,比如評估為1.5億元在市場上進行競賣,有一家不良資產通過競價買走後,再慢慢進行處置。


開偉觀察


銀行打包處理的資產一部分是不良資產,一部分是優質ABS(資產證券化資產)。不良資產一般由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東方&信達&華融)以及地方政府設立的AMC(不良資產處理公司)和民營不良資產處理公司,他們通過打包採購,然後再去要債或者處理對應的資產,盈利還是很不錯的,同時也銀行減少了損失。ABS抵押支持證券,如房貸資產、信用卡應收賬款資產,這些資產有較好的現金流,銀行有時為了資金的流動性,將大量的資產打包賣出去回收資金,充足銀行流動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