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全心全力、自動自發地學習?

陳永恩


很多孩子學習不能全心全力,不會自發主動,家長束手無策。歸根結底,是學生學習習慣不成熟。學習習慣需要逐漸養成,也需要家長從旁輔助校正。

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和培養自己孩子的經驗,整理出12條建議,希望能幫到您。

第一,做作業的時間不宜過長。每個孩子注意力不一樣,小孩發育不完全,長期做一件事容易疲倦,特別是長期握筆寫字手背手腕會疼。所以,每次寫字時間不宜太長,適度。

第二,放大孩子的優點。孩子是需要表揚的,發現孩子的優點,多表揚,並適度方大,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逐漸潛移默化下,會提高學習和作業的興趣。

第三,學習不可操之過急。學習,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功”,家長切勿過於心切,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學習,是慢慢的積累,並逐漸系統化。

第四,讓他把喜歡的女(男)孩帶回家 。小孩,需要陪伴,需要的家長的,也需要夥伴們的陪伴。

第五,先讓孩子玩個夠。玩就玩個盡興,做就認認真真。該玩的玩,放開了玩,玩過了他們就不會“牽腸掛肚”,玩過了就能靜下心,完成另一類“玩耍”——作業。

第六,刺激她,使他全力以赴。使用一些小技巧,刺激他把每一件事盡力做好,全力以赴。

第七,正話反說。有時候,適當說說反話,效果會意想不到。在孩子有了一定認知後,表場說成批評,批評說成表場,他們往往印象十分深刻。

第八,經常改變學習環境。所謂人生處處是學問。常改變學習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必要。

第九,列一個功課計劃表。任何人任何事,列計劃都有價值。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並嚴格執行,防止了拖沓,效率還高,久而久之,孩子更愛學習,並逐漸主動學習。

第十,先讓孩子做擅長的功課。學業有難易,讓他先完成擅長的,他會覺得作業並那麼難,會從心底意識到學習的快樂。

第十一,讓孩子自己抽籤決定。可以搞些小活動,比如抽籤。列舉幾個類似選項,抽中那個就按要求辦。孩子天生愛活動,先參予了抽籤,己經感受到了樂趣,再完成作業,事半功倍。

第十二,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儘量不要當著孩子面評價他的老師。實在是繞不開,也要注意引導。“尊其師信其道”,引導孩子信服老師,對於孩子的成長好處多多。

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幫助。


醉z清q風f


只要有動力,孩子就會願意學習、樂於學習。所以要想孩子全心全力、自動自發的學習,就要激發孩子內在的學習動力。


1.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目標。孩子的學習目標可以是當三好學生,考上高中(大學),也可以是競賽獲獎、作業優秀、老師獎勵 ,甚至是獲得一個小紅花小獎章等,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努力學習 的動力,可以讓孩子學習更主動更投入。

2.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 新穎的課件、有趣的故事、好玩的遊戲……都可以讓孩子興趣盎然。吸引孩子注意力,吸引孩子專心聽講,主動學習勇於探索新知,全身心投入學習。



3.家長、老師要及時表揚鼓勵。例如老師表揚孩子,“今天的作業全對了,加油”,就是對孩子努力學習認真寫作業的認同,孩子會有成功感,這種認同成功感,可以很好的激勵孩子更加努力學習。

總之,孩子學習必須有內在的學習動力,作為家長老師,要多些辦法,激發孩子學習動力,讓孩子樂於學習,從而全心全力、主動自發地學習。


lucky134624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孩子還小,讓他多玩一會,不想其他的事

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家長都會說的一句話,特別是孩子在三歲前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個誤區,畢竟自己十月懷胎生下的骨肉,又怎麼忍心讓他吃一點點苦。舉一個例子,我之前做過育兒教育,瞭解到很多家長在孩子8、9月份的時候,孩子正是在地上爬的黃金時期,爬行能讓孩子擁有強壯的四肢,鍛鍊孩子的骨骼發育,而且還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但是哎,這位家長完全不懂這些,幾乎不怎麼讓孩子爬行,或者把 孩子放在那種推車裡。

相信很多家長都瞭解這種車,而如果過早的把 孩子放在這種車裡面,其實是對寶寶腿部得不到足夠的鍛鍊的。

雖然之前的錯誤教育,導致孩子錯過了最早的興趣教育,但是,這不代表著孩子沒有二次興趣教育,只是需要花費更多的力氣來糾正孩子之前養成的壞習慣。這些都是父母造成的,所以就會造成一個假象:孩子在學校學習不好,學習興趣不高是老師教育不好。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在一對一的教育下享受了錯誤的教育方式,那麼,當孩子上學接受大班教育,老師是做不到面面俱到的,如果細心的老師發現了,還會跟家長說一下。

