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姚晨,倪大紅主演的正午大劇《都挺好》故事背後折射了怎樣國人特有的家庭文化?

幸福的娛樂者


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說的一點也沒有錯!正午大劇《都挺好》中看似光景還不錯的蘇家也不例外,老大明哲是留美的高級人才,老二明成小白領一枚,衣食無憂,老三明玉職場女強人。

老父親蘇大強還有自己老宅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女雙全,看都挺挺有出息的,本應該是一派其樂融融的幸福畫面。但蘇家早已經是一個病入膏肓,近乎畸病態的家庭,親情似乎已經蕩然無存,只不過一直處於蟄伏期,就等一個爆發點,而這個爆發點就是母親的突然離世!

老父親竟然在母親去世之後,拒絕留在母親待過的任何地方,要求跟著大兒子明哲去美國;明成看著特別傷心難過,但是卻處處針對忙前忙後,出錢出力的妹妹明玉;明玉更是連正眼都不願意瞧一眼自己那個不務正業,坐享其成的二哥明成;似乎只有哥哥明哲小心的在弟弟,妹妹,父親之間小心翼翼的維繫著這僅存的骨血之情,然而他自己也是一身的麻煩,還要操心被裁員的危機。

但是當街坊鄰居詢問蘇老爺子的情況之時,電話中的他還是笑呵呵的說:都挺好!

是呀!《都挺好》三個字就是中國普遍家庭關係的真實寫照!不管家裡發生怎樣的事情,只要關起門來能解決的,不是殺人放火的大事,對外都是三個字:都挺好!果真都挺好嗎?那可不盡然。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不幸!大家遇到事情都是一直忍著,而不是想著辦法去解決!蘇家也不例外,母親的霸道,重男輕女,讓明玉心裡早早的種下了仇恨,偏執的種子。父親敢怒不敢言,一輩子窩窩囊囊的過日子,明知道對明玉不公平,但只能沉默,明哲保身,失去了一個男子該有的硬氣!

家庭是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即便是子女也應該儘可能的做到一視同仁,不應該厚此薄彼。即便社會發展到今天,這種情況依然存在中國的很多家庭,尤其是對小小年紀的孩子,身心傷害極為嚴重。明玉就是一個典型的受害者。母親為了大哥留學,賣了一間房子,二哥結婚又賣了一間房子,而殘忍的扼殺了明玉上清華的夢想,從而為其選取了一個不收學費的師範學院!這是何其的殘忍,尤其對一個青春年華,對未來有著美好幻想的孩子!

不知道在她以後世界裡,是否還有色彩斑斕,是否還相信公平兩個字,自己的父母尚且如此,可況和他非親非故的人呢?還有這個競爭極其激烈的社會?

父母對子女的遷就和溺愛,只能是害了自己和孩子,家裡的任何事情都應該和孩子們一塊商量。蘇家經濟有限,即便大哥留學,二哥找工作,結婚都應該大家做到一起,有商有量。而不是父母直接做了,直接通知孩子。如果要知道是賣房子,估計大哥不會去留學,二哥在找工作,結婚買房之時,自然也會有所考量,量力而為。這樣幾個孩子之間也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明玉內心也不會有那麼大的怨氣。

對二兒子的溺愛更是到了極致,花錢上學,花錢找工作,花錢買房子,結婚。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只能認為父母所做是理所當然!對父母的索取也是理所讓然,這是多麼一個致命的惡性循環!

可憐天下父母心,說的就是中國這樣的父母,一輩子就這樣圍著孩子,彷彿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孩子孝順還好,如果不孝順就等於是孩子個人教育的失敗!但是對外都只有三個字:都挺好!

子女教育談完了,談婚姻。蘇家二老的婚姻就是一場災難,一個怕老婆到極致的男人,真不知道是幸福還是不幸!婚姻的不幸間接的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一個男人因為私藏工資就下跪,這樣的日子真不知道這幾十年來是怎麼過的!但是大家為了孩子還是這樣相安無事的過著,對外就三個字:挺好的!

母親去世之後的老父親,彷彿一下子翻身了,幾十年來的委屈,鬱悶,他卻都發在了孩子身上!對這樣一個親情本來就岌岌可危的家庭,無異於雪上加霜!

《都挺好》也不單單對外說的,也是一個念想,至少蘇家乃至很多家庭都衝著這個目標而努力!蘇家也是因為這三個字衝破重重阻礙,一家四口打開心扉,重新找回了久違了的親情!這就是中國的特有的家庭文化,大家都在《都挺好》的路上了樂此不彼的奮鬥之人,即便身心疲憊,也在所不惜!

所以說《都挺好》也是千千萬萬普通家庭的真實寫照,看似簡單三個字,道不出的家長裡短,說不完的濃濃人情味!


禾苗苗苗


大概有以下幾點:扶弟魔、媽寶男、啃老族、虎媽貓爸、重男輕女、死要面子活受、愚孝。這幾點想必每個人都有所感觸的,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會存在或多或少的這種問題。

扶弟魔

蘇母張美蘭女士一心扶持著她的弟弟,雖然她未必真心相幫弟弟,可是她的母親當初把她嫁給蘇大強,目的就是為了通過這樁婚姻把自己的兒子,也就是張美蘭的弟弟弄進城,並且變成城市戶口。

弟弟進城後,還得把房子分給他住,不知道是她的想法,還是她那個糊塗母親的想法。

啃老族、媽寶

蘇明成是張美蘭的第二個兒子,從小就會花言巧語討好張美蘭,讓張美蘭對她無有不依的。從大學畢業找工作到結婚買房,都是張美蘭靠賣掉家裡的某個房間換來的錢,從沒想過靠自己。

