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不明白你要吃大虧 二手車有哪些潛規則

二手車的水很深,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最近就有朋友問小編,二手車市場有哪些潛規則?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一、混淆配置

對於購車小白而言,最容易受到車型配置的欺騙。一般你看中的某款車型,銷售都會誇大其配置,甚至低配車說成是高配車,最後以高配車價格買到低配車。所以,選中二手車型後,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該車型的配置、排量等情況,要讓對方感到你是有備而來,才不敢輕易騙你。

二、隱瞞車輛報廢年限

二手車大多都是行駛幾年後再流入車市的舊車。這類車有的已經接近了報廢年限,有的還處於青春年少期。不少商家利用消費者對各類車輛的強制報廢期限不瞭解,在推銷二手車時往往只介紹購車年限而故意隱瞞報廢年限。對於這點,消費者在購車時一定要仔細問清楚千萬不要聽商家的忽悠。

三、隨意調里程

在二手車交易中,除了出廠年份,最重要的標準就是行駛里程。而賣二手車調低里程錶已成為“公開的秘密”,只需50塊錢就隨便調了。一般10萬公里以上的車調錶的概率都比較高。消費者不要輕信儀表盤顯示的里程數,關鍵還是看車輛本身的真實的使用狀況和損耗程度,注意里程錶和車況的新舊對比。如果你遇到一輛里程數只有1萬公里,價格卻比市場價低2萬元左右的二手車,千萬別高興太早,極有可能你遇到了“調錶車”。

四、百萬以上豪車,里程錶不敢動成“行規”

一位業內人士說,上百萬的豪華轎車一般沒人敢動其里程錶,這已經成為行業內一個不成文的規定。

他解釋說,對於百萬以上豪華車車主來說,他們必然會在專業的汽車4S店保養過。而且每輛豪華車的原裝車鑰匙上都有特定芯片,只要將其往專業檢測數據的電腦端口上一插,有關這輛車的一切信息都可以查出來,商家動豪華車就相當於“自殘”。

五、汽車沒有“黃金里程”

對於有些老道的二手販子,他們清楚很多人來買二手車有可能會帶上一些“懂車”的朋友,如果遇到了較為專業的朋友,調沒調過里程在別人那裡一看便知。於是,更高級的話術出現了,“這車剛跑了8萬公里,零部件磨合得相當完美,現在正好是它的黃金里程,絕對值!”。咋眼一看,這句話聽起來似乎還有點道理,這就像一個人打籃球一樣,小時候打球肯定不如二三十歲打得好,但太老又不行。如果你把車當做人一樣來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汽車內很多零件都是循環件,使用得越多對它們的磨損也就越大,如果確定里程沒有作假的話,絕對要選擇里程數短一點的,因為汽車根本沒有“黃金里程”。

六、水泡車翻新

每次暴雨過後,都會有一些“水淹車”流入二手車市場。商家把車收來進行修復後再轉手出售,向購買人隱瞞真相,中間的利潤相當可觀。水淹車修復後還能再過戶,過戶之後誰也不知道在它身上發生過什麼!如果車輛被水淹且浸泡幾個小時,車內就會帶有一種難以處理的黴味,在驗車時,有特殊味道的二手車就要注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