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57可以發射巡航導彈了,美製五代機能做到嗎?

蓬萊火炎焱燚


毛子在武器、飛機上的底蘊還是無人能望其項背的。他們非常擅長用相對落後的技術,攢出頂尖的裝備。這裡面,是智慧的先進。對於俄羅斯,不能簡單的把他看成什麼戰鬥民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俄羅斯的繪畫、音樂、芭蕾、文學乃至於教育水品。

我個人現在依舊看衰蘇57,但它這個內置彈倉發射巡航導彈的思路,確實又是一次思想的勝利:機不行,彈來補。

就像前幾年很多人懷疑蘇57沒彈倉,後來蘇57展示了彈倉,又引起了很多人的歡呼。但我一直對蘇57的彈倉表示蔑視。因為在飛機上,載彈量和載油量是零和遊戲。飛機你不能只掛彈,還得裝油啊。反正機體就那麼大,你彈裝多了,油就少。油裝多了,彈就少。

而蘇57,你見或者不見,它拍扁了的機身就擺在那裡。蘇57機身很扁很平,內部空間很小。它確實有內置彈倉,也能裝導彈,可載油呢?肯定是少的可憐。蘇57的作戰半徑應該不會超過600公里,也就是米格29的水平。

這也不用需要多少專業知識,看看殲20的機體,再看看蘇57的機體,體積差多少?再都去了彈倉,殲20有多少空間裝油,蘇57有多少空間裝油。即便是跟F22比,蘇57的載油量都要少甚多,它機身比F22扁,比F22薄。而F22的作戰半徑也就是800公里。

蘇57是一款嚴重腿短的戰鬥機,但它能發射巡航導彈。

像F22和F35都不具備發射巡航導彈的能力。如果對地攻擊,F35需要飛到目標的上空,用激光制導炸彈進行轟炸,它的作戰半徑是1100公里。也就是說F35可以用炸彈轟炸1100公里之外的目標。蘇57雖然作戰半徑只有600公里,但它可以發射射程在500公里的巡航導彈。蘇57也可以打擊1100公里之外的目標。而且它是在目標500公里發射導彈,安全性要高於F35。

俄國人這筆賬算的也挺有意思:我機飛的近,我彈打的遠啊。

在彈上下功夫,明顯比在機上下功夫要更容易。而且蘇57展示的巡航導彈,也明顯採用了隱身外形,打擊效果應該是不錯的。

蘇57內置巡航導彈,他的依靠導彈的射程來彌補飛機的航程思路很清晰,所以除了巡航導彈之外,它也應該在追求一款射程很遠的空空導彈。

但是,亮點也就到此為止了。機身單薄的先天缺陷後天想彌補也很難。它確實可以發射巡航導彈,但自身安全呢?它彈倉擺在那,可以一左一右裝兩枚巡航導彈,但肯定是裝不進去空空導彈了,遇見危險只能靠機炮。

如果只裝一枚巡航導彈,它另一側的彈倉充其量也就是能裝2枚中程空空導彈,或者1枚中程,1枚近程。執行空戰任務,也只能搭載4枚空空導彈。火力太弱。

我看網上有蘇57裝6枚空空導彈的圖,但那肯定是假的。看看蘇57那厚度,再看看寬度,它一側彈倉不可能裝進去3枚導彈。

這裡咱們簡單的欣賞一下毛子的思路就可以了,至於蘇57,他們自己也已經決定不再裝備......


銳視覺何老師


蘇-57發射巡航導彈這一新聞,不僅又打腫了斷言“蘇57沒有內置彈倉”的磚家的臉,還展示了這一“毛式”風格戰機的獨門絕技。

能內置巡航導彈、前後可串列兩枚,蘇-57的機腹中線彈倉設計還是有一些可取之處,至少從目前掌握的資料判斷,中美俄的五代機裡面,蘇-57的內置彈倉尺寸應該是最大的,對掛載武器的外形、尺寸要求也最寬鬆,這應該可以部分彌補蘇-57的隱身瑕疵,進一步提升其多用途能力。

蘇-57機腹特寫,可見機腹中線處的艙門結構,一般認為其可以內置四枚R-77這樣的超視距導彈,也有觀點認為可以串掛、總數翻倍為八枚

蘇-57能發射巡航導彈,注意是內置,美國的五代機F-22和F-35能不能做到?

答案是不能,對一個最早研發出巡航導彈,AGM-86“戰斧”賊溜的國家來說,發射巡航導彈根本不是問題,奈何不論F-22、還是F-35,研發設計的時候都沒考慮這一問題,或者說考慮了也白搭,機體的總體設計就沒法留出一大塊地方做內置彈艙,彈艙不夠大、不夠深,就帶不了巡航導彈。

F-22內置彈艙的俯視圖,內部掛載AIM-120C5導彈的掛架清晰可見,也就是說設計時只考慮掛載空空導彈,改掛巡航導彈會很麻煩、彈艙也不夠深

F-35的內置彈艙,看起來,掛2000磅炸彈的地方似乎十分寬敞,然而長度卻小於4m,同樣無法掛載Kh-59MK2這類巡航導彈

在這方面,殲-20的內置彈艙條件就好一些,說起彈艙的尺寸,也算歪打正著吧,國產PL-12導彈的彈翼尺寸較大、殲-20為了增強彈藥適應性(當然也有可能一開始就考慮的很全面,為未來攜帶大型彈藥做了準備),內置彈艙的深度較大,那麼按Kh-59MK2的外形和尺寸來看,裝兩枚也毫無問題。

