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煤炭開採歷史

唐、宋時,同官人就依山掘洞或平地下挖取煤。至元代,始在黃堡新村溝開挖方型立井採煤。該井兩個井口,一作出煤口,一作進風口,各深120米。每下30米,縮井筒一次,井呈倒金字塔狀。井下有主巷道相對延伸接通,用手工刨煤。明代,已有長年專業挖煤和農閒季節採煤的分工;採煤地點多擇於煤層淺顯處。清乾隆年間,同官陳家河、崖窯、廟底溝、灰堆坡等處開辦的工場手工業炭窯已有山主,經由、浮經由、老經由、分子人、經紀人等管理組織,並有挖煤納稅之記載。清末因災荒,煤炭開採業相繼歇業。

銅川煤炭開採歷史

民國初年,隨著社會對煤炭需求量的增大,停辦的陳家河、廟底溝、灰堆坡等煤窯重新恢復生產,新煤窯亦不斷開辦。焦坪地區也開始開窯採煤。至民國17年(1928),全縣生產煤炭的礦井達34處,且規模越來越大。當時陳家河煤窯兩個井口同時出煤。每班下井220人,日產煤600多噸,每日有400—500匹騾子往返馱炭。

民國18年(1929),因災荒戰亂,同官煤炭生產陷入低潮。全縣34處煤窯,維持生產的僅陳家河、王石凹、四井窠、崖窯、窠中井、桐樹坪、祁家溝、野雞花、北溝裡、立地坡、棗園子、廟底溝等16處,採煤工約600人,且多為當地農民季節工,日產煤炭300噸左右。

同官縣民國18年(1929)私人煤礦統計表

┏━━━━━━━┳━━━━━━━┳━━━━━━━━━┳━━━━━━━━━┳━━━━━━━━┓

┃ 礦井名稱 ┃ 礦址 ┃ 開採時間 ┃ 停採時間 ┃ 年產量(噸) ┃

┣━━━━━━━╋━━━━━━━╋━━━━━━━━━╋━━━━━━━━━╋━━━━━━━━┫

┃ 旬陽井 ┃ 祁家溝 ┃ 民國11年(1922)┃ 民國14年(1925)┃ 1600 ┃

┣━━━━━━━╋━━━━━━━╋━━━━━━━━━╋━━━━━━━━━╋━━━━━━━━┫

┃ 臺臺下井 ┃ 祁家溝 ┃ 民國12年(1923)┃ 民國14年(1925)┃ 2100 ┃

┣━━━━━━━╋━━━━━━━╋━━━━━━━━━╋━━━━━━━━━╋━━━━━━━━┫

┃ 華山頂老井 ┃ 祁家溝 ┃ 民國14年(1925)┃ 民國18年(1929)┃ 4520 ┃

┣━━━━━━━╋━━━━━━━╋━━━━━━━━━╋━━━━━━━━━╋━━━━━━━━┫

┃ 臺臺上井 ┃ 祁家溝 ┃ 民國15年(1926)┃ 民國18年(1929)┃ 2000 ┃

┣━━━━━━━╋━━━━━━━╋━━━━━━━━━╋━━━━━━━━━╋━━━━━━━━┫

┃ 紅上巖下井 ┃ 祁家溝 ┃ 民國15年(1926)┃ 民國18年(1929)┃ 2640 ┃

┣━━━━━━━╋━━━━━━━╋━━━━━━━━━╋━━━━━━━━━╋━━━━━━━━┫

┃ 野雞花 ┃ 張家溝 ┃ 民國16年(1927)┃ ┃ ┃

┣━━━━━━━╋━━━━━━━╋━━━━━━━━━╋━━━━━━━━━╋━━━━━━━━┫

┃ 四井窠 ┃ 武家溝 ┃ 民國16年(1927)┃ ┃ 4400 ┃

┣━━━━━━━╋━━━━━━━╋━━━━━━━━━╋━━━━━━━━━╋━━━━━━━━┫

┃ 常增壽井 ┃ 王石凹 ┃ 民國16年(1927)┃ ┃ 6200 ┃

┣━━━━━━━╋━━━━━━━╋━━━━━━━━━╋━━━━━━━━━╋━━━━━━━━┫

┃ 同喜窠 ┃ 黃堡新村溝 ┃ 民國17年(1928)┃ ┃ 6120 ┃

┗━━━━━━━┻━━━━━━━┻━━━━━━━━━┻━━━━━━━━━┻━━━━━━━━┛

同官煤炭開採,民國25年(1936)以前,井口提升用轆轤,下井工人用手鎬、鐵鏨鑿挖煤塊,工藝落後,效率低下。據民國25年(1936)統計,全縣出煤礦井10多處,從業600餘人,日產原煤僅200噸左右。

