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球員為什麼基本功差?

戰鬥最後的勝利


這個問題就是一句話,一切不通過實戰來完成的培訓都是耍流氓!

不能說國足,這裡只說中國球員的基本功差,其實都在在實戰對抗中發生的,你讓國足去踢個市隊,基本功比一般人好太多,打得比巴薩還巴薩!

在足球正式比賽中,在高強度的對抗下,就好像身上時時都揹著一個50斤的負重,你想正常帶球傳球,對方不會讓你那麼舒服的,三到五個人的高壓圍搶會讓你崩潰,豈止是懷疑人生。

你看這屆亞洲盃上的越南就知道了,越南的基本功技術盤帶搶點不可謂不好,但是就是缺了最致命一項,身體強度,基本每場比賽都在死守,玩命的拼,如果越南後衛,中衛,中鋒,這三條中軸線的位置都有身體力量強度超過185米的話,我想越南就不會踢得那麼辛苦,日本也一樣,日本隊在跟伊朗的比賽中在進球前被壓制得很辛苦,上日本球員跟不敢跟伊朗球員一對一,只有依靠傳控才拿得住球,在進了一個球之後場面才扭轉過來。

日本足球當初在亞洲崛起的時候,對打力量型球隊也是很害怕,像伊朗澳大利亞這一類的就碰得比較少,都是在重大賽事裡才遇得到,後來日本隊在吃了很多身體力量的虧之後,日本足協重點安排了選擇很多力量型的球隊,特別是歐洲的球隊,在客場或者是中立的場地(這一條很重要)進行了專門的熱身賽,去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現在才有一個很好的基礎。

中國國家隊的熱身賽本來就有很大的安排問題,中國足球的安排者想贏怕輸,都拿熱身賽的成績當遮羞布,很多比賽都是安排在主場進行,花大價錢請不同的球隊來比賽,但是有針對性質的少之又少,其實中國隊的實戰問題很明顯,就是怕身體對抗,這是40年來中國足球過不去的一道坎。我一直覺得中國隊都是吃虧在國際比賽經驗不夠這一條上,比如打伊朗和韓國這一類快速和力量都具備的隊,從來都沒有進行過專業有效的熱身。你們看國足是基本功差,我看國足就不是了,就是在高速對抗的過程中,明顯的經驗不足。

再來說西班牙和日本這一類球隊的傳控打法,傳控是對付力量拼搶足球的一種方式,但是也是少不了對抗的,不用幻想在沒有對抗的前提下去打技術球,對抗也是一門技術。西班牙中場沒有布瓷克瓷,皮克,拉莫斯,科斯塔,你讓哈維,小白,席爾瓦去對抗,一樣也守不住,特別是前鋒感覺最明顯,莫拉塔的替補上場作用是很明顯的。

像伊朗澳大利亞這種,就是天生人種問題了,天生不用去訓練對抗的,一跑起來就壓死人,所以我覺得,中國的球隊,真的應該多選擇這種類型的球隊去熱身,在實戰中去提高自己的意識和能力,為什麼蒿俊閔不怕伊朗的對抗,而且在對抗中能夠自如的分球盤帶,這是跟他前幾年在德國沙爾克04做飲水機管理員是分不開的


leoliu劉


我81年的,現在37歲,10歲左右開始踢球,那時候條件艱苦,連塊像樣的場地都沒有,最開始接觸足球,啟蒙教練是我的老師,他是乙級球隊的退役球員。我高中時期獲得市級中學生比賽前三,並考取足球國家三級運動員,得到高考加分。後來高中畢業也考慮過進體校學習足球專業,因為在那個年代,要想成為職業運動員,體校對於偏遠地區的孩子來說,幾乎是唯一的出路。但因為身體瘦弱和家裡經濟困難兩個原因沒去成。工作以後一直在搞業餘足球隊,我們十年前曾經一度被岷江音樂臺冠名,曼聯餐吧贊助,也和魏群、姚夏他們老友隊經常在川大切磋,直到現在也沒有放棄踢球,仍把足球當成鍛鍊身體的運動。我身邊也有職業球員的朋友,其中有人去過國米青訓營,和王永珀等人是同學,具體名字不便透露。

