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教育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春雨97910472915


討論現在的教育是進步還是退步,需要至少從四個緯度去看:

一,從時間的緯度看,教育是否滿足其當前社會的需要並促進社會的發展進步。毫無疑問,新中國成立至今的發展速度和取得的顯著成就,證明了過去幾十年來,教育整體上是進步的、成功的。然而,教育如同衣服,並不能總是適宜而合體,之於社會發展趨勢、快慢、需求等,往往被動而行,反應遲緩,需要更加主動、敏銳、及時、適當。中國現今正處於新的發展起點時期,正在從落後追趕的學習應用型向並行和超越的研究創新型轉變,這可從未有過、也無樣板可借鑑啊,必然整體感到敏感、迷茫、焦慮,這需要教育對未來的趨勢和需求做出反應、回應和保證,也需要國家戰略、法制和政策的回應與保證。可喜的是,這兩者都在積極並努力而行!大眾普遍並極度關注!所以,未來可期!

二,從受教育程度看,即將普及高中教育,這在歷史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巨大的進步。

三,從受教育的比例來看,雖然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跨不進高中的門坎,但幾乎是實現了全民義務教育,這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巨大的進步。

四,從人的自我認知和完善,以及家庭化、自然化、社會化程度來看,在改革開放後,受外來思想和文化的衝擊,混亂而多元化了,傳統主體弱化或崩潰,新的認知、思想和觀念難以統一和深刻。更多的人,一味追求金錢、虛榮和享樂,而將對自己、對家庭、對自然、對社會、對國家的關愛、責任和義務嗤之以鼻,拋之於腦後,不管不顧,甚至害人害己、違法犯罪。這是當今社會問題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家不滿政府和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從這個緯度看,教育是不力且失敗的。

所以,僅看到教育取得的巨大進步和成就是遠遠不夠的,而看不到未來、需求和危機,並積極採取有效的方略和行動是極度危險的,特別是處在如今的國家環境和社會、科技的發展狀態下,既有的教育體制和要求,已經漸離了社會發展的要求,制約了社會的發展進步,特別是對“人”的教育發展的作用背離了預期。

在從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向研發型人才培養的轉變過程中,教育的改變沒有跟上節奏,加上社會功利和競爭言行進入教育之中,於是亂象叢生,焦慮和成本猶如隕石直撞地球並爆發。這不是任何個人和家庭能解決的事,需要國家的策略、制度和政策的指引和支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辦法只是表面文章,並可能掩蓋和惡化根本問題和矛盾。改革需要時間,而孩子的教育從應試轉向全面素質培養,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養育觀念、知識、方法和技能的更新和儲備,也需要將孩子從一味地學習知識的時間中解放出來,將至少一半的時間迴歸於非書本知識的素養的認知、體驗和養成,因人而學、因人而教、因人而育,沒有篩選,讓每一個孩子都儘可能地走上更高的臺階,真正實現人的全面健康成長和發展。如若此,才是教育的本分和成功。


Jerryson


我是一個老太婆。我覺得我們那個年代的教育,跟現在比,我覺得現在落後了。以前我們光是老師教,沒有家教什麼的,但我們的成績照樣很好。可現在呢。沒有家教。光是老師在教室裡教。家長不請家教。這個學生的成績肯定上不去。就是上去也是極少數,極少數。我們那時。真的是全靠老師教出來的。我以前是在杭州靈隱小學的,班主任叫梁爾英。現在的班主任。跟我以前上學的,班主任相比。真是相差得太遠。現在想想。我以前上小學的班主任真是太好了。現在的班主任跟他根本就沒法比。在此。我真的要謝謝,我小學的班主任。我有好的成績,考上了杭州女子重點學校。可是沒有趕上好年代。69年響應黨的號召、去了黑龍江這邊。但是我還是很感謝,小學的班主任,很想她的。


小小小仙仙1


現在老師和過去的老師沒法比,沒有可比性,我是60後的,就我來說,學習不好小學,老師放學給我補課,晚上,因為我家窮,沒錢教學費,兩元錢學費,老師特別有耐心,星期天休,老師不休息,老師到每個學生家裡家訪,讓學習好的代著學習不好的給講課題,分小組,到時學習成績上不來老師在給補課,我在看現在的學校,在我學習班裡不好的,放在現在我也是個中專生,那時我提都提不上學習,我現在去外面辦事,讓我簽字,都以我有文化的人呢!😄😄😄


往事不堪回首194540370


對於“今天的教育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這一問題,我想從我的切身經歷與感受來談談:

1、從學習的負擔來對比

過去的孩子書包很輕,小學生的書包裡除了幾本必備的課本以外,只有一兩個小本子,還是用一張大白紙裁成32開,然後用線裝訂的。如今提倡減負這麼多年了,再也回不到過去那種書包的重量了。以前中小學課程表上都有好多“自習課”,如今的課程表上已經排得滿滿的,再也見不到以前的“自習課”了。

2、從學習主動性來對比

過去的學生放下書包後,就是幫著家裡幹活。晚上點著煤油燈,看書學習,熬到深更半夜,還不覺得苦。如今,有了光線充足的照明,學生還不想讀書。如果不是家長和老師逼著,能有多少孩子願意學習呢?過去的學生上學,早上有幾個需要家長喊起床的呢?如今的學生,早上為了不遲到,家長喊了一次又一次。

3、從創新能力來對比

過去,有小學畢業生做了教師,從小學一直教到高中,教學成績還頂呱呱的。如今的大學畢業生不一定能教好小學生。過去的中專生都能創造出一流的科技發明,如今的博士生也很難有科技創新之作。

4、從實踐能力來對比

以前的小學生,哪怕考試只考了二三十分,回到家,幹起活來,樣樣精通。現在的高中生,門門都是90多分,回到家裡,連飯也不會做。

5、從尊師重教來對比

以前,家長見到老師會說:“老師,我家孩子要是不聽話,儘管打,我不找你。”如今,家長見到孩子會問:“今天老師打你沒?要是打你,我去找他算賬。”以前,孩子要是考不好,家長會責怪孩子:“你為什麼不用功?”。如今,要是孩子考不好,家長首先去找老師:“我家孩子成績怎麼下降了?”

綜上所述,如今的教育,從表面上看,僅僅是一種“功利式進步”,即:學習的課程多了,學習的內容豐富了,學習的內容也加深了,學生的考試分數也上升了,大學生變多了。但是,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思考一番之後便會發現:學生的樂趣少了,學習主動性降低了,與社會脫節了,與生活不沾邊了,與教師更疏遠了。

我認為,在“功利式進步”隱藏的背後,是教育形式化造成的創新實踐能力的退步。大家認為呢?


孫老師講堂


是退步了,師德退步了,每個人都在向錢看齊,老師也不例外。就說我小學一到三年級的班主任俞老師,那真是好,真的是和藹可親。我是小學一年級第二學期從別的學校轉到俞老師的那個學校,剛去那一天,因為比較膽小,就不停地哭,俞老師抱著我哄我,還彈琴給我聽,還有數學老師也給我講故事。俞老師是對每個孩子好,不管是成績好的同學還是成績差的非常調皮的同學,都非常好。可惜的是她後來得了重病不治身亡,我會經常想起她,懷念她。反觀我孩子一二年級時的班主任,那真是差得太多。


秋燭依影


我是八零後,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我小時候跳皮筋,那是一個自己最愛玩的遊戲,曾經覺得,這個遊戲會玩很久,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還有那個遊戲,現在的孩子沒有時間玩,每天都去補課班,真的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了嗎,學習好的依然很好,學習不好,去多少補課班都白費,不能說現在的教育不好,我的孩子都是小學生,九年義務教育,不緊緊是老師孩子的事,更是家長的事,焦慮,現在的家長都這樣,為了上什麼補習班,苦惱,沒有自我時間,每天陪著孩子心力焦脆,我上小學的時候沒有補課的,沒有手機,沒有微信,不會時不時的看看手機,老師群裡點到自己的孩子了嗎,老師在群裡發什麼了,是什麼作業,錯過了,沒看到,會不會受到影響,,不能安靜的待著,現在的孩子都比較偏胖,沒有玩的時間。高熱量的食物,看著美味,胖乎乎的小臉現在看著好看,他們會有一天長大的,這些是否對他們身體帶來傷害,沒有好的身體,會有未來嗎,家長都是敢怒不敢言,對老師做的對的錯的,都得照單全收,稍微妥協,就去老師家寫作業,這是現在教育的悲哀,不知道,這樣的孩子長大,會都是祖國的棟樑嗎?


一切皆有可能841603


就在剛剛,晚上10:30的時候,我從學校回到了家。我的學生10:30回到家後可能還要加班學習到12點。

更讓我驚訝的是,在我辦公室裡,有一位同事的小孩,上初二,每天晚上放學就來寫作業,一直寫到10:30還寫不完。事實上,她每個週末都來寫作業。我看了看她們的作業,很多已經是我們以前高中才學習的內容。

現在的教育成為了這樣:幼兒園要學小學的內容,小學要學初中內容,初中要學高中的內容,高中要學大學的內容。大家都怕落後,因為落後就意味著淘汰。

這樣高難度高強度的學習除了剝奪了孩子的童年,除了為了選拔而選拔外,還有什麼意義呢?

