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兩三歲孩子的說話能力?

張春財


一切從孩子感興趣的活動上入手,比如孩子在看動畫片,看到他興趣盎然的情節時,家長旁邊可以用簡單明瞭的語言跟孩子進行互動,問:小兔子摔倒了對嗎?孩子說不出來的另外一個家長可以提示他表達。

也可以用陳述句來講動畫片的內容,孩子只要有興趣,就會聽得進去,久之,記在心裡,也會把使用語言溝通,進行分享個人感受當做一種樂趣。

不僅僅看動畫片時候,也可以在遊戲中使用簡潔誇張的語言,來刺激和引起孩子注意,達到讓他記住的目的,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學著複述一遍,這樣更能鍛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另外,大人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使用語言的必要性,假如有些要求沒等孩子說呢,你先替他說了或者辦了,慢慢孩子就會懶得再去表達,即然不說話也能達到自己的目的,何必張嘴呢。

以後不要一感受到孩子的意圖,就馬上滿足他,等他說出來,說不出來家長馬上教他,等孩子學著說一遍,說完了才能滿足他要求,這樣,慢慢的他就感受到了語言的好處和快捷,會逐漸習慣著使用語言。



雞蛋殼裡的蝸牛


我兒子今年7歲了,1歲兩個多月就能說很多完整的生活用詞,我自己的方法是捕捉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平時和他多說,重複的說。

先從生活化的口語入手,比如在吃飯的時候,教孩子說各種食物的名稱,大米,麵包,麵條,青菜,肉之類的。穿衣服的時候,教孩子說衣服的名稱,褲子,襪子之類的。還有在他有負面的情緒時,教他表達自己的感情,比如生氣,難過。他有積極的情緒時,教他說高興,快樂。

就是潤物細無聲,和孩子相處的家長一定要多說話。讓他多聽,然後教。

其次,不要低估孩子的語言能力,要教他說詞語,不教重複的詞,比如“包子”不教“包包”,要教他說“包子”,家長也儘量不要說單個的字,要說完整。

我剛開始教孩子說話的時候,特別是認識物體的時候,都會很專注的看著他的眼睛,來捕捉他表達的信息。


柒稜雪


孩子兩三歲了,說話的能力需要培養。那麼我們從這條信息上會讀出點信息,也就是你的孩子假設兩歲半或者三歲,他說話的能力差,這就需要家長一定帶孩子到醫院去檢查,為什麼要去檢查?正常的情況下,孩子在父母身邊,說話能力是自然的,不用教他就會說話的,但是你這個孩子沒有學會說話,也就是沒有說話的能力,說明這孩子大腦可能存在問題。因此,我建議家長就要去到醫院去給孩子檢查,看看他是不是類似腦癱、自閉症等這樣先天性的問題,這是我要說的一個內容。那麼怎樣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不論多大的孩子,幼兒園還是初中的,要想培養他的說話能力,我們家長就是要不斷的與之溝通。比方說,一個嬰兒誕生了,你把他抱在懷裡,就要假裝這孩子會說話,他看著你的眼睛,你看著他的眼睛,然後你就跟他說很多話,雖然他聽不懂,但是他耳朵已經把這話錄進去了,天天如此,當他一旦發音,說出第一句話,接下來就妙語連珠了,就是這個作用。假設一個母親自己帶孩子,又不愛說話,和孩子沒有眼神的交流,沒有語言的交流,沒有肢體的碰觸,那麼這孩子條件反射就差了,他的語言發展就遲緩。雖說這個發展遲緩,你跟他來補救也是非常快的,就是和孩子不斷的說,到孩子上幼兒園了,每天放學回來,你也要跟他交流,跟他不斷地說,通過講故事的方式等,於是孩子說話能力就強了。這個親子交流還有另外的意義,我講個故事:有一年,我們國家評選的十佳少年,其中有一個孩子,每天中午都要和他的父親交流一個多小時,然後才去上學,由於父親知識很多,給他講很多故事,於是這孩子就表現得不僅明理,而且知識多又自信,最後就成了十佳少年了,所以說我們家長要學習他們,家長和孩子不斷交流,這也是密切親子關係的一個重要方法。


家和子貴教育


我們家哥哥一歲四個月開始能講三到五個字的句子,目前三歲半能跟成人進行有邏輯的對話,能用形容詞,如柔軟,好險等來自主表達;妹妹1歲左右開始講詞語,現在兩歲1個月能講完整的句子,並且能進行五句以上的對話,清楚表達自己需求,她的語言爆發比哥哥更早一些。總結兄妹倆表達的能力,有以下幾點供參考:

1、先進行優質資源的輸入,讓孩子多聽,童謠,三字兒歌,中英文兒歌等,這個聽的階段越早越好,胎教就可以開始了;

2、當孩子開始牙牙學語時,一定要準確的輸出示範,如“吃飯,喝水”,而不是“飯飯,水水”,這個階段要有耐心反覆引導示範,口型可以誇張一些,發音一定要準確,鼓勵孩子開口的膽量,當孩子能發出音節時,一定要給予鼓勵,並加強反覆練習;

3、等孩子具備開口的慾望和能力後,通常在一歲到一歲半,如果孩子之前一直有進行磨耳朵,這時候基本能進行跟唱或者跟讀,兩到三個字的詞句;如果之前沒有磨耳朵,這時跟上這一動作還來得及;除此之外,家長要隨時豎起耳朵,聽孩子說,有些發音可能不太清晰,表達不太準確,但沒關係,家長要聽,並且及時回應,重複,對話,聽不懂的根據寶寶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進行確認判斷,然後用語言輸出給孩子;

4、有了前面三點,孩子一般不會存在兩歲還不會說話的,這時會是個小話嘮,能進行簡單對話,家長注意對話時不要搶話,讓孩子講完,回應的時候加上一些邏輯詞,如“因為寶寶餓了,所以想吃飯了,對嗎?”;“剛才媽媽沒給你買喜歡的玩具,所以寶寶不開心了,是嗎”。說話是思想的輸出,這樣的引導不僅孩子的表達會越來越好,而且會有不錯的邏輯思考能力。

5、儘可能創造多語言環境,如中文,英文,粵語等,不用擔心孩子會混淆,以一種為家庭主要溝通語言,其餘就是早早埋下土壤和種子,是孩子學習第二語言的前奏。


朋又圈


首先,豐富的語言環境十分重要,經常參加早教課、淘氣堡(感統課)、經常與父母一起參加社交活動的孩子,語言都發育的比較早。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在語言理解和表達都要比同齡孩子強,在人際溝通等方面都有優勢。

其次,2~3歲(包括之前)的孩子一般語言理解比語言表達能力強,所以家長要多給與知識的灌輸和教育,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能懂得“一點點”,但是表達不出來。繪本是個教育孩子的好東西,家長給孩子講完繪本之後,一定儘量要讓孩子複述,增加理解力和鍛鍊思維的能力。


哈爾濱兒童康復呂智海


2、3歲的孩子語言的發展是驚人的。尤其是1歲半~3週歲是幼兒言語發展的第二階段,也是幼兒積極言語活動的發展階段。在這一時期,隨著幼兒對言語理解能力的發展,他們的積極言語和言語表達能力迅速發展起來,在培養、教育和成人的影響下進一步複雜化。如1.5歲以內的幼兒的言語結構很簡單,只能說“果果”,而說不清楚是“我要果果”,還是“這不是我的果果”;1.5歲後的幼兒即可說出“我要果果”,也可說出“這是我的果果”、“那不是我的果果”等結構較為複雜的言語。因此,在此時期成人要放下手機,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交談,多對他們提出問題,多帶他們到野外、公園觀察動物、花草,為他們增加大量的感知外界事物的機會,為他們提供想說、敢說、喜歡說、願意說的語言環境,不斷擴大他們的詞彙量,並在更多的言語交往之中運用這些詞彙,減少疊詞的交流,多運用書面語言來表達、交流,少數民族地區應儘量用普通話與孩子交流,促使積極言語的發展,使言語能力向新的水平發展。


幼教手記


我發現我們家的孩子好像說話挺早的,大概是我們平時也喜歡跟他說話了。

在他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學習相關知識,腦子裡就多了這樣一個概念——其實小孩子非常聰明,3以前的小孩子雖然看上去還有些笨拙,所會的東西不是很多。

但其實好好回憶一下,剛出生的小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他那麼大一點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兩件事情:

第1件事情,生理上的學習。從媽媽的母體裡出來,跟真的出生以後的生活環境是不一樣的。

他為了更快的適應這個世界的生活環境,身體的五臟六腑都在不斷的進化,包括體溫的調節,進食的方式,如何從空氣,水分,食物裡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營養等等。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學習過程。

舉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剛出生的小孩餵奶的時候是不是很容易吐奶?

所有的媽媽都知道這一點,但不知道媽媽有沒有深究過這個問題,這是因為他們喉嚨裡有一個器官沒有長好,食物會倒出來。

他們以前的進食方式是通過臍帶,是出生之後才換成嘴巴的。就像瓶子沒有瓶蓋一般,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第2件事情,便是非生理上的學習。除了身體要適應這個世界,剛出生的嬰兒也要開始認識這個世界,並且學習如何生活。

舉一個特別明顯的例子,我們的父輩學習使用智能手機的能力,是不是完全比不上小孩子?