就我對中國足球認識,談談我的見解。



當然,我們不能偏題,此命題是為何中國球員的基本功差,但造成這種結果的還是中國足球的幾大弊病。

第一、體制。

中國球員的選拔是完全混亂且無序的,有人說,14億人都選不了11個優秀的球員上場比賽,其實民間踢得好的大有人在,而中國的梅西在賣保險,中國的C羅在搬磚,這真不是個笑話。他們不但報國無門,沒有出路,而且從小得不到系統的培養。直到最近十年左右,民間足球學校才逐漸放開,但就我對成都明宇足球學校和恆大足校的瞭解,他們真的不是一般的家庭能上得起的。歐洲有系統的青訓系統,美洲可以選拔那些窮人家的孩子踢球掙錢,而中國的家長大部分的思想是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另外,黑哨、打假球、暗箱操作、錢權交易等等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而我前面提到去過國米那個朋友,他告訴我以前在青年隊的時候,有隊友的母親不惜以陪教練睡覺,只為孩子能踢上主力。中國足球其實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黑暗。這樣的選拔制度,何談基本功?

第二、體質。

直到最近還有人說,中國人沒有歐美人高大,沒有黑人體力好,並不適合玩足球,甚至還有人提出“人種差距”論。我的回答是,我不求中國隊成為世界一流,成績參照鄰國日本隊即可。我前面提到,很多年前,想進職業隊,體校是唯一的出路,而進體校,身高是硬性標準,體力、體重什麼的其次,至於技術、天賦通通不論。因為選材,中國足球走了很多年的彎路,縱觀中國足壇,大部分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角色。這樣的選材標準,何談基本功?

第三、社會。

當我們球迷在謾罵中國足球的時候,我們為何不反思一下自己呢?中國足球不正是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嗎?急功近利且浮躁,沒人有耐心踏踏實實的做事,更沒人踏踏實實幾十年如一日的做事。足球這個體育項目很特殊,不是逼一逼趕一趕就能追上來的,需要大量的基層工作人員許多年的付出才能出成果,即使偶有一批優秀的球員湧現,任何一段時間斷層,又會被打回原形。如今的中國足球,被標以政治標籤,各大房地產、國企巨鱷都想在金元政策下,以最快的速度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樣的社會環境,何談基本功?

第四、足球文化的傳承。

看看中超比賽的看臺和歐洲五大聯賽看臺,你知道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嗎?中國球迷大部分都是眼鏡並且大腹便便,而歐洲球迷冰天雪地可以赤裸上身為球隊吶喊助威。前段時間曼城歐冠主場被利物浦淘汰,比賽結束,看臺上一個幾歲的小球迷含著淚久久不願離開,這是一代又一代的球迷將精神和文化傳承下去的結果。而我們的球迷,稍有不滿意就喊sb,就喊下課,缺乏耐心,更缺少一個球迷起碼的素質。不懂球跟著別人瞎起鬨的大有人在。沒有獲得足球文化傳承的球員,何談基本功?

第五、青訓到底缺失什麼?

恆大估計至今也沒搞清楚,為什麼恆大足校多年來一手培養的精英,即將出成果的時候,卻在U17國際冠軍盃的比賽中,被歐美球隊打得體無完膚。恆大的小球員,是中國同年齡階段的佼佼者,也打破了前面提到的人才的選拔制度,那麼為何差距還是那麼大呢?我們的視線暫時回到成年隊:我接觸足球二十多年,我們看過羅納爾多最後時刻痛失意甲冠軍時痛哭流涕,我們見過巴蒂世界盃被淘汰時傷心欲絕,我們見過歐洲盃C羅因傷下場時淚如雨下。足球是項熱血沸騰的運動,應該充滿激情和鬥志。且不論挺著奶油肚的郜林、單刀總不進的武磊之流踢得如何,至少在世界盃預選賽和亞冠被淘汰出局的時候,他們的眼裡是空洞無內容的,沒有求勝慾望,沒有絲毫的榮辱感,這才是最致命的。回過頭來說說小球員,恆大足校裡的小球員家底都不菲,一幫至少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踢球,如果沒有很強的自律能力,很難有強烈的求勝慾望,更不要說國家個人榮辱感了。這些小球員,從小父母就生怕受傷吃苦,長大即使踢球這條路走不通,還可以有很多選擇。這樣的球員,連精神追求都沒有,何談基本功?

