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中年危机」一直是丧剧的核心关键词。

但鱼叔最近发现,

「中年鳏夫」似乎成了新的创作热点,大有赶超之势。

从《岛上书店》里中年丧妻人生不顺、于是整个人变得尖酸刻薄的A.J.费克里;

再到《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里死了老婆后被称为「来自地狱的恶邻」的欧维。

都是丧穿人心,直击当代人痛点的代表人物。

后者的同名电影好评如潮,豆瓣评分 8.8,进入豆瓣电影 TOP250。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想想也是,「中年鳏夫」可是中年危机+半途丧妻,双重打击,人生艰难。

最近,Netflix 又推出了一部「中年鳏夫」题材剧,每集不到半小时,总共才 6 集,却把鱼叔看得老泪纵横——

《后半生》

After Life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跟其他鳏夫题材的优秀作品一样,《后半生》上线不到一周,在IMDb就拿到了 8.6 分的好成绩。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豆瓣新鲜评分 8.4。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过治愈,鱼叔妥妥奉上五星。

男主扮演者瑞奇·热维斯,曾主演过英剧《德里克》、《办公室》以及《临时演员》,都是八九分的好剧。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当之无愧是个宝藏男孩。

他是个高材生,伦敦大学生物学哲学双学位,自己玩儿过乐队,还给山羊皮乐队和皇后乐队工作过,出过畅销书。

后来开始拍自编自导的电视剧,每部都是精品。

这部《后半生》就是瑞奇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

然而这么才华横溢的一位大佬,翻开他的ins,吓一跳——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上面一排是他年轻的时候。)

论中年发福的杀伤力。

回到正题,在本剧中,瑞奇扮演的是中年丧偶的托尼

他的老婆丽莎,因为乳腺癌去世,留给他的只有一条狗一段录像

丽莎把这段录像称为「没了我的生活的小指南」,其中包含警报器的使用方法、喂狗时间以及狗粮位置、垃圾分类方法……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她很清楚,自己走后丈夫的日子一定会很难过。

然而,虽然妻子在生前完整仔细地交代了一切,但托尼的生活还是变得非常糟糕。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失去了妻子,生活不能自理,托尼的工作也在灰暗人生的衬托下,变得愈发死气沉沉。

他是一家小报社的特稿记者,说是写特稿,其实就是去社区里采访那些要么无聊、要么奇葩的人和事。

比如连收到五张一模一样的生日贺卡的老头;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不知道这有什么厉害的

精通用鼻孔同时吹两个竖笛的傻小子;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肺活量惊人

以及用自己的奶水和阴道酵母菌制作米布丁和面包的年轻女人。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吓得鱼叔赶紧抖着手搜「阴道酵母菌」

采访对象不太正常,同事也都不是托尼喜欢的类型。

工位在托尼对面,负责摄影的兰尼,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吃零食,舔手指。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兰尼还总爱悄悄放巨臭无比的屁,托尼诅咒他以后肯定死于肠癌。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妻子去世,工作不顺心,托尼在人间最后的至亲,就只剩下了一个老父亲。

可是他父亲已经太老了,老到不能自理,说话前言不搭后语,甚至有时候都不认识托尼。

两人聊天一句赶不上一句。

托尼跟心理医生说,「

我爸已经完全不在了」。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亲人消失了,啥啥都没劲,人人都傻逼,托尼活到这个份儿上,日子基本上垃圾透了。

照他的话说,「要不是丽莎让我天天喂狗,我早自杀了」。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托尼不是说说而已,他真的想死。

有过自杀实践,两次。

第一次是早上起来,把自己泡在浴缸里,拿出小刀片准备割腕,反复下着决心。

眼看就要动手的时候,家里那条跟到门口,把他叫醒了。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第二次是去海边遛狗,想起与妻子曾经在海边度假时的点滴记忆,悲从中来,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海。

然后,又是狗把他叫了回来。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既活不好,又死不了,托尼决定在这个残破人生里义无反顾地当个垃圾,就当是报复命运不公了。

这时候怼同事骂老板已经不能使他过瘾了,他开始见谁咬谁。

遛狗的时候,有个路人提醒托尼给狗栓绳。

他一边谦和地说不好意思,一边又大惊小怪地对狗说:

