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小鳥,大自然的精靈


紅尾黑鳳頭鸚鵡,體長從50釐米到68釐米不等,體重能達到600-900克左右。因其雄鳥尾部的一片鮮紅色羽毛而得名。頭頂部有一個長的黑色羽冠,從前額開始,覆蓋了大部分的頭頂部。雄鳥鳥體羽毛黑色,尾部為鮮紅色。雌鳥體型略小,有黑褐色的羽毛,頭部、胸腹部、尾部及翅膀有許多美麗的黃色或桔黃色斑點與橫紋。尾部為桔黃色羽毛。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雄鳥鳥喙深灰色,雌鳥鳥喙肉色,其壽命可能達到50年以上。

靛藍彩鵐,是雀形目美洲雀科動物,生活在美國東半部。營巢於美國東半部分大片地區灌木叢,雄鳥幾乎一身靛藍色,但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越冬時會換上褐色的體羽,與雌鳥相仿。

七彩鳥,是一種羽色極為豔麗而又珍貴的觀賞鳥,因羽毛有七種顏色聚於一體而有“鳥中美男子”之稱。鳥體有黃、紅、藍、紫、黑、綠及過渡色之分。物以稀為貴,目前黑頭、黃頭五彩文鳥因飼養數量少而顯珍貴,而一些變種如藍背白胸、藍背紫胸、純白、純黃等五彩文鳥也都因稀少而彌足珍貴。五彩文鳥體長11釐米左右,成鳥雌雄易分別,雌鳥羽色較雄鳥淡,雛鳥不易分出雌雄。此鳥鳴聲低細、婉轉、悅耳,令人喜愛。


小太平鳥,尾端緋紅色顯著,與太平鳥的區別在黑色的過眼紋繞過冠羽延伸至頭後,臀緋紅。次級飛羽端部無蠟樣附著,但羽尖緋紅。缺少黃色翼帶。一般生活習性與太平鳥相似,以植物果實及種子為主食,秋、冬季所見的食物有衛矛、鼠李,兼食少量昆蟲。

朱䴉,中等體型,體羽白色,後枕部有長的柳葉形羽冠,額至面頰部皮膚裸露,呈鮮紅色;繁殖期時用喙不斷啄取從頸部肌肉中分泌的灰色素,塗抹到頭部、頸部、上背和兩翅羽毛上,使其變成灰黑色。

鳳頭鷹,頭前額至後頸鼠灰色,具顯著的與頭同色冠羽,其餘上體褐色,尾具4道寬闊的暗色橫斑。喉白色,具顯著的黑色中央紋;胸棕褐色,具白色縱紋,其餘下體白色,具窄的棕褐色橫斑;尾下復羽白色;飛翔時翅短圓,後緣突出,翼下飛羽具數條寬闊的黑色橫帶。幼鳥上體褐色,下體白色或皮黃白色,具黑色縱紋。性善隱藏而機警,常躲藏在樹葉叢中,有時也棲於空曠處孤立的樹枝上。


紫色花蜜鳥,體小(11釐米)而色甚深的花蜜鳥。雄鳥在多數光線下顯全黑,但具綠色閃輝和絳紫色的胸帶,胸側羽簇可能為黃色及橘黃色。雌鳥上體橄欖色,下體暗黃。與雌黃腹花蜜鳥的區別在下體色較淡,尾端白色較窄。繁殖後的雄鳥似雌鳥,但喉中心具黑色縱紋,與雄黃腹花蜜鳥的區別在翼覆羽為虹閃藍色。

紅領綠鸚鵡,是鸚形目鸚鵡科的鳥類,共有4個亞種。體長43釐米,翼展42-48釐米,體重95-140克,壽命30年。是長尾的綠色鸚鵡。嘴紅色,尾藍色,端黃,雄鳥頭綠,枕偏藍,上體深草綠色,下體與上體同色但較淺。頸基部有一條環繞頸後和兩側的粉紅色寬帶,從頸前向頸側環繞有半環形黑領帶,雌鳥整個頭均為綠色。

藍喉歌鴝,體長12-13釐米,體重17-18克。頭部、上體主要為土褐色。眉紋白色。尾羽黑褐色,基部慄紅色,頦部、喉部輝藍色,下面有黑色橫紋,下體白色。雌鳥酷似雄鳥,但頦部、喉部為棕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腳肉褐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