中國足球,沒有合理的制度,更沒有良性的環境,“天下熙熙,皆為利往”,中國球員何談基本功?


國旅自駕


不請自來

7歲開始踢球,後面成為職業球員,目前在從事青少年足球青訓工作,經歷過足校以及俱樂部歷程,就對這個問題說點自己的看法。


看了幾場國足在亞洲盃的比賽,跟輿論普遍的觀點一致,國足現在的水平進入8強是一種剛好的定位,再往前確實難,跟伊朗以及韓國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而是全面的落後。尤其對伊朗的比賽,我們的失誤導致了丟球,可以看做是別人沒法力,我們自己就輸了。


其實如果說難道國足基本功真的很差嗎?

足球這項運動還是挺難自學成才的,可以踢一踢野球,但真要上升到一個高度那必須要經過專業而系統的訓練。就拿籃球來說,從沒有打過籃球的人馬上可以上手拍幾下,但是真沒接觸過足球的人真要上腳顛球的話簡直是難於上青天。當然,我不是否定兩種球類之間的難易度,而是一個用手一個用腳,雖然都是四肢,可從靈敏度和感知度都差距甚遠。


那一名職業球員一生我是沒統計過,但幾萬次的停球是基本的,因為比賽中一切技術動作的開始都是停球先來,會不會踢看一下停球就立馬見分曉。像小羅那種球性達到極致的球員,身體已經和球融為一體了,所以才有那種神級操作,停球動作舒展而帶有磁性,很像吸鐵石一般。


可國足的球員都是職業的,難道連停球都做不好嗎?

看看馮瀟霆和石柯兩個中衛的停球,可能後衛在技術方面確實糙了一點,不至於像西班牙和巴西的後衛那樣。可怎麼會連基本的停球都失誤連連?說到底,還是心態的問題。這種大賽,球員的心理壓力極大,如果參加的少,那出現技術失誤也見怪不怪,不見得每名球員都是大賽型。就像卡里烏斯一樣,那種球在訓練中完全沒問題,可到了歐冠決賽的賽場,心態一崩盤基本就涼了。


那你想說是不是為國足在開脫?其實一點這個意思都沒有,中國球員基礎差的事都不是一天兩天了,誰都看得見。想想小時候,我自認為技術還算嫻熟,三年級就可以在一平米範圍內巔球500下,然後是12個部位的連續顛球,對停球、傳球、帶球這些基本動作都沒問題。


你說真的沒下過苦功夫是不可能的,可是,為什麼後面覺得還是不夠用。說到底,沒有科學的進行訓練。因為教練的水平也確實有限,他的能力是他的教練教的,那自然也是這麼教我們的。因為一個技術動作的形成從會到熟悉運用是兩碼事。


還是拿停球為例子。原地腳弓的停球很簡單,因為觸球面積最大,所以也是比賽中運用最多的停球方式。可你原地停好500次,和運動中停好500次就是兩碼事,然後在有人防守中停好500次又是一碼事,到最後在激烈對抗中還能把球停的像原地那樣又是一碼事。


足球講究技術動作,確實是這樣。基礎練習要不斷加強,但那時候教練不會告訴你為什麼用腳弓停球,不會告訴你腳弓觸球面積大,是最穩妥的停球部位。更不會說,停球和下個動作鏈接起來是為什麼。也就是你只知道腳弓停球是對的,但不知道為什麼要腳弓停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看似肌肉形成了記憶,可那是死的,是熟悉之後每個人都能做到的。


