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都包括哪些“基本功”?

柳侍墨


攝影的基本功,如果展開了講,可能會很枯燥,也很複雜,為了讓剛剛涉足攝影的愛好者,簡單明瞭的知道攝影的“基本功”,我就撿最重要也最關鍵的來說,主要包括以下4個方面的基本功:

1、熟練操作相機

知道光圈、快門、感光度等基本參數都怎麼調整。因為拍照,相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會玩相機本身,才能談得上體驗攝影帶來的樂趣。

2、構圖

構圖就是怎樣才能拍攝一張具有美感的相片,構圖水平的高低,往往也是區分攝影水平高低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3、觀察生活、發現美

熱愛生活,觀察生活,生活是各種形形色色精彩照片最好的來源,只有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做個有心人,勤觀察,多拍攝,才能挖掘和發現很多美好的畫面。否則就會覺得無照可拍,無影可攝。

4、後期修圖

攝影修圖對一張看似普通的照片來說,會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一張很平淡的照片,經過後期處理,會更加生動醒目亮眼。一個圖片處理高手,甚至可以化腐朽為神奇,讓一張廢片成為一張傑作。

以上四個方面,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最基本的要求。


攝影人人拍


攝影首先區別於普通照相。照相是利用相機或手機等成相器材將拍攝對象變為視覺圖像的一種方法。照相的技術含量要求不高,任何人甚至動物只要能按下相機或手機快門,均可成像。而攝影則是好的、高超的、精湛的照相技術的昇華,屬於藝術表現範疇。是伴隨著傳統攝影技術的形成和發展而產生的攝影應用科學,它以光學、化學和電子技術為基礎,在長期的攝影實踐中形成的一種與繪畫藝術等並列平行的新的藝術門類。

要搞好攝影這門藝術,首先要有非常敏銳的美的感知能力。如果是美盲,再珍貴的美景、美人、美物,拍攝者都無動於衷,那無異於暴殄天物,浪費資源。因此,一個好的攝影者首先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挖掘美的好眼睛、好眼光、好眼力。我國幅員遼闊,四季分明,山河壯美,地域差異性很大。有山川、河流、湖海、平原、草原、沙漠、沙灘、溼地、戈壁、丘陵等千奇百怪的地理地質地貌!五十六個民族不同的民族習慣、服飾、傳統、文化、民俗。有數以萬計的珍希動植物、海洋生物種類!四季氣候的變化,朝夕光線的不同,對廣大攝影愛好者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與取之不盡的素材寶庫!

其次要對攝影的工具即器材運用精熟,性能瞭解透徹。比如微距和長焦,快門、光圈、焦距、白平衡、等的自如切換運用。動態和靜態拍攝,角度,遠近,順光,逆光,主題,主體,主景,次景,層次,配景等都屬於考慮的範疇。同時因拍攝的主體不同,如景物(山水、雲霧、名勝、城市、鄉村、田野、河流、海濱等)人物(男女老幼、單人、肖像、群體、勞作、運動、休閒、貿易、戰爭、突發事件等)花鳥動植物(花鳥魚蟲,特寫,組合、棲息、覓食、打鬥、萌寵等)所用的拍攝手法技法各不相同!一個好的攝影作品有時踏破鐵鞋無覓處,有時又得來全不費工夫,有時如神來之筆,有時失之交臂,有時歷盡艱辛,有時隨手即來。是對美對美好的事物的歷史定格。是瞬間的藝術,可能下一秒就錯失了良機!

其三要時刻準備著,吃別人所不能吃之苦,冒正常人所不能冒之險,去記錄每一次美的邂逅!比如要照日出必須早起,在日出前趕到拍日出的最佳拍攝點。要照冰雪就得不畏嚴寒,要照雲霧就須矗立山巔,要照海洋魚類就需潛於水底……

其四,要了解拍攝主體,具備豐富全面的知識,做個博物學家。比如要拍牡丹花,就要了解其花期,各地花期的早晚區別,西安、洛陽、荷澤品種物候的不同,否則錯過或提前都不行。拍油萊花,從南往北從一月到九月都可拍到,而且絕不相同。看你能否趕上趟!

其五,攝影是個燒錢的活。先不說專業相機的價格令人咋舌。因為攝影幾乎是和旅遊共生的一項活動。沒錢幾乎寸步難行!有錢還得有閒,有時間!有大把的時間供你攀爬,等待,捕捉。

如果具備了以上幾奌,那麼恭喜你!帶好你的相機,野外裝備,票子,妹子,車子出發吧!去尋找屬於你的獨特的美吧!











