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全球化時代,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70年與40年的記憶:走進新時代的中國”分論壇上,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如是說……

法國前總統奧朗德:全球化時代,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攝影 鄭亮

不斷自我定義

現在中國所面對的問題,是一個比較艱難的問題,就是當下怎麼能夠在過去經濟增長的基礎上,實現走得更遠。當前世界上有很多貿易上的摩擦,這些都會帶來很多困難。事實上,過去幾年,世界經濟發展,很大程度是中國帶動的。現在中國遇到的這些貿易摩擦,肯定也會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影響。中國的模式,是一個不斷自我調整的模式。同時中國也和世界很多重要的地區,比如說歐洲,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合作關係。通過這樣的合作,我們才能夠保持增長的態勢。

中國如何面對挑戰?

中國在經過奇蹟般的發展之後,將要面臨一些挑戰。第一個挑戰是中國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發展中國家,當然現在世貿組織還是認為它是發展中國家,儘管中國還有貧困地區,但我們認為中國已經是一個高科技國家了。因此我們認為要給中國一些壓力,比如說國際貿易規則上要有一些改變。我們要求中國有更多的開放,要有更多的互惠互利,更多的知識產權保護。

另外一個挑戰是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大國、強國。作為強國就會遇到一些壓力,一些挑戰,一些競爭,這些競爭有時候還是比較激烈的。比如氣候挑戰,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的人口眾多,中國的城市發展非常迅速。中國在巴黎氣候協議已經做了很大的貢獻。中國還需要大量的投資來應對氣侯變化,來遵守自己在氣候變化方面的承諾。

第三個挑戰,由於中國在過去40年裡保持了高增長。要維持這一增長速度,除了擴大出口外,要進一步促進國內消費。中國人民嚮往更好的生活,這就需要更多社會公平,這也符合中國的政治意願。

另外一個挑戰,對發達國家來說也是一樣,就是人口老齡化問題。中國人口也開始老化,勞動人口需要承擔更多的退休人口,要面對社保、勞保等很多方面的問題,還有資金方面的挑戰。我想中國會以新的姿態來迎接挑戰。

單邊主義沒有出路

如今,美國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孤立主義,而中國提倡自由貿易,這在50年前是無法想象的。世界未來幾十年可能會有兩個比較可怕的傾向:一個是保護主義,一個是民粹主義。中國可能會被波及。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越來越尖端的技術,一些國家可能會傾向閉關自守。尤其是世界第一強國美國,實行這樣的做法,讓我們感到擔憂。未來歐洲,歐盟和中國之間要加強合作,堅持開放的態度。

中國一向主張和平的外交政策。但世界很多衝突要求我們承擔我們的責任,努力反對霸權,解決對領土爭端、侵佔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希望成為一種推動發展的倡議。沒有人能夠獨自成功,特別是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不能獨善其身。這也是我們的經驗,我們需要他人,需要合作,需要合作伙伴關係。我們需要共同努力來更多進行對外開放。

本刊記者 殷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