踢球看似是用腳在踢,但實際呢大腦才是最關鍵的。看看伊涅斯塔的踢球方式,他停球的那刻已經想好了下個技術動作要怎麼辦了,有的時候是把停球和運球結合在一起,整個過程渾然天成,自然又合理。看看我們國足是怎麼做的,先把球停好,停到了原地,然後抬頭觀察,人呢人呢,怎麼沒人接球。早幹嘛去了,在停球前其實就已經要觀察了。


不然防守球員怎麼都抓不到哈維,抓不到齊達內,你過來的時候,我已經想好了下一個技術動作,這就是差距。就像小時候的課文賣油翁,那個活說實話誰都能來,畢竟油桶是靜止的狀態,只是熟練就好了。可是你讓賣油翁跑起來操作一把試試,或者無氧折返跑兩個來回再滴試試,如果這個時候還能準確無誤,那才是練到家了。


足球是一項綜合運動,絕不是死練就行。我平時在教學員時,就不會再像我的教練教我的那樣,你只要原地停球就好。當然,停好是基本,可是要時刻提醒孩子學會靈活運動,以及為什麼要這麼停。假設在右側有人在防守,這個時候你要怎麼停?難道還用右腳嗎?難道還要往前嗎?肯定要先選擇護球,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向來完成。


我一直都不覺得中國的孩子笨,甚至我們的孩子更聰明,也有很有天賦的球員。當然,在這裡就不扯整個中國足球的現狀,那會沒完沒了了。就說基本動作,就說一線的教練員。我見過德國的教練的訓練方式,那對細節的掌控是我從未見過的。5V5的小比賽,隨時叫停,叫停不是講這個戰術如何,而是說你正面已經有防守球員的情況下,你接球這下應該怎麼處理,是哪隻腳接最合理,接完以後怎麼處理,如果想要過人是不是可以把停球和帶球放在一起。要怎麼提前觀察防守球員的站位等等。


就像齊達內那樣大師級中場,哪個不是需要提前觀察,然後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來踢球。所以看齊祖踢球很舒服,舒服在哪,就是合理啊,像教科書一樣。而且齊達內非常善於卡節奏,他又不是像梅西速率很快的球員,更多都是提前判斷防守球員要去哪個方向,然後在對方重心轉移的那刻就已經往反方向去了,你再跟上來,我急停,總是提前你一步完成擺脫,所以你抓不到他。


最後,還是想說我們需要好的教練員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用最科學的方法來教授,放棄以往一些固定的思維。NBA也不是成天比賽,都是模塊化訓練,詹姆斯還跟拳擊教練練習,為的是什麼,就是玩好腳步,因為拳擊特別注重腳步的移動。這都是運動項目之間的互通關係,都會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大臉看球


國足中很多的球員基本功確實很差,或者說他們整體的基本功就差,所以這才出了一個球能停出去幾米的笑話。那麼國足球員的基本功為什麼差呢?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國足的基本功為什麼差?

第一,家長的問題。長時間中國男足的朋友應該有這樣一個感覺,其實十幾年之前的國家福還不是特別差,我們還打進過世界盃,而且在亞洲也曾經是一流球隊,最近一些年中國男足越來越差了。這裡面就有家長的責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是越來越不願意讓孩子吃苦。有一些孩子自己說喜歡踢球,家長也給送體校去了,但是到了體校訓練就好就受不了了,教練說幾句也要哭了,於是給媽媽打電話,家長就接回去了。所以慢慢的體校也想明白了,我要是太嚴格那就沒人來了,乾脆我也降低要求吧。於是訓練水平就越來越差。


第二,足球環境的功利。在足球最先進的歐洲,15歲以下的孩子每天都是在練習基本功,一遍遍的夯實,讓孩子的基本功越來越好。但是中國足球的環境過於功利,他們需要讓孩子們去參加比賽拿到好成績,這樣才能夠體現出訓練的效果啊,我們知道練基本功是長遠的事情,很難馬上提高成績。於是這群教練就讓孩子們練體能,讓他們跑,教他們踢球的技巧,這樣確實會在短期內提高成績,但是基本功就一直不練了,這群孩子成為了職業球員之後基本功還是很差。


