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大水法、遠瀛觀…西洋鏡下的圓明園


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代大型皇家園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搶掠文物,焚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匪盜的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圖為托馬斯·查爾德於1877 年拍攝的遠瀛觀大門。此時的遠瀛觀比起1873 年德國人奧爾末拍攝的照片有很大變化,遠瀛觀大門上方的雕刻已無存。

托馬斯·查爾德於1877 年拍攝的觀水法旁的西洋門。此門在觀水法東西各建有一座,是清代帝后進入西洋樓的主要入口。湯姆森·查爾德拍攝後不久,此門便被拆毀。

法國公使館秘書羅伯特·德·賽瑪耶伯爵於1882 年前後拍攝的大水法和遠瀛觀全景。這張照片的拍攝角度和1873 年德國人奧爾末的拍攝角度幾乎一樣,對比兩張照片可以看出,雖然兩人拍攝時間相隔只有不到10 年,但是大水法和遠瀛觀已經被破壞得相當嚴重。

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 年拍攝的觀水法殘跡。

喜仁龍於1922 年拍攝的大水法殘跡。

喜仁龍於1922 年拍攝的大水法殘跡。

喜仁龍於1922 年拍攝的遠瀛觀殘跡。

喜仁龍於1922 年拍攝的遠瀛觀殘跡。

西德尼·戴維·甘博於1919 年拍攝的遠瀛觀殘跡。

美國攝影師約翰·詹布魯恩拍攝的遠瀛觀遺址。與西德尼·戴維·甘博拍攝時間很相近。

畢士博於1915 年拍攝的大水法、遠瀛觀全景。畢士博是站在海晏堂的樓上拍攝的,從這張照片中不但可以看到遠瀛觀建築的整體格局,還能看到遠處的西洋線法牆和長春園園牆。

圖文摘自《西洋鏡下的三山五園》,中國攝影出版社2017 年10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