寇雲龍談文化


從1986年上初中就喜愛上了傻瓜膠捲相機,但是一直沒有深入學習,直到2002購入方正PP100數碼相機後,才開始大規模學習數碼相機和攝影知識,業餘從事攝影創作18年了,簡單分享一些自己的攝影經驗。攝影的基本功大致如以下幾點:

1、理論部分。首選瞭解攝影歷史,瀏覽攝影歷史上的各種題材和流派,其次就是攝影技巧類書籍,再次就是相機的說明書了。重點是瞭解攝影歷史,以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定位,或者說初學時的開始創作的題材,這樣你就不會蜻蜓點水,你開始就應該專注一個題材,有序的創作這個題材的所有類型的攝影作品。同時建議購買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專業教材、紐攝教材等理論教材。

2、操作部分。根據上面你確定的題材,天天帶上相機或者手機等拍攝器材,努力創作,多多發現、多多創作,不怕恥笑、不怕髒累、不怕天寒地凍、溼熱悶苦,這樣你先拍攝一年下來,感悟就有了,你就可以再次回到理論部分,看看差距,問問老師了,這樣進步就很快。

3、編輯部分。一個好的攝影師首先是一個優秀的圖片編輯。在拍攝過程中,注意文字收集、注意故事整理,最好帶一個錄音筆,這樣你後期回家整理就有了第一手資料,這個應該是最重要的。建議購買《圖片編輯手冊》(曾璜著作)。

總之,攝影除過你有天分或者有資源後盾,除此之外,努力奮鬥,終究會有好的成績和收入的!

以下就是我創作的部分街頭攝影作品之農民工,使用賓得相機、賓得鏡頭,後期採用LRCC處理。

謝謝欣賞歡迎關注我的驪泉影像今日頭條!

有攝影類問題儘管私聊我或者在評論區提問我。

宋渭濤驪泉影像將為您帶來最好的攝影體驗!


宋渭濤驪泉影像


作為一個從事四年新聞攝影工作者,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吧!希望對學攝影的人有幫助。

剛接觸攝影時很盲目(也許大多數第一次買單反的人都會茫然),那是在2012年我上大學的時候,寒暑假去打工,賺了4000多元然後在某寶上買了一套單反尼康D90+18105鏡頭(相機現在還在)。大二的時候和兩個學長創辦了一個社團叫漠北攝影社,我是副社長,就想的必須要有一個單反相機,但是買回來之後一直用auto檔拍了一段時間。因為我本科是新聞學,也有上一年的攝影課(實際上並沒有學到多少東西),大三的時候我當上了社長,經常上網查一些攝影資料並和學長交流,然後也基本掌握了M檔,和調試一些光圈、ISO、慢門創作等等。後來慢慢的拍攝人像和風光,大學期間也經常去給婚慶公司拍照200一場,後來漲到300了,但是照片效果一般。

攝影工作,2015年大學畢業後我進入了某省級都市報社,入職一名攝影記者。新聞攝影和人像風光攝影不一樣,攝影風光更多的是糖水唯美風格,新聞攝影更多的是講究紀實,不僅要記錄現場事件,還要用藝術化的手法記錄新聞事件(這個是很難的)。剛入職實習時,差點兒沒有留下來,後來機緣巧合轉正了,單位給我配了一套剛辭職同事留下的尼康D3相機+2470和70200的鏡頭,當時還是特別激動,畢竟這套單反是一套頂級專業級相機(雖然有點兒老舊)。正式把攝影作為工作後,我還算比較刻苦,每天都會看騰訊、新浪的圖片,看別人的構圖,用光以及慢門、爆炸光圈、運動追焦等拍攝,技術也不斷的提升,兩年從五級記者上升到三級記者(每級基本工資提升400)。因為成長比較快,單位給我置換了一套尼康D5+2470和70200二代鏡頭,對攝影就更是無法自拔。多年來總結的經驗,攝影技術的提升除了看一些別人的作品經驗外,更多的是練習,記住最好的學習就是模仿練習,然後慢慢總結經驗。