第三,中國足球人口少。任何體育運動都需要天賦,足球也是,一個沒有天賦的人再怎麼練他也註定平庸,這一點在體育運動中尤為突出。可以中國足球的天才都被扼殺了,現在有幾個家長讓賽季練球啊,中國目前的註冊的足球人口只有7000多人,所以現在的情況是隻要這個孩子體能個身高比較好,那麼體校就讓他練足球了。其實這裡面的一大批人沒有天賦,他們也不是真的熱愛足球,慢慢的練著練著大家水平都差不多,也沒有競爭意識和好勝心,誰也不願意努力。沒有天賦又不努力,這群人以後就成為了國家隊的成員,他們都不是基本功不好,是什麼都不好。


目前來看誰也救不了中國男足,只要提高青訓水平是唯一的出路,足球還是要從娃娃抓起。


銳理體育觀


首先,我們青少年對待足球的定位有問題。去年造訪曼城俱樂部精英學院的時候,恰好看了一下他們9歲以下球員的訓練。因為曼城梯隊最小年齡的編制是U11,所以U9的球員只是進行培訓。

在訓練中,每個小球員做動作都一絲不苟,教練在知道小孩子訓練的時候都會用嚴厲,甚至有些嚴苛的口吻去發出指令。而當兩個小隊員相撞倒地的時候,兩個小傢伙都在第一時間爬起來繼續去追趕球,沒有鬧、沒有抱怨,更沒有哭。

這時我身邊的北京市足協的青訓教練們都感慨不已。一位曾帶出多位國青國腳的教練表示,自己的青訓班就跟“減肥班”沒有兩樣,球員們嘻嘻哈哈地打鬧,每節課用於維持秩序的時間就要浪費1/3,還談何打磨技術。而球員摔倒以後,不掉眼淚是不可能的。球員家長會第一時間衝進場去噓寒問暖。而在訓練中你要是像英國教練那樣的訓話口吻,估計你會被一群小皇帝的家長圍攻。

其次,我們的足球過於功利,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給領導們臉上貼金的項目、更是地方隊教練升值加薪的項目。所以我們的球員很小開始,原本是打造基本功、雕琢技術的年紀。卻在一遍遍地練體能、跑戰術這些比賽中更容易取得勝利的“成功學”。這樣就導致了我們的球員到了青年隊的時候還是很粗糙。

還有一點,就是改年齡。不只是全國比賽,甚至是省內的比賽。教練都會要求小球員們虛報年齡,以大打小。試問以大打小,還需要技術幹什麼,直接簡單粗暴地“推土機推進去”就完事了。

最後,我們的教練本身就沒有想過要練好技術。這些教練自己就是從刀耕火種的年代過來的,在挑選球員的時候都會選擇能跑能跳的、個高體壯的。而類似以前國奧隊黃勇這樣身體瘦小的技術流,在青訓階段就會被淘汰。

歐洲的教練的共識就是:15歲之前是個人基本功和技術的打磨期。這個階段,孩子技術沒定型、身體也沒發育完全,甚至不要給他們固定自己要打的位置。當他們技術成型之後,再灌輸戰術之類的東西。

說一個我小時候的事吧,我青訓教練是八一隊退役球員。練我們這些十來歲的小孩,最狠的一招就是拿球開個大腳,然後讓你去追,自己拿著秒錶在那算時間,超過預定時間幾秒,你就去跑幾圈。

試問,小球員的精力全放在這上,能練出好技術才是見鬼了。


快意體育


所謂的環境,是指中國足球並沒有形成一個人人喜歡足球、愛足球、踢足球的氛圍,或者說文化。比如巴西、阿根廷以及歐美一些足球強國,孩子在參加青少年訓練之前,就經常踢球,而不是像我們的孩子,要上興趣班、補習班,卻絕少有家長讓自己的孩踢球。