「你说他啥?他才不是鸡婆胖三八,你这狗好没礼貌!」

整个人贱嗖嗖的。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托尼带小侄子去餐厅吃饭,执意要两份儿童套餐,但餐厅规定儿童套餐只能儿童点,他便死皮赖脸地说「要两份,这孩子要吃两份」。

结果服务员上了两份儿童套餐,全都摆在了侄子那边。

托尼看着服务员的眼睛,徒手抓起一盘子炸鱼条,一把塞进了嘴里。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服务员看他的表情是这样的——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很快,满街找抽的日子也过腻了,托尼开始闷声作大死。

他结识了靠送报挣钱吸毒的朱利安,当机立断向朱利安买了一些毒品。

从此之后,两人就成了毒友,隔三差五约在一起吸毒。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这变成了托尼生活中的最大乐趣。

因为,每次吸高了,他都感觉可以离妻子更近一点儿。

毒品让他能暂时逃离现实,卸下对悲伤的戒备,想起曾经和妻子在一起的日子,放肆地流会儿眼泪。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虽然丧偶后的托尼,每天满街找抽,惹人讨厌,但对毒友朱利安却格外温和。

因为他们都是丧偶的人。

托尼觉得自己和朱利安同病相怜,有诸多共同点,大家都是无牵无挂的loser,把日子过成了垃圾。

可朱利安反驳了他,「我们不一样」。

他吸毒不是为了抽离现实,只是选择自杀的一种方式。

「我要是有足够的钱,我就尽可能多的买海洛因,然后马上死掉,这是我最希望的」。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听了朱利安一席话,托尼把钱包里所有的钱,都拿给了他,并说,「别浪费在食物上」。

朱利安收了钱,跟托尼干了杯酒便起身离开,去买了足量的毒品,当天晚上就死在了蜗居已久的车库里。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豆瓣上有网友说这个情节「很恶心」,觉得托尼太冷漠,在这里看不到托尼这个中年人身上有一丝一毫的善良,

他单纯是一个自私又刻薄的中年丧男人。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而这正是托尼在做的事情,他想要所有人都讨厌他,想要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坏蛋。

他不想再对这个世界投以任何的善意。

其实,以前的托尼本不是这样尖刻讨厌的一个人。

在变故发生前,丽莎口中的托尼是个可爱的人,能随时随地让别人发笑。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能时刻给丽莎制造着惊喜。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在遗言视频的最后,丽莎说,「我拥有圆满的人生,也遇到了最好的男人」。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托尼和丽莎两个人,互为彼此。

我们有幸遇见一个能与我们组成「彼此」的人,也就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确定了自己的存在。

「彼此」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词

,它能披荆斩棘,每一个冰冷孤独的深夜也都因为它的存在,而变得温暖有力量。

但对于托尼而言,他的「彼此」随着丽莎的离去,坍塌了。

托尼变得刻薄讨厌,正是因为他没有勇气离开这个世界却又实在无法接受重回孤独这件事。

于是他表现出种种尖锐,来作为面对孤独和不安的保护色。

托尼以为,他大可以坏事做尽,然后一死了之,自杀是他最好的退路。

可到最后他发现,做个坏人对他来说好难。

一意孤行毫不关心别人的感受,这让他更加难受。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这是因为,在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尽管被他中伤,可还是尽了全力地理解他的痛苦。

当一个心碎的人被全世界温柔以待,张牙舞爪对他来说,反而就变成了难事。

托尼每天见到摄影师兰尼就要贬损一番。

坐在一边的实习生都看不下去,便问兰尼,「你不介意他这样对你吗?」

兰尼撇嘴一笑说,「没事,兄弟嘛」,末了抬头补了一句,「那能转移他的注意力」。

要不是最后一集太治愈,我会给它满分

托尼曾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殊不知,他每天所接触的人——

奇葩受访者、丧偶老妇、同事、毒友朱利安以及自己的狗,其实都是他真诚的陪伴者。

说到底,托尼在失去了原来的「彼此」之后,又在人与人的善意之间重新找到了新的「彼此」。

这就是他重拾的希望。

有人的地方就有温度。

这是颗孤独星球,但没有人会永远孤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