婚後還是一直圍繞著張美蘭,每個月花的比掙得多,所以月月張嘴跟張美蘭要錢,張美蘭每個月兩三千的給。

重男輕女

張美蘭女士極度重男輕女,蘇明玉是她親生女兒,但是因為蘇明玉是為了不讓蘇大強跟她離婚,強行懷孕有的,所以她從來不待見蘇明玉,對兩個兒子寵愛至極。

老大蘇明哲懂事,自立自強,去美國後基本就沒再給家裡添過麻煩。但是老二蘇明成就在身邊,跟蘇明玉形成強烈反差,給老二找工作、結婚,賣掉的就是蘇明玉的房間。

蘇明玉中考,張美蘭覺得買複習資料就是浪費錢。高考連個衝刺班都不捨得給她報。本來能上重點,但是張美蘭不想花錢,就給她找了個免費的師範。

死要面子活受罪

說的就是張美蘭,老大考上美國大學後,因為不是全免,所以不想去,但是張美蘭一定要去,砸鍋賣鐵也要去,她說:他舅他姨誰不知道明哲要去美國留學了,靠上了沒讓去,我可丟不起這人。

蘇明成找工作本來就是張美蘭花錢買的,結果張美蘭說,我們哪裡能幫上什麼忙,都是孩子自己弄得。

虎媽貓爸

就算虎媽貓爸,也不知道為什麼蘇老爹慫的如此天崩地裂。張美蘭批評蘇明玉時,他不是去廁所就是一句話都不敢說,雖然是想幫女兒,但是也得有這個能耐才行啊。

就連張美蘭女士去世後,蘇明成和蘇明玉吵架,他都不敢插嘴。

愚孝

蘇明哲覺得自己在外時間長,沒照顧過家裡,就想撮合蘇明成和蘇明玉的關係,太天真了,這是能撮合得了的嗎?問題的根源出在張美蘭女士身上好吧!這就是愚孝,還沒弄清楚前因後果就瞎出主意。

我覺得這些問題,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其中一兩點的。


入行娛樂


我覺得兩個字可以總結——愚孝。

中國人講究百善孝為先,所以不管你的父親是什麼樣的人,在你小時候是怎麼對待你的,他只要是你的父親,你就得無條件的滿足他,否則就會被冠上“不孝”的罪名,招致親戚朋友的指指點點。

電視劇中的蘇明哲和蘇明誠就是愚孝的代表。

特別是蘇明哲,他不管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不管自身家庭的實際情況,明知道父親提出的很多要求有些過分,還是無條件滿足,讓買房就買房,讓請保姆就請保姆,對父親有求必應,力求能做一個合格的“孝子”。

再說蘇明誠,被自己老爹搞得家都散了,也不敢說什麼,那麼一個衝動的人,連妹妹和老婆都打,硬是對老爹沒辦法。

而蘇明玉,唯一一個明事理,講人情的女兒,他敢跟自己老爹對著幹,敢不聽他的話,即使有錢也不願意滿足他的無理要求,在別人眼裡看來卻都是不孝。

蘇大強這個人物形象,有很多人說塑造的有點兒過。確實,很少有一個父親這麼作,現實生活中,這麼作的一般都是母親。比如我們最熟悉的婆媳關係。

你一定聽過有些老公對自己老婆說這些話:“我媽把我養這麼大不容易”,“我媽以前吃了很多苦,現在年紀大了,我們遷就她一些”。這像不像蘇明哲安慰吳非的話?

生活中很多婆媳矛盾的激發,都是由於男人的愚孝,遇到問題,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問是非對錯,只知道自己應該孝順,哪怕要委屈老婆也在所不惜。

任何事情都有對錯,任何人都會犯錯,沒底線沒原則的去縱容一個人,總是不對的。


拾光1991


這是一部會讓人心痛的電視劇,現實的劇情,現實的社會問題,現實的父母心和兒女心。那一句:你們生了我卻對我不好,不好好養我,刺痛了多少人的內心。那一句:我努力了這麼久,卻變成了我最討厭的樣子讓人心底發涼。

重男輕女,多子女家庭,強勢的母親,自私懦弱的父親,三個比陌生人還冷淡的兄妹,這絕對的是大多數家庭的縮影。孩子多了,父母心開始失衡,努力上進的女兒卻最被忽視,上清華的夢想被母親一個免費師範生的名額毀滅;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是蘇家老二的縮影,他是母親的心頭肉;學霸卻低情商的老大,愚孝卻不懂得面對現實。





這部劇切入點非常好,它扒開了一個家庭最虛偽的面紗,將親情之下的冷漠扒的淋漓盡致,讓人揪心的疼,這絕對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大多數人的家庭問題。兄妹冷漠的都不如陌生人,父母偏心造成了子女間不可修復的矛盾,言語暴力,冷暴力讓人觸目驚心。


反之,這部劇也從側面傳達了一種正能量:女孩,別人不愛自己請你加倍活的精彩,你的努力終將被幸運之神眷顧。在冷漠的外表下,也心底還是被親情所羈絆,一家人,始終是一家人。總之,確實是一部難得的好劇,追!


流落在街角的貓


重男輕女的陋習唄,這還用問嗎?很多國人以生兒子為榮,以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為榮、以傳宗接代為榮,以繼承香火為榮,以死後燒紙上墳為榮、以養兒防老為榮……當然了這些兒孫都是女人生的,不是村頭野狗和他們爹生的、😂😂😂祝重男輕女的都生兒子,多多生,先訂個小目標:生他一個億、


佛系屠狗


我覺得就是自私,家人之間不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這是一種畸形的變相了的家庭關係,沒有溫暖,只有冷漠。他們之間沒有分享,更談不上付出,那在這種關係的繼續持續中,肯定會在某一個點爆發,肯定會繃不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