據報道,一些足球強國的小孩,不管是富有的還是貧窮的,從小就能夠把足球玩得好象球粘在自己腳上一樣。其實,這跟外國人看中國人打乒乓球一個道理,經常打、天天打,一有時間就打。即便與體校或者專門訓練的同齡人相比打的不是很好,但在從未進行過這方面運動或極少打乒乓球的外國人看來,這已經是非常高的水平了。

等孩參加青訓,接受教練的正規培訓時,真正的災難可能才正式開始。由於中國足球歷來水平低,教練員的能力、水平可想而知了。再加上中國的孩子由於普遍沒有從小養成對足球強烈的興趣,教練更不可能“慧眼識英才”般把他推薦到更好的環境,從而得到更好的培訓。

恆大、上港、國安、魯能可以說是國內最好的俱樂部了,但這幾支球隊中的本土球員的水平,依然存在非常多讓人吐嘈的地方,停球時可以停到5米開外、傳球時傳不到接球者想要的位置(沒有提前量)、控球能力差,一對一過人能力差,甚至根本過不了,射門沒準頭等等。有的體力好技術不行,稍有點技術的體能又跟不上。等到悟出點道道來的時候,年齡卻又增大了。

這些球員退役之後,如果沒有再經過高水平的回爐培訓就直接到基層當教練,又怎能教出好的學生?有的教練(上幾代)就是從站著踢球、靠身體吃飯過來的,他們本身技術粗糙、球風球品又差,有的教練甚至教球員“踢翻他”、“放倒他”,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只能是一代不如一代。技術動作都如此,戰術素養就更談不上了。

現在的教師,除了專門師範畢業外,還要有教師資格證,才能上崗。而在師範學校裡,除了學習大量的綜合知識外,還要有如何當好一名教師的課程。一般來說,師範生在高考時成績雖然不是最好那一類,但卻是同檔次中的中上水平。也就是說,他們的基本功是相當不錯的,到了師範學校,又經過幾年的專業培訓,出來當教師當然大部分就比較稱職了。


足球也是這個道理,如果基礎不好,教練又差,如果球員個人本身再不努力刻苦訓練,想得成為一名優秀的足球運動員,那就絕對不可能了。


久古gg


過去有句老話這麼說,看《三國》流淚完全是為古人擔憂。如今我想把這句話改改,看中國足球生氣,簡直是自尋煩惱!



毫不客氣地講,如今大部分中國職業球員的基本功就連我們當時那些八九十年代的業餘愛好踢野球的都不如!



每當看到這些職業球員,甚至國足球員在場上比賽時,傳球停球,跑位穿插,互相配合,起腳射門等等處理球的技術動作和球感意識,簡直看不下去。沒辦法,這是特定時代與特定環境造就的結果。有時甚至會認人極為悲觀地懷疑,再像這樣發展下去,中國足球隊永遠都進不了世界盃賽場!



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的球員如此狀況呢?

中國球員不單只是基本功差,意識差,更糟糕的是鬥志也差,品行更差!也許我們這些業餘愛好者並瞅不準真正的原因所在,但憑多年來觀察的直覺來說,應該還是深有感觸的。

大家都知道,練習足球基本功是非常艱苦並且是十分乏味的,球員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意志和遠大的理想抱負是很難認真堅持的。看看他們個個一身的懶肉,再看看其他國家球員的肌肉就可見一斑,說明問題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功利足球時代,是一個金元足球時代,更是一個玩貓膩足球忽悠觀眾球迷的時代,假如他們一個個能有紮實的基本功以及飽滿激情和昂揚鬥志投入到賽場上,那反而就不正常了,更是讓人覺得奇怪了!

真心希望下屆世界盃預選賽時,國足隊還能跟敘利亞隊之類甚至越南隊之流分在一組,看人家怎麼收拾,我很喜歡看打臉的情形,同時也希望各家媒體千萬不要筆下留情,因為這個對中國足球有害無益!