如何讓孩子獲得學習興趣,重新愛上學習

做這件事首先需要的是耐心,這不僅僅是對學生的考驗,還是對家長的考驗。之前就有一些家長是這樣教育孩子的,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放養著玩,等到父母意識到孩子是需要學習的時候,而孩子習慣了我行我素,根本對父母和學習視而不見,那麼這個時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棍棒教育。這是多麼的簡單粗暴,一般簡單粗暴的方式還是蠻管用的,所以我小時候,我爸對我說的最多的就是棍棍棒棒出好人。哈哈哈,我是嚇大的。只是現在這種教育不在適合現在的孩子,不僅僅是因為社會文明進步,也是因為現在的父母不想孩子過他們以前的日子。那麼現在有什麼好的辦法讓孩子重獲學習興趣?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智能靠引導,這也是現在很多家長、老師在學習和鑽研的。為啥現在的教育機構這麼多,也是因為能通過一些教具來吸引學生,從而來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像機器人、少兒編程、遊戲製作等等都能快速的引導學生興趣,但這些都只能說是副科,那對於學生升學高就的主科:英語、數學、語文、物理、化學等等,又要何去何從?這些比較枯燥、乏味的科目,怎麼樣讓學生提起學習興趣?

我以前也是這樣的以為學生,以前一段時間英語學習很好,那是因為覺得有用,能和老師對話覺得厲害,後來英語成績差了,覺得時間久了,一直跟老師說好無聊。。。。。。現在的學生也是如此的,開始覺得新鮮,如果在這個新鮮的時間段裡,學生沒有得到知識的運用,知識的技能昇華,那麼學生可能會覺得,我學它有什麼用,浪費時間學沒用的還不如玩別的。所以,對於學生比較偏科的方面,就需要讓學生了解到學習它的一個作用、興趣所在。

興趣往往是暫時的,只有學以致用是永恆的

要想改變學生學習不主動,學習偏科,最根本的方式方法就是讓孩子學會學以致用。舉一個例子:我們學會了電學,知道電學有串並聯,知道了串並聯有不同的連接方式。之後,老師就會讓學生在紙張上做很多題,計算串並聯電阻啊、電壓啊、電流啊等等,但時間一長了,註定是乏味枯燥的。但是,實際操作又是有很大風險的?怎麼辦哎?這裡我介紹我的一個上課方式,我會使用少兒編程,讓同學們通過上編程瞭解到物理知識,比如說:做一個編程,當把燈泡串聯在電路中,只有開關打開才亮,然後哎,當計算電流、電壓、電阻正確的時候,燈泡才會亮起來,這樣的話,就比只做題要好的多,而且現在很多老師已經開始引入了這一種教學方式。那麼,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準備好了?

學生不僅僅是學生,他還是孩子。


墨旺


我從自己的經歷來幾個方面來分析:

(1)家長想讓孩子學習,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開始。從小經常給孩子講故事,有的時候讓孩子編故事,或讓孩子猜猜故事怎麼結束。我兒子在的幼兒園有很多外國孩子,這些孩子的父母想讓孩子學習中文,所以他們經常將國外的圖書和我們交換,我的孩子很喜歡他們的畫冊,自己按圖畫講故事給我們大人聽。這是啟蒙教育。

(2)孩子能夠從父母的關心和照顧裡得到能量。家庭和睦的氛圍讓孩子有安全感和自信,他想去學習更多的東西。父母天天在他面前看書寫字,孩子也主動要求學習。

(3)孩子能自律,自己服從規矩。我們培養孩子生活有規律,自己知道要幹啥,也習慣服從要求。因習慣而服從要求。

(4)孩子如果要想培養喜歡讀書,要讓孩子從讀書裡感到成就感,有愉悅感。家長的鼓勵和激勵是起很大作用。隨時隨地的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就要真心表揚。

(5)從興趣點入手,開始指導。因為孩子3歲學英語,他將中文和英文做母語,幼兒園大班時候已經具備高中英語的水平。我們重點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6)不要經常換學習環境。孩子對環境的變化很敏感,需要適用。所以儘量不要換環境。