他們在出生之後不僅要學會如何吃東西,還要學習如何使用自己的四肢,學習認識這個世界。

再舉一個例子,我們在上學學習英文花了多少時間?小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是不是有點像我們學習完全陌生的英語單詞?他們花三年的時間,能夠用語言簡單跟我們交流,然後再慢慢應用自如,花了多少時間?

與此同時,他們還學了別的很多東西。

這麼一想是不是覺得小孩子的學習能力特別恐怖?

三歲小孩要如何更快地學習說話呢?對比一下自己是如何學習英語的,就可以找出一些規律。

語言的學習需要語言環境,一個是不斷有人跟他說話,讓他的大腦不斷收集和不斷重複這些語言文字,另一個就是讓他有運用這些語言文字的機會。

從這兩點基本上都可以找出一些方法:1、繪本故事;2、會跟孩子對話的app;3、經常與比他大一些的小孩子接觸;4、家人經常跟他們說話。

事實上小孩子跟比較大一點的小孩子相處是最有效果的,比他大一點的小孩子已經學到了很多語言,小孩子之間的互相學習與模仿是學得最快的。

表示,我們家娃學到了很多東西,都是跟比他稍微大一點的小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學到的,基本上看一遍就會自己模仿,然後會了。


會講故事的餘漫


六六寶爸認為所有語言的培養都是需要環境的,再加上一些技巧就會讓這個過程變得逐漸順滑。

首先讓孩子開口願意說話最有效辦法是寶爸,寶媽創建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通過不停地和寶寶說話、用較簡單,較慢的語速為寶寶講故事,就算在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寶爸寶媽在自說自話也要堅持。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見機行事,通過啟發、引導、提問等方式,想辦法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寶寶有所回應,用支離破碎的語言加上肢體動作和麵目表情來表達他的意思,及時送上你熱情的鼓勵是對他的最大支持,使他得到語言表達的滿足感,產生說出個人想法的慾望。對這些孩子,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說得好不好,也別急於糾正他語言中的毛病,培養起來他說話的自信心、使之體驗到表達的喜悅比什麼都重要。

對於寶寶說話不順暢、通過訓練效果終不明顯的孩子,寶爸寶媽最好不要太著急。因為你一點點的激動和不滿,這些表情會為孩子帶來挫敗感和恐懼感,結果很可能適得其反。可以先唱兒歌、童謠、歌曲給寶寶聽,只要寶寶不反感,你就反覆為他唱。

對孩子的言語和閱讀訓練是一對一的,將教育計劃分成幾個小單元,分段進行,以便容易學會,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對那些語言表達和閱讀上有困難的孩子,寶爸寶媽可以藉助講故事書的方式或設置一個特定的情景,反覆教孩子認讀筆畫、發音簡單的字、詞,讓他們慢慢地辨認、熟悉、理解、記住這些詞的發音和含義。隨後過渡到比較難的字、詞語。一步步地訓練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千萬不要著急反而拔苗助長。





科技劉六六


不用特意培養,天天跟他說話就行了。或者每天給他讀繪本故事。聽多了自然就會說了。一切任其自然就好。太小了,不必刻意做什麼。


散木17


如果要培養兩三歲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首先要了解寶寶的語言發展規律。首先,寶寶的語言發展分為三個階段0-1歲是準備階段,1-2歲是學話階段,2-3歲是初步掌握口語階段,這個階段會一直持續到學前。而2-3歲的寶寶這個階段會經歷1歲半的單詞句階段,這個時候也叫詞語爆炸期,通過對家人的模仿,對環境和社會的觀察,寶寶的詞語量會突然增多,這個時候的寶寶常常會用一個詞語來代表一句話的意思。有了這個基礎,在兩歲的時候,寶寶會進入雙詞句階段,用兩個詞代表一句話,往往是名次加動詞的格式,這個時候的父母要多一點和孩子進行語言交流,並且在交流過程中要注意規範用語,儘量少用小兒語,用正常的語言進行交流,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因為這樣他們才會進行正確的模仿。到了三歲的時候,寶寶會進入簡單句階段,意思就是說他們能夠說簡單的話,但是缺乏修辭的詞語,句法結構逐漸完善。這個時候,小朋友可能說話速度會比較慢,還有的時候不知道該用什麼正確的詞語,這個時候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耐心等待孩子說一句完整的話,並且不斷的進行鼓勵,說的不對或者用詞不當的地方要及時進行糾正,才能更好的幫助這個階段的寶寶學會語言。希望這個回答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