巖崖水滴


反觀國內的足球環境,從孩子開始就已定好了目標,盡一切可能進入俱樂部或國家隊,速成班裡出不了英雄,有些父母甚至心疼孩子因為練球而受得苦,更多的家庭根本沒有能力讓孩子練足球,玩得起足球的家庭,也能玩得起這世上差不多的奢侈品。對於千千萬萬個家庭來說,即使孩子多麼有足球天賦,也只能望球心嘆!

對於一項普通人玩不起的體育項目,怎麼能指望振興足球呢!玩到現在,我們突然發現足球不同於乒乓球和羽毛球,不是以舉國之力培養幾個尖子生那麼簡單,足球的精髓在於它的泛眾性,讓更多的青少年參與進來,街頭巷尾能習慣有孩子們在踢球,用絕對公平的態度選材施材,泱泱大國,十四億人口,卻找不出十一個會踢球的?

說到基本功差,其實並不複雜,足球並不普及,足校出來的也就跟別的足校踢幾場,然後等歲數合適後想辦法進入俱樂部,再想辦法進入國家隊,大家也都看到過球員被足球擊倒的情況,國足誰帶球過人?誰盤球沾身!誰又能接住一個來自十米以上的球?不是球飛走就是人跑空,這樣的個人技術還提什麼足球技戰術?裡皮救不了,神仙也夠嗆。





邊陲後主


討論國足的基本功差,就要先知道為啥歐美球員、甚至日韓球員的基本功好呢?



國外球員一般分兩種培養方式,以歐洲球員為代表的成體系的青訓系統,從4-5歲開始一直到17-8歲,根據年齡逐級進行不同的足球興趣培養和針對性訓練,基本功打得非常牢固。日韓也是學習歐洲的代表。

而以南美為代表的前期散養式+後期俱樂部專業培訓,南美球員大多是窮人孩子,從小在街邊巷尾光著腳踢球,有一定天賦和水平的才會被南美俱樂部球探召入球隊青訓進行專業訓練,太多人屬於自學成才,所以各種技術更花哨,但基本功也都相當紮實,因為足球人口基數太大都屬於千里挑一的。

而中國球員首先基數就很低,可選的苗子就那麼些,基層教練水平也不太高,從底子上就無法與歐洲相比,而踢球的孩子也沒什麼太高的夢想和追求,自律性也不強,整體氛圍也不積極向上,都是踢出點成績就開始聲色犬馬了。

所以誰會像貝克漢姆那樣訓練結束還加練任意球?誰又會像C羅那樣自己會時刻加練力量?誰又會提高自己的基本功呢?


體育侃侃侃


有兩個高考學生,一個人在高考比較簡單的省,高考能進985名校,但是換到其他省可能就進個二本。另一個人在高考大省雖然他如果在高考簡單的省份可能進個985,甚至比前者高考分數更高,但是因為在高考大省,所以最後只能進二本!四年後,一般而言那個能進入985的高考簡單省的學生能力更強一點!並不是那個高考大省的學生能力不行,而是因為那個高考容易省的學生每天接觸的人都是牛逼人,跟他們天天競爭,導致自己最後牛逼了,而另一個高考大省的學生,進入一個二本,而導致每天接觸的都是相對不那麼優秀的學生,所以被拉後腿的,反倒下降了!這和現在中超聯賽一樣,一個隊七個本土,一個亞外,三個非亞外,7比4,本土球員更多,而且外援的替補名額幾乎沒有,導致外援無競爭,國內球員只要超過國內球員就沒了壓力!外援會被內援拉低水平,內援也沒有啥變化,一滴墨水滴進一杯水,也很難讓這杯水變成墨水,如果一定水放進墨水裡,這個水也會被變成墨水!中超為什麼不能允許可以上場七個外援,並配四五個外援替補,內援可以是上場四個及以上,替補比例!這樣,內援每天跟外援對決,就像把個普通學生扔進清華,四年後,絕對也不是個庸才!而那些無法繼續在中超踢球的,就要去中甲踢球,拿不到那麼高工資以後,他們也就有了壓力!就只能想著如何踢好球,而不是一些有的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