(7)父母的榜樣作用很巨大。家裡面到處是書,家長喜歡看書,孩子也習慣了看書。將客廳變成書房也是不錯的選擇。

(8)父母的陪伴很重要,孩子開始學習,各種學習習慣,學習方式的培養,是靠家長的陪伴而養成。例如:坐肢,寫字,書本放什麼地方等。慢慢養成習慣。

(9)帶領孩子去運動,去大自然中學習,讓孩子數一下樹上有幾隻鳥。水裡有幾條魚。儘可能將學習放在大自然中學習。

(10)小學低年級放學,帶孩子出門玩遊戲,鄰居的孩子一起帶上。和他們一起跑跳。晚飯後寫作業,規定幾點鐘結束作業,洗臉刷牙上床講故事。

(11)在孩子面前抬高老師地位,說這個老師喜歡你,那個老師老是表揚你。孩子喜歡和老師溝通說悄悄話。孩子只有喜歡老師,才能喜歡這門功課。

(12)不做老師的傳話筒,老師因為孩子做錯事請家長,孩子實際被瞎壞,我們和老師交流完成,從來不講剛才說的事。儘量說老師表揚你最近有進步。比以前進步不少。

(13)孩子參加學習或體育比賽,全部報名,我們家長必須到場,加油鼓勁,讓孩子看見我們。給孩子安全感,自信感。

(14)給孩子樹立夢想,希望孩子有夢想,才能有志向。有志向才能有克服困難的信心。讓孩子勇敢去冒險去探索。爸爸媽媽在給你支持。鼓勵孩子勤舉手問問題或搶答,這樣孩子上課的效率非常高,課間基本上做完作業。回家都是簡單或沒有作業,就剩下看書。

(15)課外書大量閱讀,重視量,輕視質。只要孩子喜歡,沒有原則問題就給孩子買,要求是必須看完一本才能買下一本。一年最少30-40本書。

(16)培養孩子的幾個興趣愛好,讓孩子在學校可以參加表演。例如:彈電子琴,街舞,國標舞,小提琴,以及唱歌等,樹立孩子的信心。沒有參加過學習類的課外班。

(17)鼓勵孩子交朋友,我們提供條件,孩子做主,請同學吃飯,一起做遊戲。孩子自己也很注重面子,害怕成績下降沒有面子,直到大學快結束也是這樣,自己要求自己。

(18)讓孩子參與家務事,學會生活上獨立。自己會做飯做菜。自己會收拾自己的衣物。

在我的映像中孩子基本上沒有問過學習上的問題,我們也沒有太過問孩子的學習成績,他高中一直是班上前10名,(初中是全部前2名),我想通過我的經驗教訓,告訴年輕父母其實不難做到這些,只要你用心,真誠對待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不會讓你失望。

希望這個回答能讓你滿意。你的關注,轉載和評論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北京積極人生


全心全力、自動自發地學習,只有兩種情況下有可能做得到:

① 生存所迫。

② 可持續的快感。

那麼問題來了,不主動學習會死嗎?不會。①不滿足。

那麼主動學習能帶來快感嗎?開玩笑,快死的感覺還差不多。②也不滿足。

於是得出證明:命題錯誤。

孔子能做到“學而不厭”就已很了不起了,他老人家之所以懂得多,也並非子貢說的“天縱之才”,而是因為“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小時候窮,不多學著點兒根本活不下去,所以才會的多。

那怎麼辦呢?孩子學習就不管了嗎?反正也主動不起來。

當然不是。套用以上原則,還是有點技巧的,比如:

① 承認主動學習很難,比賺更多的錢還難(畢竟錢能帶來快感)。這樣就能保持對孩子的同情心、同理心。

② 讓孩子“窮”一些,讓他自己適當體會生存壓力,別什麼都代替孩子作決定。

③ 給孩子增加點“快感”。但凡表現一點主動性,必表揚之。但凡因考試考砸而憂鬱,必安慰之。

如果都做不到,也別急,什麼也不做未必就輸給了其他孩子,因為至少一半家長選擇了相反動作:

“這麼容易都不會?!!!”

“起床啦!該寫作業啦!慢吞吞的,趕緊給我!”

“100分也不能驕傲哦!又想捱揍了吧?!!!”

