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代的晚清什麼樣子?老照片回眸,疑有焚燬前的圓明園一角


1860年是清朝咸豐皇帝在位時期,這一年英法聯軍進北京大肆燒殺搶掠,並焚燬了舉世無雙的圓明園,就是法國文豪雨果說的,一群野蠻的強盜幹下了駭人聽聞的罪行。這當然也是清庭無能自己招致的惡果。往事煙消雲散,唯有恥辱洗刷不去。本系列照片出自“洋人”之手,通過他們記錄的鏡頭看看那個時代。 圖為1860年,蘇州的北寺塔,古雅而精美。始建於三國吳時期,也叫報恩寺塔。寺院牆外還有一個人面對鏡頭坐著。

這張照片更早,攝於1851年的廣州,圖為一幢五層的民居樓房,每一層的門廊外都晾曬著衣物,房子地基比較高,還有臺階通往地處的路面,不知道是不是一個大戶人家。

圖為1860年的北京,圖中的小城樓據說是英法聯軍焚燬前的圓明園一景,另外一種說法是頤和園裡的一處閣樓。不管是哪個,都好美的景緻。頤和園也八國聯軍燒過,破壞沒那麼徹底而已。

圖為1860年代,英國佬治下的香港派德士港口。

圖為1860年代的廣東,服務“洋大人”的三個清朝翻譯。衣著很講究,還拿著扇子擺拍。中間那個瘦得像個大煙鬼。

圖為1860年代的廣州,一個地方官員乘坐轎子出行。三個轎伕瘦骨嶙峋,還有兩個隨行的差役。

圖為1860年代的廈門,一群老外合影,他們大都是廈門海關管理人員。倒是選了一處好風景。

圖為1860年代的法國駐天津領事館。房門正中間似乎有個“李”字。門口還蹲了石獅子。1869年,因臭名昭著的“天津教案”激起民憤,法國領事亨利•維克多被天津民眾殺死,天津領事館也被燒燬。

圖為1860年代,廣東的一個富戶夫人,衣飾華美。地上鋪著毯子。旁邊高腳小几上擺放的物件是西洋風。

圖為1860年代的廣州,一個店鋪老闆和他的家人合影。一看就是家境相當好的。左邊第二個小孩拍的清楚,挺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