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網絡歌手與獨立音樂人的差別,華語樂壇斷層的真正根源

“如果晚出道五年,他們就是獨立音樂人了,絕對不會被掛上非主流的標籤”

,這段話出自著名歌手汪蘇瀧與徐良的音樂合夥人李思睿之口(大象音樂CEO),用以形容當年的“QQ音樂三巨頭”以及相類似的“非主流網絡歌手”。

或許很多朋友不理解,同樣是網絡歌手,許嵩、徐良、汪蘇瀧他們與現如今所謂的獨立音樂人有什麼很大差別嗎?事實告訴我們這兩者之間的差距遠遠超乎想象。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年許嵩等火遍大江南北的網絡歌手,真正賺到錢的有幾人?實際上當年他們的所有歌曲都是處於一個免費收聽的狀態,再加上那時候互聯網對音樂版權的監管不力,基本上他們靠歌曲是沒有任何收入的。同樣許嵩他們的曝光度也僅僅來源於一些音樂平臺,並沒有實質性的線下演出,更不用說開辦演唱會了,這都是後來才逐漸齊全的流程。

非主流網絡歌手與獨立音樂人的差別,華語樂壇斷層的真正根源

但是反觀現在的獨立音樂人,小編同樣舉幾個突出的例子,比如民謠歌手陳粒、花粥,以及說唱歌手JONYJ、TT等人,雖然他們其中部分已經簽約公司,但事實上在早期剛剛成名的時候他們已經就有各種Live house演出,甚至還登上過不少音樂節,雖然也曾苦過但是在收入上卻比許嵩徐良汪蘇瀧等人早期要高出不止一個檔次。

非主流網絡歌手與獨立音樂人的差別,華語樂壇斷層的真正根源

難道是後者比前者更知名嗎?顯然不是,論傳唱度和知名度恐怕沒有哪一批網絡歌手(小眾歌手)能夠比得過三巨頭,但恰恰就因為成名時代不同,最後得到的結果便截然不同。

也有很多人說許嵩、汪蘇瀧等人現在不是混的很好嗎?不可否認他們兩確實非常成功,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個成為海蝶音樂總監,一個成為華語樂壇閃耀的新星,但以他們的起點來說,這樣的成績是遠遠不合理的,甚至還具備著一定的偶然性。

非主流網絡歌手與獨立音樂人的差別,華語樂壇斷層的真正根源

除了許嵩和汪蘇瀧之外,像同期非常火的小賤、星弟、顏小健、喬洋等諸多網絡歌手均沒能熬出頭,甚至同為三巨頭的徐良如今淪落到與許多後輩一起參加《這就是原創》。在現場很多選手對於徐良的出現都感到不可思議,均認為他應該是坐在導師席的存在,但是徐良有辦法嗎?很顯然沒有,不是每一個歌手都能夠順利轉型擺脫非主流標籤的,這三個字讓很多人再也無法認真去傾聽他們的音樂,始終將其劃分到非主流、葬愛的分類當中,但事實上像徐良這些人如今早已不再創作“非主流音樂”了,如今他們的音樂水平提升了何止一個檔次,但是終究沒有人願意正視他們,給他們一個翻身的機會。

非主流網絡歌手與獨立音樂人的差別,華語樂壇斷層的真正根源

這就是“非主流網絡歌手”與“獨立音樂人”之間的根本差別,前者始終被人們帶著有色眼鏡審視,必須付出比常人多十倍的努力,再加上天大的機遇,才有可能轉型成功走上正軌,而後者則更被重視,認作是獨立、原創、才華的標籤,甚至比無數人奉為珍寶。

非主流網絡歌手與獨立音樂人的差別,華語樂壇斷層的真正根源

其實很多時候小編都認為華語樂壇真的錯過了一批非常優秀的歌手,單從音樂性上來看,我不覺得三巨頭或者是同期的網絡歌手,他們有哪一點會不如現在的獨立音樂人,甚至在原創程度上恐怕還要高於很多獨立音樂人,畢竟那是一個沒有歌曲可抄的年代,一切全憑自己靈感。所以希望有可能的話歌壇能夠多給他們一些機會,如今華語樂壇面臨的斷層事實上就是他們這一代被忽視的結果,想要填補這個斷層或許用這些人做材料是最為合適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