攝影道路的選擇,有些人是因為愛好,有些人是因為工作,我的選擇可能是因為工作吧!在某報社任職攝影記者工作3年了,其實攝影記者除了拍照,還要攝像、剪輯、寫文字、採訪等等,後來為了提升我還自費買了無人機進行航拍。2018年5月從某報社辭職後,來到了另外一個直轄市的省級網站轉型成為一名攝像記者(因為短視頻發展轉型需要),但是也經常幹攝影的活兒。總結一下攝影,掌握基本的單反操作和某些特殊拍攝技巧之後,更重要的是藝術創作和吃苦。以下是我自己拍的一些照片,望和大家交流,也希望每個攝影愛好者都能拍出自己想要的精彩照片。











新聞方向盤


攝影的基本功首先得了解相機機身和鏡頭。瞭解機身得要知道下面幾個參數是幹嘛用的。1.光圈,速度,感光度,色溫,光圈優先,速度優先這是相機的基本參數。瞭解鏡頭得要知道焦距,變焦,廣角,長焦,魚眼鏡頭是什麼,怎麼用才能發揮作用。

1.光圈,光圈能對畫面有哪些影響呢?a,其它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光圈越大進光亮越大反之則越暗,(這裡特別提醒數字越小光圈越大)b,還有光圈越大景深(背景)越淺(模糊)反正則越深(清晰)。舉例說明光圈在實戰中的操作,如果拍人像想要突出主體,這時候往往就要比較淺的景深。這時候大光圈就可以得到比較淺的景深。反之我們拍攝合影時候,後面站了好幾排,這時候就不能用大光圈拍攝啦,改用小光圈,保證曝光充足的情況下,光圈越小越好。如果陰天在樹林中光線比較暗的情況下,這時候大光圈也能發揮作用,能較好的保證進光量。反之在光線毒辣的夏天時我們則用小光圈,控制進光量,保證曝光準確。前面講到的都是在其它參數不變的情況下。

2.速度,速度對畫面有哪些影響呢?a,其它參數不變的情況下速度越慢進光量越大反之則越暗。舉例說明,如果我想拍運動鏡頭,這是就得用快速度拍攝,這樣才能保證畫面不會模糊。

如果我要拍流水,或者晚上車流的動態模糊效果,這時候就用慢速度拍。

3.感光度,感光度對畫面有哪些影響能?感光度越高進光亮越大,反之則相反。一般情況下我們是不動感光度的,因為感光度越高噪點就越多。除非光圈和速度調整之後還是無法保證曝光量的前提下才動感光度的,另外就是你是想要做老電影效果。

4.色溫,色溫對畫面有哪些影響呢?色溫是想對的。怎樣理解色溫是相對的呢,我初學攝影的時候對色溫的理解不是很透徹。導致後面對色溫有錯誤的解讀,認為色溫越高顏色偏暖,色溫越低顏色偏冷。不知道初學者跟我當初的理解是不是一樣的。直到有一天我看到網上的一個圖片

類似這樣的圖片,我就有些懵了。和我的理解相反,為什麼色溫越高越偏冷了呢。後來我師父跟我解釋道,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子的。我們的相機色溫要和拍攝場景的色溫平衡,這樣才能不偏色,這就是白平衡。舉例說明一下,如果我們在4500的色溫環境拍攝相機色溫就要調整到4500白平衡就是正常的。如果環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相機色溫大於環境色溫,照片偏暖,如果小於環境色溫則偏冷,不知道這樣說大家能否理解。

5.光圈優先,光圈優先在什麼情況下用呢?如果拍攝人像時我想要比較淺的景深,這時候我就可以用光圈優先,光圈調整最大,速度自動搭配。這樣可以保證你想要的效果,雖然是自動快門速度但是也要看快門速度是不是在正常範圍內,一般速度在125以下照片很容易虛焦。解決辦法就是補光,沒有補光條件就提高感光度。

6.速度優先,速度優先在什麼情況下用呢?如果我們拍攝運動物體時為了保證不虛焦我們把光圈速度調整到合適的速度,這時候光圈自由搭配。這裡也是一樣,想要保證照片的效果,雖然光圈是自動的但也要看是不是在正常範圍內,光圈如果太大不容易對焦也容易虛焦。解決辦法就是補光,沒有補光條件就提高感光度。這是說拍大場景的情況下,如果是拍特寫就只有提高感光度啦。總結一下光圈優先和速度優先,都是半自動的,都能到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最大的優點體現在拍視頻上,拍視頻時光線不可控,從室內到室外光線變化太突然,如果是用全自動沒有一點專業可言,如果全部用手動,不太可能。根本沒時間給你調整,即使有時間,也不太可能除非你的鏡頭是電影鏡頭,(如果不是電影鏡頭條件光圈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到光線遞增或者遞減,破壞鏡頭)


