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農村學校留守兒童的教育教學質量?

看見的聲音


我不是一個教師,但從小就一直和教師在一起生活,而且我還是農村裡一個非常典型的留守兒童!

我大伯是一個鄉鎮中學的老師,從小我爸媽就外出打工,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歲的我,依然過著留守兒童的生活。

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質量很難提上去,原因有以下幾點:

1.在農村裡,大多數在上學孩子的家長都是不怎麼有文化的,單靠學校里老師的教育,只能說會讓孩子在無知的年紀裡多認識幾個字而已,老師很難給孩子帶來其它東西。

2.再者,很多農村的教學質量都不怎麼樣,再加上留守兒童的自由性成長的特點,他們各方面的素質很難提上去。

3.即使現在很多鄉鎮學校教學質量提上去了,由於現在智能手機的普及化和信息網絡的發達,手機信息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超過學校的教育,所以要想農村留守兒童的受教育質量提高,這是一時很難解決的,甚至可以說,如果教育方案不做出一定程度的調整,而依舊是走傳統教育路線,這個問題將會一直惡化下去。



小五記事


留守兒童一直是社會都關注,和關係的一個問題,現在由於農村的父母為了讓孩子能更好的上學,大都出外打工,他們的學習就不太好了,那麼怎樣才能提高留守兒童的教學質量,和學習呢?以下是我的建議


1.是在“代家長制” "寄宿制" “保育制”等研究的指引下,進一步探索有利於留守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模式。相關研究已經發現這些方法在減少父母外出對留守兒童產生的不利影響方面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2.學校要切實加強留守兒童的關心和監護。 一方面可以建立專門的留守學生檔案,定期與其父母進行溝通,有條件的學校應開設心理健康課程,或者設立心理諮詢室,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心理變化,提高留守兒童對自己的心理調節,和控制能力,進一步幫他們健康成長。



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利於克服留守兒童克服留守情景。

3.學校要引導留守兒童辯證的看待留守情景,在困境中學會自尊,自強,自信。已經進入留守情景的兒童應該在老師和家長的引導下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在學習之餘勁量多與同學交往,在理解父母打工選擇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獨立性,增強生活,學習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

喜歡本文朋友,請關注點贊 麻煩大家了



趙四看世界1201


提高農村學校的教學質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提升留守兒童的教育質量更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艱鉅任務,這個可不是隨便說說這麼簡單。

17我們這邊教育上大搞均衡創建驗收,每個週末都加班,整理各種各樣的資料,表面上看形式一片大好,空調,一體機,多媒體教室,美術室,音樂室,舞蹈室,心理諮詢室……各種功能用房,但是實質上呢,檢查過後,這些只是形同虛設罷了,音體美課程照樣開不全老師們上課也並沒有多大的變化,教學質量上並沒有多大的變化。

再說一下留守兒童,農村的留守兒童現在逐年增加,父母不在家,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沒有很高的意識,感覺多掙錢就是對孩子好,爺爺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負責照看,有一些老人的年齡偏大一些,在教育孩子這塊起不到實質的作用。對於這類孩子,村委會,在外的父母,學校的老師,以及社會力量都應該多一些關注和幫助。


莞爾手工坊


從2004年離開上海投身農村教育實踐,結合城市和農村不同的特點,發揮農村孩子特有的高情商,愛商和逆商的優勢,抓好智商培養,我認為可以做好以下幾點。

1.迴歸教育培養人的最終目的,減少小學考試及年級,學科劃分,更多地引入全科教師,以及古代私塾因材施教的模式。讓一位教師發揮位教師作用,並給兩份或三份工資的總收入,可以跟教學質量掛鉤,重賞之下必有好老師爭先去農村創辦自己的教育事業,讓雷鋒也有好報。

2.就近辦學各村獨立,把幼兒啟蒙跟小學學習結合,不分年級,以知識掌握情況分組教學,重點加強學習興趣培養,由鄉鎮聯校提供足夠圖書和教學輔助設備,可以分期逐個檢查不同孩子的閱讀,思維,自學能力,以及學習興趣,按質量象抓企業管理一樣嫩教學質量,也可以外包私企去農村辦學。

3.大量引入人工智能教育,把育人與人工智能教育相結合,讓家長放心,國家放心,學生開心,讓有限師資用在刀刃上,並調動老師積極性,象互聯網企業員工一樣,加班加點全心全身撲在教學上,跟留守學生同吃同住,給孩子一個家的溫暖,並且開通視頻通話,讓孩子和父母想見就見,想說就說。


