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範私營公司中的存在貪腐行為?

範清k1ng-bAby


關鍵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不能貪、不敢貪、不願貪

1、不能貪,沒有貪的機會

首先,要做到管理留痕,管理責任可追溯,這就要求企業所有可能涉及貪腐的業務決策都應建立書面化的決策機制,誰決策的,什麼時候決策的要做到清晰可查。紙質決策比口頭決策好,電子流程比紙質簽字好。之所以提倡電子流程,是因為可追溯性比較強,便捷方便,優秀的企業都會盡力消滅紙質簽字,譚旭光更是說到簽字權就是腐敗權。

第二,要做到不兼容崗位的分離。以企業裡最容易出現腐敗問題的採購職能而言,如果一名採購權可以全權負責供應商選擇、商務定價和採購配額,那麼就會很難避免腐敗。而在企業行業,通常會遵循權力分立制衡原則,有人負責供應商准入,有人負責採購價格談判,有人負責供應配額,有人負責進廠質檢。通過權力的分立制衡,一方面,內部權利相互制衡,一方貪腐,很容易被其它方面發現;另一方面供應商如果想作弊,需要打通的環節就會多很多,成本也會高到無法接受。

第三,誰承擔結果,誰就決策。例如,在一些企業存在財務進行最終審批的情況,但是財務是無法承擔業務結果的,這就導致其錯誤決策而不承擔後果,真正承擔後果的部門又無權決策,這種錯位就必然會導致腐敗。

2、不敢貪,小節不能放縱

企業內部要建立清廉、清明的企業文化,老闆要首先起到帶頭作用,第二要約束好身邊人,第三一旦出現苗頭要下重手。很多企業老闆對於跟著創業的老人以及自家親戚往往比較重情誼,對於剛剛開始出現的佔小便宜現象視而不見。殊不知,對於小錯的容忍,必然會導致錯誤越積越多,其他人有樣學樣,最後不可收拾。

3、不願貪

對於關鍵崗位,要保證崗位薪酬在市場具有競爭力,加大關鍵崗位員工失去工作的機會風險,促使有動力自我要求;

對於關鍵崗位員工,要設置與企業經營目標一致的激勵機制,使企業目標與員工個人目標高度綁定,員工就會失去貪腐的動力與意願,還會積極的相互監督,揭發其他人的貪腐行為。


五州不惑人隨抒


私營企業反貪腐要注重體系建設:

1.首先是權力不能過於集中,要有有效的有效監督機制。

2.管理制度要完善,要有必要的內控機制。

3.懲罰手段要有效,要與政法部門建立密切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