鏡頭焦距

A.低於35毫米以下的都屬於廣角,22毫米以下的就屬於超廣角了,16毫米以下就屬於魚眼鏡頭了。總之焦距越短視野越廣,但缺點是容易形成畸變。

B.一般認為35到70之間都算作是標準焦距。

C.70到105一般認為是中焦,超過105的都算是長焦了。

D.變焦,凡是能改變焦距的都是變焦,被稱為懶人鏡頭。初學者最好不要用變焦,初學時用變焦不利於學習攝影。到最後不能很好的推算什麼場景用什麼樣的鏡頭。


廣角鏡頭對畫面產生什麼影響?廣角會影響進光量,越廣進光量越大,反之則越暗。不過沒有速度和光圈那麼明顯。廣角拍攝大場景,拍風景比較好,照片顯得大氣。缺點就是周邊容易畸形。舉例說明,如果拍攝一個美女,最好是把人物放在畫幅中間且四周都留白,否則會變形。也有例外,有時候想拍出大長腿,底部不留白也是可以的,但是要低角度拍攝。


標準鏡頭就是拍肖像或者拍合影之類。


長焦拍人像對畫面產生什麼影響?長焦也會影響進光量,越長進光量越小,反之則越大。焦距對光線的影響沒有光圈和速度那麼明顯。長焦拍攝人像最好,隨便一個長焦拍一個人物都非常好看,尤其是雜亂不堪的場景,都是長焦顯擺的時候。有優點就有缺點,缺點就是容易把人物拍胖,這可是一個致命的缺點。你要是把女孩子拍胖了,再好的表情都白搭。怎樣解決呢。要麼在光線上面做出反差,要麼在造型服裝上面做些功夫。

這些就是相機最基本的了,如果連這些都沒吃透的話,很難說你是一個專業的攝影師啦。不過這些都是九牛一毛,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攝影師路還遠著呢


攝眼看大千世界


1.先學會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配合曝光補償使用。(解決曝光問題)

2.點線面的觀察方法(這個很重要)

這個是攝影師李少白在裁剪出好照片裡的案例。如你看到的直接是色彩,線條,與肌理,那你是可以直接拍出下面的這樣的畫面的。所以方法論很重要。

3.如果你的相機有事實取景放大功能,那用他來手動對焦,對焦會很紮實。最好把相機架在三腳架上。(小細節)

4.不同焦段的,效果。魚眼,廣角,50,長焦,折返鏡頭。


  • 對於還沒買相機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先不要急著買相機,你可以先用手機拍,手機上下個可以,手動調節光圈,快門,感光度的app,把這些參數高清楚,在玩玩裡面的調色。對攝影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再考慮買相機。相機要買有手動功能的,沒手動功能的就沒有意義了。比較時間和錢都是我們寶貴的資源。

看有很多朋友對攝影,對單反相機的設置一點概念都沒有的,那我再把一些再基本的東西理一理。我們先說快門優先,先把相機調到光圈優先一般是av擋。

這時,是有幾個參數,快門是自動的你調不了的。白平衡,他是一個獨立的參數,他影響照片的冷暖(我們一般認為偏黃色偏暖,偏藍色偏冷。)一般我們都調成自動。還有一個重要參數,就是感光度,他是可以設置成自動,也可以手動調節。剛接觸攝影我建議先設置成自動的,這樣你自己只要調節光圈一個參數就可以了。那如果要手動調節,怎麼調節呢,在其他參數不變的情況下(相擋於在m擋)感光度iso,越高照片越亮,噪點也越都,簡單的說就是清晰度下降。那如果在AV擋去調節iso對照片,有什麼影響呢?我下面說。我們瞭解了這幾個關鍵的參數,下面我我們就可以拍了。

快門優先,是在拍運動的東西是我們經常會用到。如果要把運動的東西凝固下來,就要用高速快門。一般1/500秒以上,如果你想要把運動的東西拍成一個運動的軌跡。那就用慢門,一般1/8秒一下。