五峰新私塾


如何提高農村學校留守兒童的教育質量?確實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因為,這些留守兒童的父母大多都出去打工,一般都由爺爺奶奶在家照顧,自然教育孩子的責任都落在學校和爺爺奶奶們身上。致於學校教育方面,國家己採取了一些相應政策;比方說支教等措施,給學校提供一些相應的硬件設備等。但對於留守兒童的學習質量也沒有什麼好的措施可行。我認為;一,學校老師要加強重視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傾斜力度,想要讀好書,先要做好人。只有讓這些留守兒童有了一個讀好書為了報效祖國的愛國心,同時也為自已以後方便就業打 下良好的基礎。學校老師的德育教學很重要,加強引導顯為突出。二,作為父母在外打工,空餘時間不能只玩手機,要利用手機的便捷平臺,多跟兒女溝通,現有視頻交談又方便省錢,加強遠程教育。要說明父母在外打工是為了兒女讀好書,給家庭改善生活的重要性。又要教育孩子服從爺爺奶奶監管,在校要聽老師的話等等。父母有長假有條件的要回去給兒女溫暖,不要一味玩手機,曾有兒女抱怨父母回家愛手機不愛兒女的報道,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兒女的偶像是父母。再則,就是父母和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的溝通特別重要!這樣可時時掌握兒女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採取措施加以糾正。總之,多方面配合是提高留守兒童學習質量的根本所在。


鷹緣3


留守兒童,如今咱們國家的一大社會問題。也是無數個家庭的辛酸和無奈。

如何提高對他們的教育,不是簡單就能解決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要有國家的大力扶持與幫助,出臺一些相應的制度。

如今各村的小學入學學生已經越來越少,可以選擇在各地鄉鎮集合優質教師與教育設施,集中教育孩子。

提高鄉鎮教師的工資,部分國家補貼,一部分由當地財務部門自己解決。

解決教師住房和婚配,讓其落家於當地,對當地產生歸屬感。那麼教師的問題就解決了。

父母如果能留一個最好留一個,由父親或者母親帶著上學。父母兩人一主內,一主外。

可能一年下來掙不了錢,或者說一家人下來花完了,但為了孩子也得付出一些代價不是嗎? 最好的辦法還是帶著孩子吧,無論多累多苦。

少生一個,帶在身邊上學吧。這是最好的辦法。


清風舞流霞188


大家好,我是農民小紅,留守兒童在農村很普遍,提高留守兒童的教育教學質量,除了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還要創新教學方式,找到更適合留守兒童的方式,讓孩子們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現在智能手機比較普遍了,孩子們也會貪玩手機,耽誤學習,這也需要父母配合孩子的爺爺奶奶,老師,一起給留守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這是我的一點點小看法。關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有啥更好的建議呢?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討論。


農民小紅


這是個無解的題。

我在鄉村任教多年。幾乎期期都遇見留守兒童。有的有長輩帶著。有的根本就是孩子獨自一個生活(我教的是初中哈)。孩子上學,三天兩頭不見人影。電話聯繫不上的情況經常。班主任一般都是親自上家去找。他們能到學校來就不錯了,學習提高的事,就別想了。能安全畢業就好。。


lwy1968香杉


留守兒童,就是那些父母不在身邊,在家裡放學後疏於管理的孩子。對於他們的教學管理有兩點。

首先,在學校,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對這些孩子要特殊對待,特別關心,他們缺少的是父愛和母愛,心靈的感受能力是敏感的,男孩子,由於沒有父母的管理,極易產生厭學情緒,多數沉迷於網絡遊戲,和不良嗜好,作為教師,多觀察,多關心,把這樣的孩子和學習好的,品德好的孩子安排在一個座位,有什麼樣的環境影響,是非常重要的,及時誇大他們的優點,賞識教育非常重要,培養他們的管理能力,在班裡安排一定的小幹部,他們因為收到重視而努力。女孩子,比男孩缺少安全感,她們會尋找這樣和那樣的夥伴,包括男生,她們需要傾訴的對象。“早戀”是一個嚴峻的問題,這樣的情況發生,對孩子學習,產生很大影響,多年的經驗,處理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字,“愛”像父母那樣去關愛,生活中,學習中,無微不至。當然,談話,講道理,擺事實,找家長,……還有必要的手段,讓學習好的同學,思想上進的學生做她的好夥伴,影響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很有效果的。

至於學習成績的提高,有了上述的努力,學習成績就不是問題了。

其次,在家裡,沒有父母的管教,特別是週末,5+2=0,也就是我們說的上學5天,休息兩天,學生啥都忘了,可是我認為,休息,就是放鬆孩子身心的,關於作業,一個能留作業的老師,從不是好老師。我們可以給他機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有助於他們成長,週末我們可以安排一些活動,比如去老人之家,去社區打掃衛生,去爬山,去做個社會調查,去幫爺爺奶奶幹農活……

總之,教育不是一味的空喊,成績,質量。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孩子的思想問題,前途理想教育,學習成績,質量遊刃而解。

一個代課教師的手記

家訪事半功倍。








麥妞萊弗


留守兒童的教育非常艱難。要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體貼他們,使他們感覺到溫暖。在學習上,要科學的靈活機動的運用好教學原則和教學方法。留守兒童一般在感知階段,思維能力各不相同。一般要用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的原則,鞏固性原則和因才施教的原則。重點要用練習法,測驗法和輔導法。教師本人還要有足夠的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