更可怕的是,這種攀比式過度學習已經開始向農村蔓延。我的一個親戚的小孩,在農村一所小學上五年級,原本沒有補課,沒有興趣班,沒有過度作業。但18年過年回家,我發現他也開始上補習班了。每週末送到縣城去上一天培訓班。因為再不上補習班,父母擔心他與城裡的孩子差距越來越大。



2000年,我12歲,上小學五年級,放學後很快就寫完了作業,然後就跟小夥伴一起寫作業。

2003年,我15歲,上初二,春天的某個週末,我在河裡摸魚。

今天的孩子,會做的題越來越多了,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來越多了,但是教育真的因此而進步了嗎?


青哥說教育


本人60年代初上的小學,一年級沒怎麼學,基本上是邊玩邊學,小孩記憶好,聽一遍,看一遍就能記住了,考試一般九十多分。學習沒有壓力,算術(現在叫數學),語文,常識(自然),寫字(毛筆字),珠算等。體育設施很差,學校只有一塊球場,有兩張乒乓球檯,下課就泡在乒乓球桌旁或是蘭球場上。星期天大多是到附近郊外農田裡和水塘裡釣魚摸蝦,抓鱔魚等,晚上沒有家庭作業。現在回想起來,小學是幸福的時光。只是命不好遇上了十年動亂(文革)開始,只上到小學五年級,還差一年就上中學了。到了69年所謂復課鬧革命,66,67,68屆小學畢業生(實際上67,68屆沒有上完小學)全部進入中學上一年級,中學當時是兩年制,就這樣兩年過後進工廠的進工廠,當知青的下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少部分人恢復高中後進入高中就讀(也是兩年制),畢業以後也是下鄉當知青接受再教育,這就是60年代小學生的讀書經歷!


用戶933978120762


我上學的時候,報名學習都是自己,老師沒見過我父母。不知道我兄弟姐妹幾人!我照樣可以名列前茅。

有QQ群的年代,從來沒有一個老師建立一個QQ群,在這上面佈置作業。

有了諾基亞摩托羅拉手機,也沒有一個老師通過發短信佈置作業。

自從有了智能手機,老師連作業忙得顧不上判了。

今天家長批改練習冊,明天檢查數學作業錯題,後天老師要你考英語單詞,再過一天叫你考語文生字,國學背誦……甚至上了初中,有的父母根本不會數學題。好傢伙答案發給家長,你照著答案判卷子……初中的學生已經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家長干預過多,逆反心理非常嚴重。你自己都不會,憑什麼管我?

老師開家長會,凡是學習好的學生,都有一個肯陪伴孩子讀書的家長。學不好都是家長的過錯,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說辭一套一套的,吃不了學習的苦,你要吃社會的苦。老師管不了你,社會會給你教訓。如果成績不好,孩子一無是處。

可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學習不好的同學,也許是出社會早,早早便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過得風生水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特長。不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學霸,凡人居多。

如今的教育,讓家長參與過多,家長還有家長的責任,需要賺錢養家餬口。會育人,但不會教書。

所以說現在的教育是嚴重的倒退。

一個孩子,幾乎被學習操控,沒有為自己做主的權利。沒有時間做家務、甚至沒有時間洗自己的衣服、生活不能自理。是教育的倒退。



蒙古族女子


我記得我念小學時,第一次寫作文,心裡很慌,不知什麼是作文,也不知怎麼寫,因為家裡從沒有類似的書。最後上鄰居家抄了一篇,那篇作文是鄰居哥哥自己寫的,那是我的範文,記得裡面很多錯字,因為有很多紅圈圈。

而現在的孩子,學校裡有圖書館,家裡也會給買課外書,起碼知道什麼是作文,也能找到很好的範文。

再說老師,我上一二年級,沒老師,最後請的初中畢業學生當代課老師。別小瞧代課老師,教我們語文,數學,畫畫,跳舞,帶我們郊遊,順帶教體育,唱歌。教唱歌更逗,因老師五音不全,又想教我們唱歌,就找會唱歌老師換課,誰會什麼教什麼。而現在的孩孑,在一個班,數學一老師,語文一老師。有微機課,有美術課,有音樂課等,都有專業老師教。

唯一最相同的,竟爭仍激烈,不學習好,仍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