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院長調去當電視臺臺長,合適嗎?

晨星璀璨1


只要是組織上安排的肯定合適。人事安排是組織意圖,組織在考慮人事任免幹部調配崗位安置上,著重點並不是某個幹部合不合適某崗位,而是要全盤考慮統籌兼顧,要從大局出發,顧全各方面厲害關係。一直以來,幹部升遷調動,真正專業對口的少之又少,絕大部分都是外行領導內行,不是也一直領導過來了嗎,也許我們根本就不需要內行當領導,外行一樣可以當領導。我們這裡,許多年前就有一個從部隊專業的營教導員安排到一家地方醫院當院長。領導幹部每年都要升遷調動,不可能都要安排到與其適宜的崗位,比如縣財政局長要升遷,一定要去當市一級的財政局長,也許到民政局當局長,也許到教育局當局長。醫院院長到電視臺當臺長,很正常。可能是這位院長該提拔了,一時又找不到合適對口的單位,於是安排到電視臺當臺長,也算是提拔。


岩石松7


這個問題在本人職業生涯中遇到過多次、90年代一個衛生單位聽說換領導是個外行因此而炸鍋後來可能因議論紛紛沒有成功。2003年終於上了一個外行並遭遇非典、可想而知外行在剛上任遇到非典簡直剝了一次皮、因為不懂流行病學又壓力巨大完全靠付手們來解決、開會只有念別人的稿、討論只有聽的份,就這樣這個衛生主管部門從此再沒有一個內行擔任過一把手、換了三四屆全是外行為什麼呢?原因只有一個、內行圈子小而且科班出來的在活動能力上不行!而外行圈子廣人才選拔範圍大導致一旦開始破了規矩就再也無所謂了、這就是官場規矩!此事並不少見、大家細心去看從上到下多少外行都在一把手位置上領導著內行。外行領導內行無非就是專業性較強部門、比較突出的如教育、衛生、科研、體育等行業還不是由很多外行領導嗎?


百事可樂一大瓶


醫院院長當電視臺臺長,殯儀館館長任地級報社社長,這發生在湖南嶽陽縣和山東泰安市的組織人事任命,乍一看,讓人覺得是那麼的不可思議。這在黨政機關和管理類事業單位、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中,這樣的交叉任命十分正常,並不值得關注。但醫院院長是醫療服務行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其專業範圍和新聞傳播並不相干;地級報社也是文人集中的地方,一個殯儀館的館長,就算能寫悼文,似乎也算不上文人吧。如此跨界,是不是太不負責任了。

其實,從組織、人事、機構編制部門來講,這並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無論是醫院、電視臺,還是殯儀館,其單位性質都是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都是幹部身份,互相對調,身份、單位性質都沒有改變。縣上的醫院是正科級事業單位,電視臺也是正科級事業單位,相對對調,職級相同,也沒有什麼障礙。反而是醫院院長要想當衛生局局長副局長(現在叫衛健委或者衛健局),事業人員想到黨政部門任職,雖然是同一行業領域,但身份一個是公務員,一個是事業幹部,反而是逆向調動,是違反規定的。同樣的,報社社長想當宣傳副部長,或者文廣局副局長,殯儀館館長想當民政局副局長 ,這都是違規調任,有身份限制。

雖然身份合適,單位性質也一樣,但這樣的調動還是讓人覺得不合理。醫院院長、報社社長一般都是專業技術人員出身,工作了半輩子,其專業技術職稱、水平都到了一定的層次,地方培養一個專業技術人員不容易,就是因為一紙任命,讓別人放棄從事了關輩子的行業,要從頭學習、從事另一個根本不搭界的行業,還要擔任領導職務,怎麼想都是不尊重人才,更談不到合理利用人才了。人若改常,不死即亡。試想,如果人們都跑去電視臺找臺長看病(當了多年院長,名聲在外,這樣的現象很正常),或者拿著自己的作品稿子請原來的殯儀館館長斧正,這是怎樣一個怪異的場面啊。組織培養一個幹部不容易,幹部成長起來也不容易,專業技術人員在自己的行業奮鬥、磨礪了一輩子,更值得尊重和珍惜,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才更符合組織用人原則。


真寧腔調


最近,一則醫院院長調任電視臺臺長的新聞,引發社會爭議。有覺得很正常的,也有覺得不合適的。

之所以遭遇非議,有人認為:一是兩個行業跨度太大,專業性都太強;二是擔心搞醫療的,如何能夠領導搞媒體的,外行領導內行,會不會出問題?如此之安排,是不是輕看媒體業?