攝影最關鍵的幾個參數,快門,光圈,感光度,白平衡,焦段,這個幾個參數高明白了,攝影也就入門了。


ToeToe美圖


要想學好攝影,並不是那麼簡單,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是非常重要的,同理,在攝影上也要掌握好紮實的基本功,這樣在創作中,才會走的更穩。

對攝影器材應該熟練掌握

可別小看和忽視對器材的熟練應用,相機說明書是你的第一本攝影教材。各種對焦模式、各種測光模式、各種白平衡設置、各種景深狀態等等知識都要熟練掌握,這樣在拍攝的時候才會有條不紊,不至於手忙腳亂,錯失良機。

對畫面元素的掌握

攝影是做減法的藝術,在實際拍攝中,往往現場元素眾多,比較雜亂,需要我們要有目的取捨,我們要在腦中進行構思,首先要選擇主體,然後再選擇有機陪體,最後還要選擇一個合適的的環境來烘托主題,這一系列操作就是畫面元素的選擇和掌控。在創作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一個原則,那就是一張照片要具備以下三個要素:有鮮明的主題、有突出的主體、畫面要簡潔。總之,一幅好的攝影作品不僅要畫面佈局得當、還要主體突出、主題鮮明,這也是我們必須要掌握的基本功。

對構圖的掌握

合理的構圖不僅可以美化畫面,而且可以突出主體,因此這也是我們必須掌握的又一項基本功。構圖的形式多樣,我們經常使用的就有:水平線構圖、垂直式構圖、S線構圖、三分法構圖、九宮格構圖、黃金分割構圖、斜線構圖、三角形構圖,C型構圖、匯聚線構圖、框架式構圖、開放式構圖等等,不勝枚舉。總之,我們在構圖的時候要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畫面,靈活選取最恰當的構圖方式,這一基本功其實掌握起來並不難。

對色彩的掌握

色彩是畫面構成的又一重要元素,所以我們也要對色彩理論有所瞭解。各式各樣的色彩對人的心裡會產生不同的影響,或溫暖或寒冷、或激昂或安靜;各種色彩的搭配也會有不同的視覺感受,或和諧、或衝突對比。我們在結構一幅畫面的時候就要考慮到色彩的各種表現和心裡作用,有意識地選擇色彩來為畫面服務。

對影調的掌握

影調是作品的基調,大致可以分為高調、低調和中間調。高調明朗、低調沉鬱、中間調細節豐富,各有特色,要根據具體的場景、具體的創作思路來區別應用,來表達不同的畫面情緒和主題。


對光的特性的掌握

攝影是用光的藝術,這話大家基本都聽說過,但是能深刻體會和靈活運用的不是特別多,需要多年的刻意訓練才能掌握,並且它是攝影的基本功之一,不能迴避。

光具有軟硬、方向、色彩、自然和人造的不同特性,瞭解了光的特性,才能瞭解它們的塑型能力,以及對渲染意境的作用,這裡面涵蓋的內容太多、太複雜,在這裡就不展開討論了,總之,要知道光的利用是攝影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


在這裡,我簡單地分析了攝影的基本功有哪些,但絕這不是全部,拋磚引玉,請方家指正。


攝影點評


基本功

1.審美

多看你覺得美麗的照片,作品,提升自己審美水平。推薦花瓣網,站酷網,圖蟲網,poco攝影網等等網站,看看別人的照片美在哪裡

2.對於相機的操作

包括打開關閉相機,調準參數,按下快門,拍照姿勢,對焦準確,導出照片到電腦或手機等等。這需要拿著相機後看說明書或教程。推薦百度如何使用xx品牌xx型號的相機

3.拍攝的主觀選擇

基本構圖方法要掌握,白平衡的調整,曝光度的調整,快門速度,光圈,ISO的選擇等等。這個需要經驗積累和學習教程或高手

4.後期修飾

剛開始玩攝影可以用手機修圖軟件如picsart,潑辣修圖,美圖秀秀等等。玩熟了推薦用Adobe公司的lightroom和Photoshop等等。審美水平決定了後期修飾水平






望舒很懶


攝影師的眼力,有時又被稱為“攝影眼”。很多人沒有入門,就是因為沒有培養起來“攝影眼”;對大多數人來說,技巧容易提升,眼力卻難長進。

眼力可以分為兩種: 觀察力和應變能力。今天我嘗試著從“認知”的角度,來說說第一種“觀察力”。因為並不涉及具體的拍攝操作,可能有點無聊,不過私以為,如果你能理解這些內容,那麼你對攝影的認識也會更加透徹,亦能延伸到你的日常拍攝中。如有不同想法,歡迎右下角留言討論。(沒有邏輯和思考的噴子請繞路)

看這張照片,你能想到什麼?