殲-20機腹彈艙,深度比F-22的情況好一些,雖然安置Kh-59MK2這樣的巡航導彈仍嫌擁擠,但至少可以用

Kh-59MK2,長4.2米,直徑0.4米,四片彈翼可摺疊,類似尺寸的隱身巡航導彈完全可以裝進殲-20的內置彈艙

當然,僅僅能攜帶巡航導彈,並不一定意味著就能發射,但各大國現在對巡航導彈都十分熟悉,武器與平臺的匹配都不成問題,另外也要說明,Kh-59MK2這樣尺寸的巡航導彈,射程和戰鬥部威力不一定十分理想。

未來殲-20是否會配備類似的武器、還是會以精確制導炸彈、空地導彈為主,還需要觀察。


炎黃軍武


這就有點尷尬了... 殺洛克希德-馬丁以謝美國人吧...在討論之前先得討論一下“巡航導彈”的定義,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在於是否有射程下限,西方通常以100千米或者100英里(160千米)作為射程下限,但實際上其實P-15這樣的東西也是巡航/飛航導彈的。

理論上F-35自然是可以攜帶空射巡航導彈的,而且現在外國的排隊者都不少了。這裡面比較有趣的,包括土耳其的SOM,2011年進行測試射程突破100海里,設計射程應該在250千米左右。還有挪威的JSM/NSM,NSM海軍攻擊導彈射程應該在100海里以上。聯合打擊導彈JSM作為NSM的發展性,射程應該在280千米甚至300千米,是洛克希德-馬丁給F-35量身定做的導彈之一。但是JSM暫時只在F-16上完成過實彈試射,F-35沒玩過。

MBDA在搞SPEAR3,這種導彈的設計射程是130千米,不過...F-35同樣沒試過。類似的情況還有極為強大的隱身反艦導彈AGM-158C LRASM,由於基本設計基於JASSM-ER,所以射程在300~500海里,也就是說射程可以突破560千米。然後洛馬使用B-1、F-18甚至Mk41進行過試射,F-35理論上可以發射,但還是沒玩過!

最後這個就是最讓美軍無奈的了,JASSM-ER,正牌的洛克希德-馬丁製造。此前對敘利亞打得十分開心,美國的B-1B/B-2/B-52/F-15/F-16/F-18都可以發射,但是...洛克希德-馬丁保證將在未來儘快讓F-35具備發射JASSM和JASSM-ER的能力,也就是在跳票王這裡,這事啥時候能夠實現...未知...看心情和國會給錢的情況。不過這也從側面看出洛克希德-馬丁對偉大的F-35項目的信心...它的軟件系統這些要是沒問題才怪呢。


強武堂


(蘇57發射巡航導彈)

前不久,俄羅斯國防部公開了蘇57戰機發射機載巡航導彈的視頻,據稱所發射的導彈型號為最新研發的KH59MK2隱身巡航導彈,這種導彈蘇57的內戰彈艙可以同時裝載4枚,這讓蘇57具備了極強的對地精確打擊能力,同時也讓長期以來關於蘇57沒有內置彈艙的說法不攻自破。

(蘇57可以攜帶4枚KH59MK2)

蘇57所發射的KH59MK2巡航導彈長4.2米、採用了摺疊翼技術,彈翼未打開時直徑0.4米,以2枚一組並列的方式佈置在蘇57的機腹前後彈艙裡。據稱這種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了500千米,採用衛星/慣性/地形匹配複合制導模式,命中精度達到了3米。按照俄羅斯空軍的說法,蘇57將在明年正式服役,屆時蘇57將成為對地打擊能力最強的五代機!

(F22內置彈艙)

F22戰機作為最早的第五代戰機,在設計之初並未考慮對地攻擊,因此其內置彈艙設計的並不大,只適合裝備AIM120這樣的空空導彈。到了後來美軍想給F22加裝對地攻擊彈藥時才發射內置彈艙設計的過小,無法裝備大型對地導彈,無奈之下F22只能在內置彈艙裡攜帶GUB39“小直徑炸彈”,才勉強具備了保證隱身模式下具備對地攻擊能力,但是隻適合攻擊小型車輛目標、碉堡,不能有效攻擊戰艦、大型加固目標。

(F35內置彈艙可以攜帶2枚2000磅炸彈)

而後續的F35戰機在設計時則吸取了F22的教訓,將內置彈艙設計的比較深,可以容納2枚2000磅的低阻炸彈,後來還可以攜帶2枚挪威研製的JSM隱身反艦巡航導彈,在保證隱身性能的情況下具備極其的反艦能力。但是JSM導彈的射程只有250千米,遠遠無法與KH59MK2相比,並且F35只能同時攜帶2枚,而蘇57則可以攜帶4枚。所以說目前美製五代機的遠程打擊能力都不如蘇57戰機


軍情解析


俄羅斯蘇57發射的是一款射程500公里的巡航導彈,代號X-59MK2,戰鬥部重310公斤,導彈總重770公斤,速度0.5-0.9馬赫,命中精度3-5米。 導彈設計體現了高度緊湊,整個截面都是0.4X0.4米方形,長度4.2米,從設計來說,這是蘇57彈倉能容納的最大號導彈。

美製f22與f35戰機目前而言,還沒有發射巡航導彈的能力。f22設計時間較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完成設計,在設計之初應該沒有考慮其發射巡航導彈的能力。其生產線也被關閉,所以要實現f22的大升級存在一定客觀難度。f35戰機,是單座單發的隱形戰鬥機,它的武器配置裡同樣沒有巡航導彈的身影。




由於巡航導彈的體積,尺寸以及重量都比較大,所以目前主流的發射方法為水面艦艇和潛艇發射,以及轟炸機發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