其實,就幹部任用的規定來看,我覺得也沒有不正常的,也沒有什麼不合適。

第一,外行不一定就不能領導內行。改革開放初期,曾經因為外行領導內行,產生過一些爭議,尤其在科學、教育、醫療等領域。

不過,細細想來,真正當領導的,不一定要十分精通業務,只要能夠把握住大的戰略方向,能夠領導好團隊,能夠提供好服務保障,能夠思想開明、大膽放權,就完全可以當一名合格“一把手”了。很多具體業務工作,是可以交給屬下去辦理的。

即便在我們身邊,有些電視臺的領導,也不是什麼媒體出身,照樣也當下來了。懂的就說,不懂的多看看。而且在其它領域,也同樣存在類似情形,從未乾過醫療的人,也可能去當醫院院長。

<strong>第二,從縣級電視臺的生存狀況來看,如今已經面臨諸多困難。

從一個醫院院長調到電視臺臺長,怕也是不太情願的。有時候想來想去,當年不少縣級電視臺,還是靠醫院的廣告生存下來的,這或許有些尷尬。

第三,關於一些專業領域的領導交流,實際上可以更開放一些。

不要總是在系統內封閉式交流,這樣其實不利於新思想、新方法的突破,還會形成一些既得利益圈子。就像醫療、傳媒領域,如果只在內部進行循環,不一定就是一件好事。

當然,從其個人的素質、思想來看,是不是合適?我們就需要考察一些基本的背景,比如有無這方面的知識、經驗,比如有無這方面的思維、理念,比如有無這方面的經歷、體會,等等,還是可以考察得更加細緻、科學一些,或許能夠讓人更加信服。


碧翰烽


放牛娃、和尚能當皇帝嗎?

答案是能。不但能,而且很稱職。

歷史上有現成的例子:朱元璋。

醫院院長能當好電視臺臺長嗎?當然能。

皇帝是管理國家,醫院院長是管理一個醫院,電視臺臺長是管理一個電視臺。

管理不像專業技術人員,如果說一個院長你讓他去製造原子彈,他肯定不行,但你讓他去管理一個製造原子彈的工廠,他不一定就不能做好。

高層管理者要求的能力是什麼?

如果按重要性排序的話,個人認為應該如下:

1.個人魅力:正直、正派、公平、公正,別人願意追隨。即有領導力。

2.識人能力;

3.計劃、規劃,戰略目標制定能力;

4.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

5.團隊凝聚力;

6.決策、決斷;責任擔當;

7.專業能力。

作為高層管理者,最主要的是把握全局,有全局觀,懂得取捨;

作為高層管理者不一定要多懂技術,但一定要具有識人能力,也就是要有伯樂的能力,能夠識別“千里馬”,劉邦一個小吏,就是因為知人善任,才能登上九五之尊。他曾經說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任何一個管理者,只要能做到做人正派正直、做事公平公正,做到賞罰分明,何愁別人不服;把有能力的人、有潛力的人放到合適的崗位上,知人善任、任人唯才,何愁事情做不好。

所以說,電視臺臺長能當好醫院院長,醫院院長也能當好電視臺臺長。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小人物的普通日子


我認為合適,面對流量問題,吹捧造假廣告平臺,裝瘋賣傻的藝人,娘炮小鮮肉的陣地,收受節目及電影,電視劇流量費,向社會傳播非正能量導向,,,等。巳觸接人的道德底線和社會良知並危急整個中國夢的完成,已到了非動手術了的時候,所以,調個可以動手的醫院院長來當臺長是明智之舉,以己之專業整頓電視,動手不請外人,以免家羞外揚。然而電視臺臺長任醫院院長,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以院長的宣傳特長對醫院的藥品,檢查等的高價,收入,醫德醫風宣傳可利用原舊屬關係進行強強聯合,用原來吹捧明星,節目,廣告的手段,真是輕車熟路呵,鑑於此,我認為領導這次的對調真是有水平,深知這一道理,高,實在是高,,,呵呵,,,


老玩童168658688


中國傳統有個"陋習":考察官員能力,重在管人,不注重管事!

醫院院長調任電視臺臺長並不新鮮,還見過畜牧管教育的、水利管宣傳的呢!其實不用過於擔心,就好像當初打乒乓球的蔡振華去管足球,各項工作還是穩紮穩打的,雖無功但無過。

但我也奇怪,為什麼就不能用"專業的人管專業的事"呢?像姚明籃球打得好,任籃協主席管理籃球風生水起,其他領域為什麼不能效仿呢,根結在哪?