什麼是觀察力?

攝影裡說的觀察力,說的是對事物的認知。你認為它是什麼,它就是什麼。你認為它是什麼,你心裡就是什麼。你心裡有愛,就賦予它愛;你心裡有孤獨,就賦予它孤獨。而攝影,不過是把你認為的它表現出來而已。

反過來也是如此,如果一張照片的氛圍和基調是陰沉灰暗的,那麼作者在拍攝/製作這張照片的時候,心情也可能是憂鬱的。如果照片是天真爛漫的,攝影師當時的心情也會充滿喜悅。

攝影,更多的是把人為的情感,主觀的賦予到其它事物上,然後以靜止的畫面來展現出來。

比如一隻碗,常人看就是一隻碗。在攝影師的眼裡,這不只是一隻碗這麼簡單。從上面往下看,是一個有縱深(明暗來表現)的圓;把碗反過來底朝上,是大圓套小圓;在碗裡裝滿水,那是生命之源;碗邊少了個缺口,這是陰陽互補殘缺的圓滿;把碗傾倒,是酒過三巡的酣甜;把碗摔碎,那是支離破碎的美感(歲歲平安)。

突破常人視角,看多樣風景

普通人拍一棵樹,就是一棵樹。現在你知道了,它不僅僅只是一棵樹那麼簡單。它有生命有思想,這些,需要你賦予它。

懸崖上的樹,是勇敢;戈壁灘上的樹,是孤獨;沙漠裡的樹,是堅強;草原上的樹,是希望;春天的樹,是新生;夏天的樹,是福廕;秋天的樹,是收穫;冬天的樹,是勁骨;綠色的樹,是和平;黃色的樹,是溫暖。

縮小到一棵樹上,也可以通過細節來傳達情感。一顆小樹,是畫意;一排白楊,是戰士;拍樹皮拍的是歲月,拍落葉拍的是歸根;從下往上拍是挺拔,從上往下拍是神秘。

現實里人們喜歡用面來劃分空間

攝影師也喜歡用面來劃分佈局

線連線成面,面有各種形狀。一張照片裡可以沒有點沒有線,但絕對不會沒有面。面是有中似無,無中生有。一張白紙,什麼都看不到,它還是一個面。面可以被任意分割,可以被分割成任意形狀。有線條的地方必有面,有面的地方必有形狀。

這張圖裡面,既有規則排列又有不規則排列

面同樣有規則和不規則之分,有規則面的地方,肯定也有規則的線條,表現秩序即可。不規則的面,就要有所側重了。既一個畫面中,有一個主要的面來表達主題,其它面來輔助。而主要的面一般由兩部分來構成:一是面積大;二是影調搶眼,比如顏色突出,比如亮度對比強烈。不同形狀給人不同感覺,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影調也會有不同的含義。面是照片的臉,面面皆重要。

有了“眼力”,就有了發現美的能力

以上是技巧,是基礎,學會了,也只能達到匠的水平。更高的眼力和觀察力,是我說不出來的,也許只可意會。


所以,我們說一個攝影師有眼力或者有“攝影眼”,並不是說他的攝影技術有多牛X,而是說他的審美素質和文化修養有多高。年少輕狂,心無敬畏者,難達其一。


臨江文摘錄


攝影的基本功很多,今天講的是使用相機最基本的常識:光圈、快門、感光度ISO。我們可以把光圈理解成水龍頭,可以開大開小。把感光度理解為水桶,有各種大小不一的水桶。把快門理解成水龍頭灌滿水桶的時間,這樣就好理解了。

我們首先設定感光度也就是選擇好水桶,光圈就是水龍頭我們打開,等水滿的時候所用時間就是快門大小。不過在這裡光圈和感光度是反著的。

總之光圈越大數字越小,進光量越大,突出主體虛化前景和背景用大光圈,保留畫面細節,使畫面都清晰,使用小光圈。快門時間越長進光量越大,拍攝運動物體用高速快門,保留軌跡用慢速快門。感光度越高,畫面越明亮,但隨著感光度升高,噪點越來越重。好了就談這些,不對之處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