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傳 第十八章:來自大洋彼岸的褒獎(1)

“沒有電影,唱片不會賣,沒有唱片,電影也不會賣。

我是一個整體的藝人,你問我電影有沒有跑到第一?

我沒有。

唱歌有沒有跑到第一?

我沒有。

我兩樣都是第二。

但就像10項賽一樣,加起來我就是第一名了⋯⋯”

劉德華,一個在剛開始唱歌時差點被唾沫“淹死”的人,短短几年工夫,竟神奇般地站在了歌壇的高峰,讓當初對他不屑一顧的人也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

這是上帝的眷顧嗎?

不,這是他千辛萬苦滴淚成珠的奮鬥結果。

當人們發現,從他演唱的無數歌曲中已衝出了一大串經典之作時,他的名字便隨著電波在空氣中游走,在這個地球上有人的地方縱橫開合。

1996年應該說是劉德華的幸運之年,這一年,他不僅進軍日本歌壇取得佳績,在海外的知名度也水漲船高,連續獲得國外頒發的演藝大獎。

年初,劉德華把由美國頒發的“亞洲地區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囊括懷中,剛從美國領獎回來,5月份,又一喜訊傳自於大洋彼岸:繼成龍之後,華仔獲得了“亞洲全能藝人”獎,成為第二位獲此殊榮的香港演藝明星。

劉德華傳   第十八章:來自大洋彼岸的褒獎(1)

而此時,華仔的《真永遠》也被提名角逐國際三大頒獎禮之一的MTV音樂頒獎禮之音樂錄影帶大獎。

為拍攝1996年奧運會主題曲的MTV,1996年4、5月間,劉德華前往亞特蘭大。

為了對這位紅遍亞洲的影視歌三棲巨星的安全負責,奧委會專門採取特別措施,安排了十分嚴密的保密工作。

由此可見,劉德華這個名字在大洋彼岸的影響力。

6月6日,劉德華起程前往美國,去領取當地MTV電視臺頒發的“亞洲全能藝人獎”。

能夠當選由美國頗有影響的電視臺評出的“亞洲全能藝人”,劉德華自然十分高興。

他說,可能是因為自己各方面表現平均,沒有一樣是第一,因此人家會這樣選。

當時,聽了這句話的人都認為是劉德華的一句笑談。

其實不然。

事隔多年後,從劉德華在一次回答記者提問時說的話中,人們不難看出,當年他說的那句話並非笑談,而是他心中多年以來的真實思想。

在回答記者“音樂和電影方面的成績,哪個讓你更有成就感?

”時,他說:“沒有電影,唱片不會賣;沒有唱片,電影也不會賣。

我是一個整體的藝人,你問我電影有沒有跑到第一名?

我沒有。

唱歌有沒有跑到第一名?

我沒有。

我兩樣都是第二名,但就像10項賽一樣,加起來我就是第一名了。

我的水準整體上很平均,我是這種類型的藝人,我只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才能穩定自己在娛樂圈裡的成績。”

劉德華是這樣說的,劉德華更是這樣做的。

人們常說,站著說話不腰疼。

意喻要做到最好是多麼不容易。

可這樣不容易的事情硬是讓他做到了,做得比說的還要好,因此,他能成為“亞洲全能藝人”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據說,這一獎項的競爭者是周潤發與劉德華。

劉德華傳   第十八章:來自大洋彼岸的褒獎(1)

對香港人來說,周潤發的形象就是王者,他的豪情萬丈,他的溫文爾雅,無不讓人望其項背。

他把他的霸氣與柔情留下來,留給了追隨他的人們;同時,他又把他的霸氣與柔情帶在身上,一直帶進了好萊塢。

在香港演藝圈中,周潤發在劉德華心目中的位置是非比尋常的。

周潤發是他無線訓練班的師兄,也是他的第一個重要的賞識者和推薦人,在劉德華最失落的時候(雪藏事件),是他主動提攜了劉德華。

因此,劉德華對周潤發——這位自己少年時的偶像和事業上的兄長,一直懷著一份感激,一份敬意。

而在劉德華出道之時就已經走紅影壇的周潤發,對於這位頗具才華、前途遠大的師弟,也是愛護有加,十分關心。

劉德華傳   第十八章:來自大洋彼岸的褒獎(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