……





九月風滿樓


人的潛能無限,因此教育家們都認為,老師的作用只是把學生領進門,讓他開始思考,對某個學科有興趣。只要孩子能夠對學習有興趣,能全心全力、自動自發地學習,學習肯定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如何激發學習興趣?各人情況不一樣。比如我家孩子,其他成績都非常好,除了數學。他曾經被奧數搞傷,一直認為自己的數學能力比較差,後來遇到一位很好的數學老師,每節課讓他回答問題,下課後都要到他課桌前轉一圈,問問有沒有不會的,鼓勵他考第一名。老師這麼重視,我家小孩就特別認真地開始學,剛開始覺得有困難,後來發現自己能解決一些難題了,就越來越有興趣,成績也越來越好,到後來真的就成了他們班數學第一名了。這是老師鼓勵激發了學習興趣。


我家孩子的表妹。她剛開始學習中等,後來看到自己的幾位表兄妹都非常刻苦,學習非常好,她也變得刻苦起來,成績也開始上升,成績上升又促使她更為堅持地認真學習。這是同伴的影響。


對於有些人來說,則是對這門學科有極大的興趣。比如,費曼,從小喜歡收音機,給人修理收音機,不知不覺就學到了大學的知識。我覺得做點遊戲,是很好的培養興趣的方法。例如,數學可以做點買賣的遊戲;物理、化學可以做點小科學實驗;計算機,可以玩點編程遊戲。在遊戲中學,培養興趣。


總之,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家長需要根據自己和孩子的具體情況,找到他熱愛學習的開關。


他山石家長部落


首先還得理清楚一個邏輯,學習本身是枯燥的,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喜歡天天看那些教材試卷,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利用各種方法讓孩子全心全力去學習。


換個思路,不要指望孩子愛學習這件事,更不要用工作啊,未來啊,畫這種虛無縹緲的大餅,還是要從孩子自身出發,挖掘她的心理訴求再去“因材施教”。


比如我的女兒喜歡易烊千璽啊,我非但不反對她追星,我還幫著她追星。偶像做什麼你都得效仿是吧,那你偶像之前可是學霸,小小年紀身價上億,事業上又這麼優秀,而你自己呢,你有什麼?你如果連讀書最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將來你拿什麼面目去接機啊,我都不好意思說我女兒的愛豆是易烊千璽啊。


果然利用偶像的力量去刺激孩子這比我說一堆大道理管用多了


格雷姐姐


剛進入一年級,老師和家長就會發現,有一些孩子能隨著老師走進學習狀態,而有些孩子一學期都快結束了,還只知道玩,上課總得老師盯著,寫作業也得家長看著。

這些現象說明孩子是存在差異的,老師和家長要耐心地幫助那些落在後面的孩子。

讓孩子全心全力、自動自發地學習,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關鍵是在孩子感到困難的時候,家長要鼓勵幫助孩子;在孩子取得進步的時候,家長要及時表揚讚美孩子;在孩子感到厭倦的時候,家長要適時發現並引導孩子。

相信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是每個家長的必經之路。



木易心平751


這個就要靠家長的引導了,可以這麼說,孩子的成長主要是父母的責任。

可能有表示不服,會說,老師是做什麼的?老師不是教育學生嗎?面對這樣的疑問,我個人表示呵呵一笑,你有一個兩個孩子,但是老師教了幾十個學生,你覺得每一個孩子多會認真教嗎?這本身就是不現實的,所以作為家長的,自己的孩子在初步成長時候,必須要認真培養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到了讀初中和高中才可以給老師培養。

所以現在要開始,每天開始引導你的孩子看書,就是你開始沒有時間追劇,打牌。還要早起,讀書,這這些習慣,你必須先完成,你的孩子才會聽你的,做完這些,就是培養興趣了,這個也是重點,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從現實開始培養。

還有一個就是樹立三觀,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一個堅強的人,內心一定是強大。如果內心不強大,所有的知識,習慣,財富多是脆弱的。


回家的時克


言傳不如身教,凡是想要孩子自發學習的家長,多數抱著“改變”孩子的心態在教育孩子。家長們需要區分兩個概念:改變和影響。

改變一個人,是以自我意志為中心,要求別人順從,符合。

影響一個人,是以自我行動為中心,影響別人自然而然的學習、模仿、跟隨。

所以,想要孩子全心全力,自動自發的學習,先從自己的行為模式調整做起。比如你想要孩子愛上閱讀,首先你要先拿起書本閱讀,孩子就會跟著模仿學習,孩子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非常強烈,只要你從自己出發,影響幫助其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起個好頭兒!後面的事就順其自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