根結在於官員的"能上不能下"!晉升、提級的要通過"輪換"的方式曲線達成,在某個部門任副職,只有調到另一個部門才能任正職,至於專業是否對口,根本不在考慮範圍。

希望未來的發展,不再出現這樣正常的"烏龍",讓專業的人管專業的事,才是各領域得以發展的動力。

不多說了,要不過不了機器。

多謝閱讀!

祝您愉快!


幽幽南山客


黨的幹部就是一塊磚,組織讓你搬到哪裡是哪裡,沒什麼合不合適。媒體報道的這個醫院院長是縣級的,縣級醫院院長一般是副科級設置,而改革後的縣電視臺已經從文新廣局剝離,和廣播電臺重新組建廣播電視臺,作為黨委直屬事業單位,歸口宣傳部管理,級別正科。因此,從醫院院長調任廣播電視臺臺長,從副科到正科,實際上是升了。

提抜本應該是高興的事,不過小公估計這個院長不會太高興。原因很簡單,醫院院子雖然級別低,但含金量更大,而廣播電視臺雖然級別高,這幾年受網絡媒體衝擊,已經日薄西山,別說縣廣播電視臺,省市廣播電視臺的廣告收都已大不如前,縣級的現在基本上只能吃財政飯。從熱坑頭到冷衙門,明升暗降,這個院長能高興才怪。

而為什麼一個醫院院長調任廣播電視臺臺長會引起網民如此關注,並認為不合適呢?歸根結底是傳統觀念在作祟。人們普遍認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個觀點本身沒有問題,在某些行業也適用,但在領導幹部的使用上,不見得一定對。

領導作為管理者,不懂專業無妨,只要懂用人,把合適的人選拔到合適的崗位上,一樣可以發揮作用。醫院院長調電視臺臺長,和報社社長調縣長、圖書館館長調文新廣局局長、電視臺臺長調體育局局長等等,都是一個道理,不見得幹不好,相反,這種跨領域的交流,補充新力量新思維,很多還幹得不錯。倒是專業人士,受專業理想化的影響,容易進入死衚衕,很多時候反而會把單位管亂,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

評判領導幹部適不適崗,重要的不是崗位是什麼,而是到了崗位能做什麼,會帶來什麼。因此對於幹部使用,人們大可開明點,不看廣告看療效,只要結果好,就對了。


80後小公


先表明觀點,不太合適!分析如下:

醫院和電視臺這兩個領域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個醫院的管理者調去電視臺當領導?這不合適吧。

要成為一個醫生,甚至一個醫院的領導,要經過多少年的努力嗎?大學本科五年,成為一個院長至少要15年時間吧,45歲,這些年你所接觸的、管理的都是醫院的業務,接觸的大多數都是醫生、患者。

突然調到電視臺當臺長,他知道新聞是怎麼產生的嗎?他知道具體流程嗎?他知道電視臺有多少崗位嗎?這麼多年都是負責醫院的情況,現在到電視臺,應付的過來嗎?

不排除那些優秀的人在電視領域也很瞭解,這個院長對那些瞭解,這也不是沒有可能,信息量太少了,實在不好判斷!

按照一般來推理,直接調!確實不合適,這是我的一些見解,不合理,接受批評反駁!


貓頭鷹美食


所謂的領導,其實主要表現在統籌全局,協調好人事關係。至於如何做,如何做好,那都是下屬的事,領導一般不參與具體事務。

醫院院長調去當電視臺臺長,咋聽起來用非所學,很有些用人不當之嫌。但是,細細一想 誰見過有幾個院長上過手術檯,給病人看過病!因為院長的職責不是給病人看病,而是管理醫院的一切,屬於一個高級管理職務。一個院長如果能把醫院管理井井有條,相信憑經驗同樣能把電視臺管理的秩序井然。

就像美國的航空母艦的艦長,他不可能即懂導彈發射,又知道如何開航母,還會操作雷達,還會開飛機,如果選這樣一個技術全面的人做艦長,那對一個航母編隊來說也許就是一個災難。因為一個艦長根本不需用這麼多專業知識,他只需把責任安排到人,關鍵時能做出正確的決斷。

看見有的網友論點很武斷。說什麼領導說你行,不行也行,領導說你不行,行也不行。其實,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任何領導在選拔幹部時,首先考慮不是你的專業能力,而是考慮你有沒領導指揮的才能。一如二戰時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他不具備軍事家的天才,但他善於協調盟軍之間的關係,能使盟軍的力量最大化發揮 ,這比一個將軍領人打一場大仗、惡仗難多了。

所以,醫院院長調去做電視臺臺長,根本無須大驚小怪。只要他能把電視臺管好,那就是用人得當,不存在浪費人才之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