民國27年(1938)省政府與隴海鐵路局合辦同官煤礦,加之鹹榆公路、隴海鐵路鹹同支線先後通車,使同官煤炭生產逐漸發達。民國26—30年(1937—1941)同官有南北兩區煤田。北區煤田西南起自韓古莊,沿鐵龍頭山而東北,經陳爐鎮直達陳家河,長約60公里,最寬處在縣城附近,南北約10公里,東西約15公里。南區煤田北起碨子山,南至史家原灣子村溝、鳳凰村,東至壑陷、立地坡,東西長約20餘公里,南北寬約15公里。全縣南北兩區煤田合計總面積約44平方公里,地質儲量2.84億噸。其時不僅官辦同官煤礦開始將蒸汽機、捲揚機、小型電機、鍋爐、絞車引用於生產,在北區煤田以6孔立井開採,而且私人開辦的新民、民立、同泰、協建、復興、中興、中新、華陽、華騰、同心、同興、同善、新華、大興、興國、利群、合群、同興華記、振興、益民等20個煤礦公司也爭相效法,引入機器,使煤炭生產效率大提高。據民國31年(1942)統計,全縣原煤產量達34.92萬噸(其中同官煤礦10.12萬噸),比民國29年(1940)提高近30倍。

新中國成立後,銅川市轄縣(區)於70—80年代辦起的宜君縣南塔、馬坊煤礦,耀縣照金、荒草灣煤礦,郊區崖窯煤礦等5處地方國營煤礦,均利用銅川電力充分的有利條件,以電為動力,帶動礦井提升機、絞車、壓風機等,並用電鑽打眼掘進,炮採落煤,用人工裝輕便小礦車運煤,基本實現採煤半機械化。

