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調的大佛:鎮住黃河水600多年無法向北流


最低調的大佛,鎮住黃河水600多年無法向北流。

大伾山摩崖大佛,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浚縣城區大伾山東麓天寧寺院內及其附近。天寧寺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史載:“石勒以浮圖澄之言,饞崖石為佛像,高尋丈,以鎮黃河”。摩崖大佛為倚坐式彌勤造像,通高21.33米。屬北朝時期作品。為中原地區年代最早,造型最大的摩崖大佛。

大佛又稱“鎮河大將軍”,當時黃河水從山腳下流過,頻頻的泛濫成災,百姓們苦於水患,又無力抗災,就把希望寄託在天神身上,佛圖澄建大佛,不僅得到了皇帝的支持,還得到了老百姓的擁護,因此,當地人也稱它“鎮河大將軍”。


大佛的手勢,是左手扶膝,右手曲肘前舉,手心向外,稱為無畏印,四川樂山大佛所做的無畏印,卻是雙手扶膝,為什麼同樣的印勢卻是不同的動作呢?這其中有一個很形象的含義,樂山大佛是三條江的匯合處,雙手扶膝表示使江面平穩就可以了,大伾山這尊大佛意圖也非常明顯,就是要把黃河水給推走。

大伾山位於浚縣城東南,山勢巍峨,秀麗幽靜。是我國文獻記載最早的名山之一,商周時,浚地稱黎,山稱黎山。西漢初,朝廷於黎山腳下、黃河之濱置縣。“縣取山之名,取水在其陽”,因稱黎陽,山亦名黎陽山。東漢初年,劉秀在山巔築青壇祭告天地,遂賜名“青壇山”。明初,俗稱浚縣東山。

金代明昌(公元1190-1196年),以前,大伾山為黃河轉折點,黎陽津為黃河重要渡口。黎陽縣城“憑山為基,東阻於河”。

因為“山阻河險”,這裡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張儀勸趙王守白馬津,蘇代約燕王決白馬口,秦末酈食其勸漢王塞白馬口,白馬津、白馬口說的都是這裡。

最低調的摩崖大佛,摩崖大佛體型超過國內所有著名石窟中的標誌性大佛像,年代也是最早的石佛,可就是默默無聞。彌勒大佛像粗曠、簡樸,風格簡潔,沒有太多的細節,只有大氣磅礴的誇張。

也許是大佛像的環境侷限住大佛的魅力,“八丈佛爺七丈樓”,雖然指大佛的腳在地面以下,加起來比樓高,七丈樓卻讓大佛變成了躲在盒子裡面的石偶。摩崖大佛前面的藏經樓建築,讓整個摩崖大佛失去遠望的觀賞性。大佛被定格在這種狹小的空間,與周圍環境割裂。或許從黃河改道的那一天起,這座大佛就變成最低調的大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