銅川市部分年份煤炭產量與總產值統計表

單位:噸、萬元


┏━━━━━┳━━━━━━━━━━━━━━━┳━━━━━━┳━━━━━┳━━━━━━━━━━━━━━━┳━━━━━━┓
┃ ┃ 產量 ┃ ┃ ┃ 產量 ┃ ┃
┃ ┣━━━━━━━┳━━━━━━━┫ ┃ ┣━━━━━━━┳━━━━━━━┫ ┃
┃ 年份 ┃ ┃ ┃工業總產值 ┃ 年份 ┃ ┃ ┃工業總產值 ┃
┃ ┃ 全市 ┃ 其中銅川 ┃ ┃ ┃ ┃ 其中銅川 ┃ ┃
┃ ┃ ┃ 礦務局 ┃ ┃ ┃ 全市 ┃ ┃ ┃
┃ ┃ ┃ ┃ ┃ ┃ ┃ 礦務局 ┃ ┃
┣━━━━━╋━━━━━━━╋━━━━━━━╋━━━━━━╋━━━━━╋━━━━━━━╋━━━━━━━╋━━━━━━┫
┃ 1949 ┃ 292384 ┃ 129609 ┃ 487 ┃ 1981 ┃ 8624000 ┃ 6255953 ┃ 19012 ┃
┣━━━━━╋━━━━━━━╋━━━━━━━╋━━━━━━╋━━━━━╋━━━━━━━╋━━━━━━━╋━━━━━━┫
┃ 1953 ┃ 543495 ┃ 321195 ┃ 913 ┃ 1982 ┃ 9411700 ┃ 6776694 ┃ 20647 ┃
┣━━━━━╋━━━━━━━╋━━━━━━━╋━━━━━━╋━━━━━╋━━━━━━━╋━━━━━━━╋━━━━━━┫
┃ 1957 ┃ 944995 ┃ 975819 ┃ 1508 ┃ 1983 ┃ 9935200 ┃ 7153300 ┃ 21713 ┃
┣━━━━━╋━━━━━━━╋━━━━━━━╋━━━━━━╋━━━━━╋━━━━━━━╋━━━━━━━╋━━━━━━┫
┃ 1962 ┃ 2953784 ┃ 2778158 ┃ 4486 ┃ 1984 ┃ 10192100 ┃ 7060084 ┃ 22240 ┃
┣━━━━━╋━━━━━━━╋━━━━━━━╋━━━━━━╋━━━━━╋━━━━━━━╋━━━━━━━╋━━━━━━┫
┃ 1965 ┃ 2805181 ┃ 2483664 ┃ 5001 ┃ 1985 ┃ 10928314 ┃ 7303235 ┃ 24635 ┃
┣━━━━━╋━━━━━━━╋━━━━━━━╋━━━━━━╋━━━━━╋━━━━━━━╋━━━━━━━╋━━━━━━┫
┃ 1970 ┃ 5731273 ┃ 3846026 ┃ 6294 ┃ 1986 ┃ 10396861 ┃ 7385261 ┃ 24812 ┃
┣━━━━━╋━━━━━━━╋━━━━━━━╋━━━━━━╋━━━━━╋━━━━━━━╋━━━━━━━╋━━━━━━┫
┃ 1975 ┃ 1843213 ┃ 5429700 ┃ 13572 ┃ 1987 ┃ 9994829 ┃ 6832322 ┃ 21997 ┃
┣━━━━━╋━━━━━━━╋━━━━━━━╋━━━━━━╋━━━━━╋━━━━━━━╋━━━━━━━╋━━━━━━┫
┃ 1980 ┃ 9652500 ┃ 6883434 ┃ 20622 ┃ 1988 ┃ 9081717 ┃ 6373891 ┃ 23478 ┃
┣━━━━━╋━━━━━━━╋━━━━━━━╋━━━━━━╋━━━━━╋━━━━━━━╋━━━━━━━╋━━━━━━┫
┃ ┃ ┃ ┃ ┃ 1989 ┃ 9808600 ┃ 6440433 ┃ 27047 ┃
┗━━━━━┻━━━━━━━┻━━━━━━━┻━━━━━━┻━━━━━┻━━━━━━━┻━━━━━━━┻━━━━━━┛

50年代,煤礦工人的勞動條件就開始得到改變,先進的礦燈代替了古老而不安全的“雞娃燈”,採煤工作面普遍採用“電溜子”代替了舊社會的“肩拉人爬”出煤方式。採煤方法也隨之改進,原來高落式採煤(殘採法)逐漸演變為長壁式採煤,工效大大提高。銅川礦務局1955年原煤全員工效為0.48噸/工,次年上升到0.645噸/工,1960年又提高到0.709噸/工。到80年代,全局先後進行三次重大改革,繼而又將沿煤層分層巷道佈置改為聯合佈置,將盤區佈置改為階段連續式推進佈置,適應了發展機械化採煤的需要,大大解放了生產力。60年代,該局開始使用K

mH—z型截煤機和頓巴斯1型康拜因,70年代、80年代,又推廣運用高檔普採、綜採等國際、國內先進的機械化採煤技術,到1989年,該局共擁有綜採機組3套、綜掘機組4套、高檔普採16套,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42.55%,掘進機械率達52.5%,局轄陳家山煤礦大力發展機械化採煤,機械化程度達100%,跨入全國機械化礦井行列。王石凹煤礦採煤五區堅持使用高檔普採,不斷創水平,曾創造連續3年全國高檔普採工作面年產最高水平,最高年產54.6萬噸,相當於1座中型礦井的產量。

1949—1989年,國家對銅川煤炭建設累計投資10億餘元,佔全市工業總投資的59%;形成全市原煤年生產能力1112萬噸;固定資產原值達9.39億元,佔全市工業固定資產原值的55.93%;煤礦企業職工達6萬餘人,年產原煤1千萬噸左右,煤炭工業總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近1/3,40年來累計生產煤炭2億多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